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撞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2722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撞竹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撞竹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撞竹机构,所述撞竹机构包括撞头和用于固定所述撞头的驱动轴套,所述驱动轴套位于所述撞头后侧的部分安装在一可前后移动呈直立状的驱动板上,所述驱动板的左侧固定有供驱动轴套前后穿过并固定住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下分别固定有上加强板和下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和下加强板的前端之间固定有中间加强板,所述中间加强板上开设有供所述驱动轴套穿过并架设住的中间通孔,运行更加平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撞竹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撞竹设备
,具体为一种撞竹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撞竹装置,特别是自动化的撞竹设备,已经较多地被使用,例如,申请号为201910544011.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破竹机,包括:入料槽,所述入料槽的出料端与机架连接;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一链条传送装置,用于将竹子从所述入料槽传送至测外径装置;测外径装置,用于测量所述竹子的外径;测壁厚装置,与所述测外径装置连接,用于测量所述竹子的壁厚;夹持装置,用于将所述竹子夹起以使所述竹子的一端与刀具相对;第一移动滑台,用于将所述竹子传送至刀具;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用于给所述移动滑台提供动力源;刀具,用于破竹;出料传送装置,该破竹机具有能够提高效率和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以及根据壁厚、外径的尺寸自动选刀破竹分类特点。又如申请号为201810148167.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破竹机,包括设置在基座上的破竹刀盘、竹筒对中夹持装置和竹筒支撑推送装置;所述竹筒对中夹持装置设置在破竹刀盘与竹筒支撑推送装置之间;所述竹筒对中夹持装置包括竖直方向设置的安装板和连接于安装板上的对中夹持装置本体;所述竹筒支撑推送装置包括设置在基座上的导向件、支撑装置和推送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位于破竹刀盘与第二支撑架之间;所述导向件包括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托架和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托架,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通过扭簧铰接于基座,所述连杆的中部设置有轴承;所述推送装置包括水平方向设置的齿条和沿齿条移动的滑块,所述滑块朝向破竹机的破竹刀盘一端连接有推板;所述滑块上连接有第一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下部设有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前段为斜面,后段为水平面,所述第一导向面前段的始端与轴承位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多条穿设于推板的支撑杆、第二连杆和L形的第三连杆,所述支撑杆的后端通过第二连杆铰接于第三连杆的上端,所述第三连杆的中部通过扭簧铰接于第一导向件的侧部;所述第三连杆的下端设有第一滚轮;所述基座上设有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二导向件上部设有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二导向面前段为水平面,后段为斜面,所述第二导向面后段的末端与第一滚轮位于同一高度。这些现有技术都有较好的撞竹效果,但是对于撞头或者说撞碗的稳定性方面,还是有待加强,在向前平直输送的稳定性方面还可以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行更加平稳的撞竹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撞竹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撞竹机构,所述撞竹机构包括撞头和用于固定所述撞头的驱动轴套,所述驱动轴套位于所述撞头后侧的部分安装在一可前后移动呈直立状的驱动板上,所述驱动板的左侧固定有供驱动轴套前后穿过并固定住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下分别固定有上加强板和下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和下加强板的前端之间固定有中间加强板,所述中间加强板上开设有供所述驱动轴套穿过并架设住的中间通孔。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驱动轴套通过穿设在所述支撑板上并通往所述驱动轴套的锁紧螺栓固定住。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驱动板的左侧固定有位于所述支撑板后方的辅助板,所述辅助板与上加强板和下加强板上下分别固定。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支撑板的上下两侧分别焊接有一前加强连接板。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上加强板和下加强板分别和上下两个所述前加强连接板通过锁紧螺栓锁紧。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辅助板的上下两侧分别焊接有一后加强连接板。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上加强板和下加强板分别和上下两个所述后加强连接板通过锁紧螺栓锁紧。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上加强板和下加强板均前后延伸且两者的后端部之间连接固定有开口超前的V型加强板。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驱动板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有均位于右侧的顶支板和底支板,所述顶支板的下侧和底支板的上侧均安装有能前后滑行的导向轮。