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良团专利>正文

一种艾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2933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中医治疗用具,提供一种艾灸装置,包括支撑架、艾盒、仿生手掌、控制器、驱动机构、吊杆、外罩、排气管、进气管、转动轴、固定轴、转动轮和至少一根限位柱,各根所述限位柱上端均与固定轴同一侧活动连接,各根所述限位柱与固定轴连接一端同侧下端均与仿生手掌手背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外罩套设于吊杆上且吊杆相对外罩可上下移动,所述排气管的进气口穿设外罩内,所述进气管一端固设于支撑架上且进气管的出气口穿设于外罩内,所述控制器设于支撑架上且控制器经穿设于支撑架横杆的导线连接并控制吊杆内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现有艾灸装置中需要手动操控影响疗效自动又整体装置结构复杂造价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艾灸装置
本技术涉及中医治疗用具,特别涉及一种艾灸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艾灸是针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治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艾灸作用途径包括艾条燃烧过程对穴位的温热刺激、艾绒燃烧时的挥发物的药理作用等多个环节。传统的艾灸主要分为两类:艾柱灸和艾条灸。艾灸过程中存在燃烧着的灰烬散落烫伤患者的危险。此外,由于艾柱或艾条没有容器包覆,艾绒和火力大部分被浪费;而且艾灸过程中温度不稳定,影响疗效,操作也不方便,这些都严重制约了艾灸的推广应用。为此艾灸装置应运而生,艾灸一种是用人工处理,时间、温度、距离由人员控制,具有一定的缺陷,且人工操作人员存在由于人的精力不集中容易烫伤,一些机械的定点艾灸,热源固定于某一个穴位,缺少揉挤抚摸,也存在一些弊端,影响艾灸的效果,为此带揉挤抚摸的按摩效果的艾灸装置应运而出,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910736137.6公开的一种震动按摩与艾灸机器人装置,但是其整体结构较为复杂、造价成本高,不利于大批量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造价成本低、提高艾灸疗效、无线人工集中精力操控的艾灸装置。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方案:一种艾灸装置,包括支撑架、艾盒、仿生手掌、控制器、驱动机构、吊杆、外罩、排气管、进气管、转动轴、固定轴、转动轮和至少一根限位柱,所述吊杆内设有上空腔和下空腔,所述吊杆沿上空腔纵向设有开槽,所述吊杆上部空腔开槽套设于支撑架的横杆自由端上且吊杆可以横杆为支点上下滑动,所述驱动机构设于吊杆下空腔上部,所述驱动机构输出轴连接并带动转动轴转动,所述固定轴一端与转动轴自由端相固接成直角型,所述转动轮套设于固定轴上,所述艾盒固设于固定轴的自由端上,各根所述限位柱上端均与固定轴同一侧活动连接,各根所述限位柱与固定轴连接一端同侧下端均与仿生手掌手背表面活动连接,所述仿生手掌位于转动轮下方对应位置处开设有供转动轮轮边部分穿过仿生手掌的开口,所述外罩套设于吊杆上且吊杆相对外罩可上下移动,所述排气管的进气口穿设外罩内,所述进气管一端固设于支撑架上且进气管的出气口穿设于外罩内,所述控制器设于支撑架上且控制器经穿设于支撑架横杆的导线连接并控制吊杆内的驱动机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转动轮为梅花轮。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设于吊杆上空腔内位于支撑架横杆和吊杆上空腔顶部之间,所述第二弹簧设于吊杆上空腔内位于支撑架横杆和吊杆上空腔底部之间,所述吊杆经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以支撑架横杆为支点上下滑动。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吸风机,所述吸风机设于支撑架上且吸风机的进气口与排气管的出气口相连接,所述吸风机连接并受控于控制器。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吹风机,所述吹风机设于支撑架上且吸风机的出气口与进气管的进气口相连接,所述吹风机连接并受控于控制器。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撑架底部设有底座且该底座底部设有滑动轮。