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棒模内壁清刷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2550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铸棒模内壁清刷工具,包括:握持柄,以及与握持柄连接的铲头;铲头呈板状,铲头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工作部和第二工作部,其中,第一工作部背向第二工作部的一侧在铲头所处平面上的投影为曲线。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铸棒模内壁清刷工具,通过将铲头的工作部设为弯曲的形状,以适应横截面为圆形的铸棒模内壁的清理,有效刮除附着于铸棒模内壁上的废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棒模内壁清刷工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洁净钢冶炼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铸棒模内壁清刷工具。
技术介绍
电渣母材铸棒模是模铸钢锭模类型中的一种,它和方形钢锭模的区别如表1所示。表1铸棒模和方形钢锭模的区别铸棒模在模铸流程中使用循环方式是“铸棒模摆模——浇铸——铸棒脱模——铸棒模重新摆模”,铸棒模在浇铸过程中是一个热载荷循环的过程,由于铸棒模材质的储热能力强,铸棒脱模后模壁温度还很高,模壁会出现挂渣现象。将铸棒模的模壁挂渣进行定性分析(如表2所示),可发现其成分与铸棒模专用保护渣的成分相似,因此可以判定铸棒模模壁挂渣的来源是保护渣,需要对模壁上附着的废渣进行清理。表2铸棒模模壁挂渣的成分(单位%)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在铸锭生产中,铸棒模并没有专用的清刷工具,铸棒脱完模后生产现场并不会对铸棒模的内壁进行清刷。现有方形模铸钢锭模刮渣耙的耙头2’的工作边是平直的(如图7所示),这种方形钢锭模刮渣耙并不适用于内壁的截面为圆形的铸棒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具有平直工作边的刮渣耙无法高效的刮除截面为圆形的铸棒模的内壁上的废渣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棒模内壁清刷工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铸棒模内壁清刷工具,包括:握持柄,以及与握持柄连接的铲头;铲头呈板状,铲头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工作部和第二工作部,其中,第一工作部背向第二工作部的一侧在铲头所处平面上的投影为曲线,第二工作部在铲头所处平面上的投影为矩形。具体地,第一工作部的边缘在铲头所处平面上的投影为曲线,即第一工作部的端面呈弯曲形状,以增大第一工作部与截面呈圆形的铸棒模内壁的接触面积,提高铸棒模内壁清刷工具刮除铸棒模内壁上附着的废渣的效率,通过调整铲头的大小以及工作部的尺寸,以适用于不同型号的铸棒模。进一步地,第一工作部远离第二工作部的一端在铲头所处平面上的投影为弧线,第二工作部在铲头所处平面上的投影为矩形或三角形,第二工作部在铲头所处平面上的投影为矩形或三角形,使第二工作部具有平直的工作边,可以用于截面呈方形或多边形的铸棒模内壁的清理,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铸棒模内壁清刷工具既可以用于内壁截面为圆形的铸棒模的清理,也可以用于内壁的界面为方形或多边形的铸棒模的清理。进一步地,铲头在任一平面上的投影处于直径为300mm的圆以内,第一工作部远离第二工作部的一端在铲头所处平面上的投影为弧线,弧线的高度为90mm~110mm,弧线的两个端点之间的弧线距离为230mm~260mm。或者铲头在任一平面上的投影处于直径为540mm的圆以内,第一工作部远离第二工作部的一端在铲头所处平面上的投影为弧线,弧线的高度为180mm~220mm,弧线的两个端点之间的弧线距离为290mm~310mm。进一步地,第一工作部远离第二工作部的一端在铲头所处平面上的投影为弧线时,该弧线对应的圆心角为钝角。可选地,第一工作部远离第二工作部的一端在铲头所处平面上的投影为曲线时,该曲线由至少两个依次连接的弧线构成,每个弧线的直径不相同。具体地,曲线由三个依次连接的弧线构成;其中,三个弧线直径的取值范围分别为:300mm~340mm、395mm~425mm、425mm~535mm;或三个弧线直径的取值范围分别为:540mm~600mm、790mm~850mm、900mm~930mm。可选地,第一工作部远离第二工作部的一端在铲头所处平面上的投影为曲线时,由曲线的第一端到曲线的第二端,曲线的曲率半径逐渐变化;其中,曲线的第一端的曲率半径为150mm,曲线的第二端的曲率半径为270mm;或曲线的第一端的曲率半径为270mm,曲线的第二端的曲率半径为465mm。进一步地,握持柄为空心管状件且与第一工作部连接,握持柄上设有握持部,握持部采用防滑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增大铲头的工作部与截面呈圆形的铸棒模内壁的接触面,提高废渣的刮除效率。