光学透明胶的固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3052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0
一种光学透明胶的固化方法,包括:在基材的一表面上形成液态的光学透明胶;提供一多孔的缓冲层和一载物平台,将所述缓冲层放置在所述载物平台上,所述缓冲层中含有紫外光吸收剂;将所述基材以及所述光学透明胶转移到所述载物平台上,其中所述基材位于所述缓冲层和所述光学透明胶之间;以及紫外光照射所述光学透明胶使其预固化。通过在载物平台上设置缓冲层,不仅可以降低微小异物对光学透明胶光固化的影响,还可有效减少紫外光透过缓冲层反射的紫外光能量。如此,预固化的光学透明胶能够获得均匀的厚度,而不会有凹坑之类的缺陷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透明胶的固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透明胶的固化方法。
技术介绍
液态光学透明胶(LiquidOpticalClearAdhesive)是一种具有高透明度(大于90%)、以高分子为主体的透明液体。液态光学透明胶通常应用在触控显示面板的装配过程中,其设置在玻璃盖板(CoverGlass)与触控感测层之间且用来粘结所述玻璃盖板与所述触控感测层。光学透明胶的高透明度的特性之一在于:降低背光在穿透光学透明胶时被光学透明胶吸收的程度,并维持显示色彩图像的清晰。因此,装配触控显示面板过程中,高透明度的光学透明胶薄膜目视不可有缺陷,否则会直接或间接造成图像显示异常。缺陷可包括凹坑(dent)、气泡(bubble)、接口分离(de-lamination)等等。现有的一种超低粘度(粘度<100cps)的液态光学透明胶,经点胶制程后光固化产生较高的不良率:光学透明胶表面形成凹坑(dent)。如图1所示,触控显示面板100包括玻璃基板110、光学透明胶120、油墨层130、触控层140、保护膜150、以及软性基板160。在液态光学透明胶的预固化制程,液态光学胶在经过紫外光固化产生内部分子链结,因此胶水由液态转换成半固态。此时照射的紫外光的均匀性若存在差异,则会导致链结程度不均匀,从而导致收缩应力拉扯进而在光学透明胶表面形成浅的凹坑。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光学透明胶的固化方法,包括:在基材的一表面上形成液态的光学透明胶;提供一多孔的缓冲层和一载物平台,将所述缓冲层放置在所述载物平台上,所述缓冲层中含有紫外光吸收剂;将所述基材以及所述光学透明胶转移到所述载物平台上,其中所述基材位于所述缓冲层和所述光学透明胶之间;以及紫外光照射所述光学透明胶使其预固化。通过在载物平台上设置缓冲层位于载物平台与承载所述光学透明胶的基材之间,不仅可以降低微小异物对光学透明胶光固化的影响,还可有效减少紫外光透过缓冲层反射的紫外光能量。如此,预固化的光学透明胶能够获得均匀的厚度,而不会有凹坑之类的缺陷产生。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触控显示装置中光学透明胶具有凹坑的剖面示意图。图2A和图2B为呈现载物平台上具有微小的异物对光学透明胶影响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学透明胶的固化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步骤S1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步骤S2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步骤S3-S4的剖面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测试结果的图表。主要元件符号说明触控显示面板100玻璃基板110油墨层130触控层140保护膜150软性基板160基材10光学透明胶120、20缓冲层60载物平台50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多种不同形式实现,而并不应解释为仅局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更为全面和完整的公开,并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为了清晰可见,在图中,层和区域的尺寸被放大了。除非另外定义,这里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述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还应当理解,比如在通用的辞典中所定义的那些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域的环境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过度理想化或过度正式的含义来解释,除非在本文中明确地定义。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的装配/组装过程包括:将光学透明胶涂覆到基材(例如触控感测层)上,然后基材及其表面上的光学透明胶通常会被转移到一载物平台上,接着对光学透明胶进行紫外光照以光学透明胶进行预固化。