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的蓄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2791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14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车辆用的蓄电池组,其为以上下方向对电池堆(30)进行收纳的蓄电池组(100),并具有:下部壳体(11);架台(20),其由被安装于下层的电池堆(30)的前侧以及后侧的下部壳体(11)之上的脚部(21)、和被安装于脚部(21)的上侧的框体(22)而构成,并在框体(22)的上部搭载有上层的电池堆(30);板部件(26),其对下部壳体(11)与架台(20)的框体(22)进行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的蓄电池组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2月2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9-028132的优先权,该日本专利申请的整体、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附图和说明书摘要在内,通过引用而并入本文。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被搭载于车辆上的蓄电池组的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提出有一种如下的车辆用的蓄电池组的结构,其在底板上对长方体形状的多个电池堆以在车辆宽度方向或者车辆前后方向上排列的方式而进行配置,并利用连结板而在底板上进行固定,以防止车辆发生碰撞时的电池堆的倾倒(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8-1624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另外,近年来,为了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距离,而对在车辆的地板下方搭载堆叠了两层电池堆的蓄电池组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到将上层的电池堆搭载在于下层的电池堆之间配置有脚部的架台之上的结构。然而,在该结构中存在如下的可能性,即,在车辆发生前面碰撞时,架台会由于上层的电池堆的惯性力而向车辆前方移动,从而使得架台的脚部与下层的电池堆发生接触。因此,本公开内容的目的在于,在以上下方向而对电池堆进行收纳的车辆用的蓄电池组中,对在发生车辆前面碰撞时下层的电池堆与对上层的电池堆进行支承的架台的接触进行抑制。本公开内容的车辆用的蓄电池组以上下方向而对多个电池堆进行收纳,其特征在于,具有:下部壳体,其以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进行排列的方式而搭载有下层的所述电池堆;架台,其由被安装于下层的所述电池堆的前侧以及后侧的所述下部壳体之上的脚部、和被安装于所述脚部的上侧的框体而构成,并且在所述框体的上部以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进行排列的方式而搭载有上层的所述电池堆;加强部件,其被配置于下层的所述电池堆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并对所述下部壳体与所述架台的所述框体进行连接。由于通过加强部件来对下部壳体与架台的上侧的框体进行连接,从而在车辆发生前面碰撞之际会通过加强部件来承接住由于上层的电池堆的惯性力而向架台施加的朝向车辆前方的载荷,因此能够减小架台的脚部向车辆前方的倾斜变形量。由此,能够对脚部与下层的电池堆发生接触的情况进行抑制。在本公开内容的车辆用的蓄电池组中,其特征在于,具有:突出部,其被设置于所述架台的所述框体的车辆前方侧,并向车辆前方突出;上部壳体,其被安装于所述下部壳体的上侧并与所述突出部对置,且对所述突出部的车辆前方侧进行覆盖。由此,在由于前面碰撞而使架台向前方进行了移动之际,架台前方的突出部会与上部壳体抵接,以对架台的向车辆前方的移动进行抑制。由此,能够对架台的脚部与下层的电池堆的接触进行抑制。在本公开内容的车辆用的蓄电池组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将所述突出部设为配线结合用的托架。由此而无需安装在发生车辆的前面碰撞之际对架台的位移抑制的其他部件,就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对架台的脚部与下层的电池堆的接触进行抑制。在本公开内容的车辆用的蓄电池组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与所述架台的所述突出部对置的上部壳体的前方部分以成为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地板横向构件的车辆后方的方式而被搭载于车辆的地板面板的下侧。根据该结构,由于突出部因车辆的前面碰撞所抵接的上部壳体的前方部分与作为车辆前侧的框架部件的地板横向构件相抵接,因此能够减少发生车辆前面碰撞之际的架台向前方的移动量,进而能够有效地对架台的脚部与下层的电池堆的接触进行抑制。本公开内容能够在对电池堆以上下方向进行收纳的车辆用的蓄电池组中,对发生车辆前面碰撞时下层的电池堆与对上层的电池堆进行支承的架台的接触进行抑制。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安装有实施方式的蓄电池组的车辆的车身的立体图。图2为实施方式的蓄电池组的剖视图。图3为表示实施方式的蓄电池组的架台和板部件的立体图。图4为被设置于实施方式的蓄电池组的架台上的配线结合用的托架的剖视图。图5为表示车辆发生前面碰撞时的架台的变形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在参照附图的同时,对实施方式的蓄电池组100进行说明。另外,各个附图中所示出的箭头标记FR、箭头标记UP、箭头标记RH分别表示车辆50的前方向(行进方向)、上方向、右方向。