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机墨水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2756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D打印机墨水回收装置,主要应用于铸造3D打印机,属于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领域。一种3D打印机墨水回收装置,包括收集装置、框架、回收桶、过滤器、主墨桶和软管;所述收集装置具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固定在所述框架上方,所述框架水平设置,所述收集槽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回收桶位于所述收集槽下方,所述回收桶顶部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出水口和所述进液口相连,所述出液口、所述过滤器和所述主墨桶依次用所述软管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D打印机墨水回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D打印机墨水回收装置,主要应用于铸造3D打印机,属于3D打印快速成型

技术介绍
3D打印属于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堆叠累积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即“积层造形法”)。铸造3D打印机的喷头使用过程中有杂质堵住喷头孔表面,需要定时清洗,清洗过程中会有少量的墨水喷出,目前一部分3D打印机将墨水当作废液处理,这样不仅浪费墨水而且不利于环保,也存在收集装置暴露在空气中造成墨水污染;收集到的墨水通过人工注入到主墨水桶内,人工处理难以及时利用,易造成墨水特性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3D打印机墨水回收装置,墨水可自动收集并重新利用,避免人为因素干扰;墨水处于密闭空间,尽可能减少环境对墨水特性的改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3D打印机墨水回收装置,包括收集装置、框架、回收桶、过滤器、主墨桶和软管;所述收集装置具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固定在所述框架上方,所述框架水平设置,所述收集槽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回收桶位于所述收集槽下方,所述回收桶顶部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出水口和所述进液口相连,所述出液口、所述过滤器和所述主墨桶依次用所述软管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收集装置还包括盖板和驱动装置,所述盖板在所述收集槽的开口上方,所述收集槽两端分别设有配合所述盖板水平滑动的导向块,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盖板驱动连接,控制所述盖板水平移动。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块设有和所述盖板相配合的滑槽,所述滑槽延伸方向与所述收集槽长度方向水平垂直。进一步的,所述盖板水平移动方向的一侧设有向下弯折的接杆,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收集槽下方,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接杆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上设有位置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传动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收集槽为斜形漏斗状。进一步的,所述回收桶上方内部安装有液位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回收桶顶部设有消音器。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器和所述回收桶之间还连接有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3D打印机墨水回收装置,可以有效回收打印头喷出的少量墨水。打印过程中的收集装置的盖板处于关闭状态,能够避免杂质进入墨水中,同时密闭空间也可以避免墨水氧化变质。另外,收集桶内的检测装置可以确保墨水能够及时回收,减少墨水的停留时间。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可增设过滤装置的数量,实现3D打印机墨水的有效回收和快速利用。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3D打印机墨水回收装置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3D打印机墨水回收装置的上半部分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3D打印机墨水回收装置的收集装置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图3中D区域的放大视图图5本专利技术3D打印机墨水回收装置的下半部分示意图。其中,100-打印头;200-清洗毛刷;300-收集装置;301-收集槽;302-导向块;303-驱动装置;304-盖板;305-出水口;306-位置传感器;307-活塞杆;308-前气口;309-后气口;400-框架;401-支座;500-过滤器;501-泵;502-支架;600-回收桶;601-进液口;602-出液口;600-回收桶;601-进液口;602-出液口;603-液位传感器;604-消音器;700-主墨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顶部”、“底部”、“底端”、“顶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构思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所示,在3D打印机打印过程中,打印头100会经过清洗毛刷200,对打印头100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打印头100会移动到清洗装置300的上方进行喷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3D打印机墨水回收装置,由收集装置300、框架400、过滤器500、回收桶600和主墨桶700构成。如图2-4所示,收集装置300具有收集槽301,收集槽301固定在框架400上方,框架400水平设置。收集槽301的开口上方还设有盖板304,盖板304能够覆盖整个收集槽301的开口。收集槽301两端分别设有配合盖板304水平滑动的导向块302,使得盖板304能够沿着垂直于收集槽301长度方向进行水平滑动。导向块302设有和盖板401相配合的滑槽,滑槽延伸方向与收集槽301长度方向水平垂直,因此盖板401移动时,收集槽上301的上开口可以迅速打开。通常情况下,盖板304遮蔽收集槽301的上开口。收集槽301呈斜型漏斗状,收集槽301的最低点设有出水口305,使得墨水能够自动收集并流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收集装置300还包括收驱动装置303。驱动装置303固定在收集槽301的下方,为气缸传动装置,具有水平传动的活塞杆307。盖板304水平移动方向的一侧设有向下弯折的接杆,活塞杆307和接杆固定连接,使盖板能够配合导向块302运动。检测装置306设置在活动杆307的伸缩口处,检测装置306是位置传感器,通过检测磁场强度判断活动杆307的位置。驱动装置303两端设有前气口308和后气口309,前气口308和后气口309分别与外部气动阀连接,前气口设在靠近活动杆307的一端。当外部控制信号给到相应气动阀时,驱动装置303工作,气体推动活塞杆307带动盖板304运动,使得收集槽301的上开口打开或者关闭。需要说明的是:清洗毛刷200下方为清洗剂收集池,为了方便收集装置300回收打印头100喷出的墨水,收集装置300设在收集池的旁边,并使收集槽301的开口和收集池基本处于同一高度。在框架400上设有若干竖直放置的支座401。若干支座401的顶端和收集装置300的收集槽301的侧边沿周固定,用于支撑收集装置300。驱动装置300不限于气缸传动装置,也可以是电传动装置、液压传动装置等。如图5所示,过滤器500、回收桶600和主墨桶700位于收集装置300的下方。回收桶600顶部具有进液口601和出液口602。进液口601和收集槽301的出水口305用软管相接通,使收集槽301收集的墨水利用重力能够自动回流到回收桶600中。回收桶600顶部设有圆形检修口,通常情况下,回收桶600处于封闭状态,以防止外界杂质进入其内部。为检测回收桶600内墨水高度,在回收桶600上方内部安装有液位传感器603;为调节回收桶内外部气压平衡,在回收桶600顶部设有消音器。经过收集槽301回流到收集桶600中的墨水,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机墨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装置、框架、回收桶、过滤器、主墨桶和软管;所述收集装置具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固定在所述框架上方,所述框架水平设置,所述收集槽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回收桶位于所述收集槽下方,所述回收桶顶部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出水口和所述进液口相连,所述出液口、所述过滤器和所述主墨桶依次用所述软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机墨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装置、框架、回收桶、过滤器、主墨桶和软管;所述收集装置具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固定在所述框架上方,所述框架水平设置,所述收集槽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回收桶位于所述收集槽下方,所述回收桶顶部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出水口和所述进液口相连,所述出液口、所述过滤器和所述主墨桶依次用所述软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机墨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还包括盖板和驱动装置,所述盖板在所述收集槽的开口上方,所述收集槽两端分别设有配合所述盖板水平滑动的导向块,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盖板驱动连接,控制所述盖板水平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机墨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水平移动方向的一侧设有向下弯折的接杆,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收集槽下方,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接杆连接。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力王志刚谢亚笃冯兵李进宝
申请(专利权)人:共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