本案的专利技术人经研究发现:(1)如图2A所示,如果载物平台50上具有微小的异物,则会垫高基材10使基材10形成高低起伏的表面,在光学透明胶20流平后及光固化后导致该区域的光学透明胶20与其他的区域的光学透明胶20存在厚度差异;(2)图2B中向下的直线箭头代表入射的紫外光,向上的直线箭头代表反射的紫外光,曲线箭头代表紫外光的散射;如图2B所示,照射紫外光时,紫外光的反射路径受到异物影响,包含异物区域的紫外光行进路线与正常区域不同产生散射,照射能量不均进一步导致收缩应力差异,进而导致光学透明胶表面形成凹坑。可知,微小异物的存在导致光学透明胶表面形成凹坑。本案专利技术人设计了一特殊的缓冲层,通过该缓冲层设置在载物平台上覆盖微小异物的方式以降低异物影响且该缓冲层具有吸收紫外光能量的特性。如图3所示,一种光学透明胶的固化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可以理解的,以下步骤的顺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步骤S1:如图4所示,在基材10的一表面上形成液态的光学透明胶20。步骤S2:如图5所示,提供一多孔的缓冲层60和一载物平台50,所述缓冲层60中含有紫外光吸收剂,将所述缓冲层60放置在所述载物平台50上。步骤S3:如图6所示,将所述基材10以及所述光学透明胶20转移到所述载物平台50,其中所述基材10位于所述缓冲层60和所述光学透明胶20之间。步骤S4:如图6所示,紫外光照射所述光学透明胶20使其预固化。本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透明胶20为应用于触控显示装置中用于粘结触控感测层与透明盖板。所述基材10为触控感测层。可以理解的,所述基材10不限于触控感测层,还可以为显示装置的其他元件或其他电子装置中需要设置光学透明胶的基材。所述缓冲层60采用高分子材料聚合发泡的方式形成,因此具有疏松多孔的形貌。另外,所述缓冲层60中的孔径大小可通过控制发泡聚合反应的程度或时间进行调节。例如,所述缓冲层60的孔径均值范围为5-30μm,例如为17μm或24μm。所述缓冲层60的厚度为0.2-2mm,厚度小于0.2mm会导致紫外光不被吸收而被反射。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层60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即采用聚乙烯聚合发泡的方式形成。所述紫外光吸收剂为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4-苯甲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或三(1,2,2,6,6-五甲哌啶基)亚磷酸酯。另外,所述紫外光吸收剂的添加用量为高分子材料的质量的0.1%~1%。本实施例中,所述紫外光吸收剂为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其能够强烈吸收波长为270-330nm的紫外线。实验验证:一实施例中,在载物平台50上设置了厚度为1mm且孔径均值为17μm的缓冲层60。另在同样的载物平台50上未设置缓冲层60作为对比例。然后在对比例的载物平台(未设置缓冲层)和实施例的载物平台(设置有缓冲层)上分别放置光学透明胶并分别进行紫外光照,经多次采样并检测光学透明胶有无凹坑,结果如图7所示。其中,在对比例的载物平台固化的光学透明胶共20个,结果每个均发现有凹坑,凹坑发生率为100%;而在实施例的载物平台上固化的光学透明胶共70个,结果仅有5个发现有凹坑,凹坑发生率为7.1%。实施例的光学透明胶的凹坑的发生率相较于对比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透明胶的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在基材的一表面上形成液态的光学透明胶;/n提供一多孔的缓冲层和一载物平台,将所述缓冲层放置在所述载物平台上,所述缓冲层中含有紫外光吸收剂;/n将所述基材以及所述光学透明胶转移到所述载物平台上,其中所述基材位于所述缓冲层和所述光学透明胶之间;以及/n紫外光照射所述光学透明胶使其预固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透明胶的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基材的一表面上形成液态的光学透明胶;
提供一多孔的缓冲层和一载物平台,将所述缓冲层放置在所述载物平台上,所述缓冲层中含有紫外光吸收剂;
将所述基材以及所述光学透明胶转移到所述载物平台上,其中所述基材位于所述缓冲层和所述光学透明胶之间;以及
紫外光照射所述光学透明胶使其预固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所述缓冲层的步骤包括提供所述缓冲层的孔径均值范围为5-30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所述缓冲层的步骤包括提供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为0.2-2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所述缓冲层的步骤包括提供所述缓冲层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家汉
申请(专利权)人: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