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机架上安装有上下两条前后延伸供导向轮滑行的导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可以进一步提升撞头撞竹过程中的稳定性,直线性更好,能保持剖切力度的有效性,使得最终剖切的竹材质量较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剖切效果更好的一种撞竹机构。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撞竹机构,包括用于推动毛竹向前行进并撞向刀模的撞头,所述撞头包括前后延伸的主支撑筒体、所述主支撑筒体的前侧边沿部位固定有的位于其筒内且中心区域开设有前后贯通的通行孔的毛竹推动板以及能在所述通行孔前后通行并用于同刀模进行抵靠的缓冲板,所述主支撑筒体上固定有向后延伸并用于带动所述撞头前后移动的驱动轴套,所述缓冲板上固定有向后延伸并套设在所述驱动轴套内的内轴,所述驱动轴套的后端部处固定有端部限位件,所述内轴和所述端部限位组件之间设有前后方向延伸的缓冲压缩弹簧,所述毛竹推动板的最前侧部位位于所述缓冲板的最前侧部位的前方。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毛竹推动板呈口径从前向后逐渐缩小的漏斗形状且其具有用于接触毛竹后端部位的锥形内表面。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缓冲板上开设有沿其前侧面向后延伸的用于限位住刀模的前限位槽。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缓冲板上开设有沿其后侧面向前延伸的用于固定所述内轴的安装固定槽。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内轴的前端固定有用于插入至所述安装固定槽进行固定的轴头。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主支撑筒体内固定有位于所述缓冲板后侧用于供所述驱动轴套前后方向穿过并架设住的定位座。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定位座包括轴向沿前后方向并呈圆柱筒状的内筒体以及所述内筒体内固定有的前后间隔分布的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所述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开设有供所述驱动轴套穿过的前架设孔和后架设孔。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驱动轴套固定在所述后架设孔上。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驱动轴套由前后拼接的前轴套和后轴套组成。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内轴的后端固定有供所述缓冲压缩弹簧套设并进行导向的导向轴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整个机构的设计使得撞头中可以更好地将竹子推向刀模进行剖切,对竹子尾端的剖切效果更好;2.结构稳定性好,运行更加流畅,使用寿命得以保证。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撞竹机构剖切毛竹至尾端时的轴向的剖视图;图2为实施例1中撞竹机构缓冲板未被压缩后退的原始状态图;图3为实施例2的后侧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的前侧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撞头,11、主支撑筒体,a1、通行孔,b、缓冲板,2、驱动轴套,3、内轴,4、端部限位件,5、缓冲压缩弹簧,a2、锥形内表面,b1、前限位槽,b2、安装固定槽,3a、轴头,6、定位座,6a、内筒体,61、前支撑板,62、后支撑板,610、前架设孔,620、后架设孔,21、前轴套,22、后轴套,3b、导向轴杆,z、机架,j、驱动板,j1、支撑板,s1、上加强板,s2、下加强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撞竹装置,包括机架(z)和设置在所述机架(z)上的撞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撞竹机构包括撞头(1)和用于固定所述撞头(1)的驱动轴套(2),所述驱动轴套(2)位于所述撞头(1)后侧的部分安装在一可前后移动呈直立状的驱动板(j)上,所述驱动板(j)的左侧固定有供驱动轴套(2)前后穿过并固定住的支撑板(j1),所述支撑板(j1)上下分别固定有上加强板(s1)和下加强板(s2),所述加强板(s1)和下加强板(s2)的前端之间固定有中间加强板(s3),所述中间加强板(s3)上开设有供所述驱动轴套(2)穿过并架设住的中间通孔(s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撞竹装置,包括机架(z)和设置在所述机架(z)上的撞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撞竹机构包括撞头(1)和用于固定所述撞头(1)的驱动轴套(2),所述驱动轴套(2)位于所述撞头(1)后侧的部分安装在一可前后移动呈直立状的驱动板(j)上,所述驱动板(j)的左侧固定有供驱动轴套(2)前后穿过并固定住的支撑板(j1),所述支撑板(j1)上下分别固定有上加强板(s1)和下加强板(s2),所述加强板(s1)和下加强板(s2)的前端之间固定有中间加强板(s3),所述中间加强板(s3)上开设有供所述驱动轴套(2)穿过并架设住的中间通孔(s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撞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套(2)通过穿设在所述支撑板(j1)上并通往所述驱动轴套(2)的锁紧螺栓(m)固定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撞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j)的左侧固定有位于所述支撑板(j1)后方的辅助板(j2),所述辅助板(j2)与上加强板(s1)和下加强板(s2)上下分别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撞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j1)的上下两侧分别焊接有一前加强连接板(j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再银
申请(专利权)人:安吉聚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