此外,各个箭头标记FR、UP、RH的相反方向表示车辆后方向、下方向、左方向。以下,在仅使用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来进行说明的情况下,只要没有特别预先说明,则设为表示车辆前后方向的前后、车辆左右方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左右、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下。如图1所示,车辆用的蓄电池组100为,在由下部壳体11和上部壳体12所构成的外壳10的内部对多个电池堆30进行收纳的蓄电池组。电池堆30为,在长度方向上对多个单电池进行层叠而构成的长方体形状,且所述电池堆30以使层叠方向成为车辆宽度方向的方式而被收纳于蓄电池组100中。在蓄电池组100的后方侧处,电池堆30被收纳为上下两层。而在蓄电池组100的前方侧处,电池堆30被收纳为一层。蓄电池组100被搭载于车辆50的地板面板55、56的下侧。车辆50的车身具备作为框架部件的下边梁51、后侧面构件52、地板横向构件53和后横向构件54。下边梁51为,被配置于车辆下部的左右两侧部处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长条部件。后侧面构件52为,被连接于下边梁51上并在车辆左右两侧部处向车辆后方延伸的长条部件。地板横向构件53为,在后侧面构件52的前方处对左右的后侧面构件52进行连接的部件。后横向构件54为,在后侧面构件52的后方处对左右的后侧面构件52进行连接的部件。在左右的下边梁51之间以及左右的后侧面构件52之间,安装有构成车辆50的地板面的地板面板55、56。前方的地板面板55被配置于地板横向构件53的下侧,后方的地板面板56的后方侧鼓起至地板横向构件53的上方附近。蓄电池组100的下部壳体11具备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横向框架13,横向框架13的端部从下部壳体11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出。横向框架13的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端部、车辆50的左右的下边梁51和左右的后侧面构件52之间通过支柱14而被连接。如此,蓄电池组100以从下边梁51、后侧面构件52而向下吊挂的方式,被搭载于地板面板55、56的下侧处。如图2所示,被收纳为上下两层的电池堆30内的、下层的电池堆30以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进行排列的方式被搭载于下部壳体11之上。在下部壳体11之上安装有搭载了上层的电池堆30的架台20。如图3所示,架台20由被安装于下部壳体11之上的多个脚部21、和被安装于脚部21的上侧的框体22而构成。各脚部21被配置在,以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进行排列的方式而被搭载的下层的电池堆30的前侧以及后侧。框体22为,将多个横向梁23和纵梁24组合成四角框状的部件,所述横向梁23上连接有脚部21的上端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所述纵梁24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对各横向梁23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各端部进行连接。在框体22的上部,以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进行排列的方式而搭载有上层的电池堆30。在框体22的纵梁24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面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的蓄电池组,其以上下方向而对多个电池堆进行收纳,其特征在于,具有:/n下部壳体,其以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进行排列的方式而搭载有下层的所述电池堆;/n架台,其由被安装于下层的所述电池堆的前侧以及后侧的所述下部壳体之上的脚部、和被安装于所述脚部的上侧的框体而构成,并在所述框体的上部以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进行排列的方式而搭载有上层的所述电池堆;/n加强部件,其被配置于下层的所述电池堆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并对所述下部壳体与所述架台的所述框体进行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220 JP 2019-0281321.一种车辆用的蓄电池组,其以上下方向而对多个电池堆进行收纳,其特征在于,具有:
下部壳体,其以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进行排列的方式而搭载有下层的所述电池堆;
架台,其由被安装于下层的所述电池堆的前侧以及后侧的所述下部壳体之上的脚部、和被安装于所述脚部的上侧的框体而构成,并在所述框体的上部以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进行排列的方式而搭载有上层的所述电池堆;
加强部件,其被配置于下层的所述电池堆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并对所述下部壳体与所述架台的所述框体进行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的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具有:
突出部,其被设置于所述架台的所述框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城冈正和八木佑奈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