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艾盒固定在固定轴上,由驱动机构带动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固定轴以转动轴为轴心转动,使得艾盒在穴位处做圆周运动,可以根据情况调节圆周运动的快慢,通过控制器设定几个时间模式,即在顺时针正转(或逆时针反转)进行每个时间段艾灸完成后盒自动升高,正转和反转以限位柱设置的限位方向为准,艾灸完成后逆时针反转(或顺时针正转)使得限位柱实现限位拉高艾盒使得艾灸整个过程工作时间完成艾盒自动升高并警示结束,同时由于限位柱压住仿生手掌自动下降短暂捂住灸过的地方然后抚摸,加速穴位血液循环,抚摸结束后再顺时针正转(或逆时针反转)限位柱松开仿生手掌自动上升艾盒下降继续艾灸,根据控制器设定模式交替完,同时装置上的艾盒有一个外罩,整个外罩设置排气管和进气管相连利于工作中把燃烧的产物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排出,为了增强效果可增设吸风机和吹风机提高排气管和进气管的工作效率,同时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设置使得仿生手掌在抚摸按摩时自动根据人体不同部位高低自动微调,同时将转动轮设置成梅花轮还可使得艾盒在艾灸过程中自动上下升降有效的避免艾灸温度过高,安全环保提高了艾灸治疗的有效性,减少了医生的工作强度,让艾灸的推广使用更加方便实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位于外罩内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其中控制器、驱动机构、艾盒、仿生手掌均为现有结构,如艾盒在中国专利文献CN201721086595.2一种艾灸盒等已公开其结构,仿生手掌在中国专利文献CN201410295236.2拍打按摩掌、CN201820304288.5基于气动人工肌肉的柔性驱动仿生按摩机械手等已公开其结构,因而在实施例中不再对该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参考图1-图3,优选的本技术的艾灸装置,包括支撑架1、艾盒2、仿生手掌3、控制器4、驱动机构5、吊杆6、外罩7、排气管8、进气管9、转动轴10、固定轴11、转动轮12、两根限位柱13、第一弹簧14、第二弹簧15、吸风机16和吹风机17,所述支撑架1底部设有底座102且该底座102底部设有滑动轮103,所述吊杆6内设有上空腔和下空腔,所述吊杆6沿上空腔纵向设有开槽61,所述吊杆6上部空腔开槽61套设于支撑架1的横杆101自由端上且吊杆6可以横杆101为支点上下滑动,所述第一弹簧14设于吊杆6上空腔内位于支撑架1横杆101和吊杆6上空腔顶部之间,所述第二弹簧15设于吊杆6上空腔内位于支撑架1横杆101和吊杆6上空腔底部之间,所述吊杆6经第一弹簧14和第二弹簧15以支撑架1横杆101为支点上下滑动,所述驱动机构5为正反转电机,所述驱动机构5设于吊杆6下空腔上部,所述驱动机构5输出轴连接并带动转动轴10转动,所述固定轴11一端与转动轴10自由端相固接成直角型,所述转动轮12为梅花轮,所述转动轮12套设于固定轴11上,所述艾盒2固设于固定轴11的自由端上,各根所述限位柱13上端均与固定轴11同一侧活动连接,各根所述限位柱13与固定轴11连接一端同侧下端均与仿生手掌3手背表面活动连接,所述仿生手掌3位于转动轮12下方对应位置处开设有供转动轮12轮边部分穿过仿生手掌3的开口,所述外罩7套设于吊杆6上且吊杆6相对外罩7可上下移动,所述排气管8的进气口穿设外罩7内,所述吸风机16设于支撑架1上且吸风机16的进气口与排气管8的出气口相连接,所述进气管9一端固设于支撑架1上且进气管9的出气口穿设于外罩7内,所述吹风机17设于支撑架1上且吸风机17的出气口与进气管9的进气口相连接,所述吸风机16和吹风机17均连接并受控于控制器4,所述控制器4设于支撑架1上且控制器4经穿设于支撑架1横杆101的导线连接并控制吊杆6内的驱动机构5,所述仿生手掌3位于艾盒2的艾气通孔对应处还可开始通孔供艾气快速送达人体。本技术中驱动机构还可为伺服电机,限位柱的数量可根据仿生手掌和固定轴限位需求设置,限位柱与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艾灸装置,包括支撑架、艾盒、仿生手掌、控制器、驱动机构、吊杆、外罩、排气管、进气管、转动轴、固定轴、转动轮和至少一根限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内设有上空腔和下空腔,所述吊杆沿上空腔纵向设有开槽,所述吊杆上部空腔开槽套设于支撑架的横杆自由端上且吊杆可以横杆为支点上下滑动,所述驱动机构设于吊杆下空腔上部,所述驱动机构输出轴连接并带动转动轴转动,所述固定轴一端与转动轴自由端相固接成直角型,所述转动轮套设于固定轴上,所述艾盒固设于固定轴的自由端上,各根所述限位柱上端均与固定轴同一侧活动连接,各根所述限位柱与固定轴连接一端同侧下端均与仿生手掌手背表面活动连接,所述仿生手掌位于转动轮下方对应位置处开设有供转动轮轮边部分穿过仿生手掌的开口,所述外罩套设于吊杆上且吊杆相对外罩可上下移动,所述排气管的进气口穿设外罩内,所述进气管一端固设于支撑架上且进气管的出气口穿设于外罩内,所述控制器设于支撑架上且控制器经穿设于支撑架横杆的导线连接并控制吊杆内的驱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艾灸装置,包括支撑架、艾盒、仿生手掌、控制器、驱动机构、吊杆、外罩、排气管、进气管、转动轴、固定轴、转动轮和至少一根限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内设有上空腔和下空腔,所述吊杆沿上空腔纵向设有开槽,所述吊杆上部空腔开槽套设于支撑架的横杆自由端上且吊杆可以横杆为支点上下滑动,所述驱动机构设于吊杆下空腔上部,所述驱动机构输出轴连接并带动转动轴转动,所述固定轴一端与转动轴自由端相固接成直角型,所述转动轮套设于固定轴上,所述艾盒固设于固定轴的自由端上,各根所述限位柱上端均与固定轴同一侧活动连接,各根所述限位柱与固定轴连接一端同侧下端均与仿生手掌手背表面活动连接,所述仿生手掌位于转动轮下方对应位置处开设有供转动轮轮边部分穿过仿生手掌的开口,所述外罩套设于吊杆上且吊杆相对外罩可上下移动,所述排气管的进气口穿设外罩内,所述进气管一端固设于支撑架上且进气管的出气口穿设于外罩内,所述控制器设于支撑架上且控制器经穿设于支撑架横杆的导线连接并控制吊杆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良团
申请(专利权)人:李良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