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铸棒模内壁清刷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铸棒模内壁清刷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铲头的俯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铲头的俯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实施例的铲头的俯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握持柄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铸棒模内壁清刷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符号说明如下:1握持柄、12握持部、2铲头、22第一工作部、24第二工作部、222第一端、224第二端、1’耙柄、2’耙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及其有益效果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铸棒模内壁清刷工具,包括:握持柄1,以及与握持柄1连接的铲头2;工人通过握住握持柄1,将铲头2伸入铸棒模的内,通过铲头2刮除附着于铸棒模内壁上的废渣,具体地,铲头2呈板状,铲头2包括第一工作部22、与第一工作部22相连的第二工作部24,第一工作部22背向第二工作部24的一侧在铲头2所处平面上的投影为曲线,即第一工作部22的端面呈弯曲形状,以增大第一工作部22与铸棒模内壁的接触面,用于截面呈方形或多边形的铸棒模内壁的清理。如图2和图4所示,进一步地,第一工作部22远离第二工作部24的一端在铲头2所处平面上的投影为弧线,第二工作部24在铲头2所处平面上的投影为矩形或三角形,使第二工作部24具有平直的工作边,可以用于截面呈方形或多边形的铸棒模内壁的清理,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铸棒模内壁清刷工具既可以用于内壁截面为圆形的铸棒模的清理,也可以用于内壁的界面为方形或多边形的铸棒模的清理。如图3和图4所示,进一步地,铲头2在任一平面上的投影处于直径小于300mm的圆以内,即铲头2无论以任何角度都可以伸入锭型为1.2T、2T、2.5T、3T、5T的横截面为圆形的铸棒模内,并通过第一工作部22刮除附着于铸棒模内部上的废渣;第一工作部22背向第二工作部24的一侧在铲头2所处平面上的投影为弧线,即第一工作部22的边缘呈弧线状,其中,弧线的高度h为90mm~110mm,弧线的两个端点之间的弧线距离为230mm~260mm,以便于将铲头2伸入锭型直径最小为300mm的2T锭型的铸棒模内,从而使得该铲头2可以伸入锭型为1.2T、2T、2.5T、3T、5T中的任何一种铸棒模内,刮除附着于铸棒模内部上的废渣。或者铲头2在任一平面上的投影处于直径小于540mm的圆以内,即铲头2无论以任何角度都可以伸入锭型为8T、16T、20T的横截面为圆形的铸棒模内,并通过第一工作部22刮除附着于铸棒模内部上的废渣;其中,弧线的高度h为180mm~220mm,弧线的两个端点之间的弧线距离为290mm~310mm,以便于将铲头2伸入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棒模内壁清刷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握持柄,以及与所述握持柄连接的铲头;/n所述铲头呈板状,所述铲头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工作部和第二工作部,其中,所述第一工作部背向所述第二工作部的一侧在所述铲头所处平面上的投影为曲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棒模内壁清刷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握持柄,以及与所述握持柄连接的铲头;
所述铲头呈板状,所述铲头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工作部和第二工作部,其中,所述第一工作部背向所述第二工作部的一侧在所述铲头所处平面上的投影为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棒模内壁清刷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工作部远离所述第二工作部的一端在所述铲头所处平面上的投影为弧线,所述第二工作部在所述铲头所处平面上的投影为矩形或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铸棒模内壁清刷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铲头在任一平面上的投影处于直径小于300mm的圆以内,所述弧线的高度为90mm~110mm,所述弧线的两个端点之间的弧线距离为230mm~260mm;
或所述铲头在任一平面上的投影处于直径小于540mm的圆以内,所述弧线的高度为180mm~220mm,所述弧线的两个端点之间的弧线距离为290mm~31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铸棒模内壁清刷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线对应的圆心角为钝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棒模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超费三林朱友华
申请(专利权)人: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