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2368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吹风机,包括有手柄,所述手柄内部中空,在所述手柄内部安装有电子元件,在所述手柄上端连接有前后端分别贯穿的筒体,所述手柄与筒体连通,在所述手柄下部上设有多个第一进风口,在所述筒体后端上设有进风罩,在所述进风罩上设有多个第二进风口,在所述筒体前端设有能封闭筒体前端的出风罩,在所述出风罩后方的筒体内设有第一聚风环,所述第一聚风环的前端面贴合在出风罩后端面上,在所述第一聚风环内设有第二聚风环,在所述第二聚风环外壁设有安装架,在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发热丝,所述第二聚风环的前端面贴合在出风罩后端面上,所述出风罩、第一聚风环和第二聚风环处于同一轴心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吹风机
本技术涉及居家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吹风机。
技术介绍
传统吹风机通常在手柄部设有一块主PCB,发热较小的电子器件放于这块PCB上,而一些工作时发热较大的电子器件为避免过热影响其性能,需要吹风散热,往往会固定在电吹风内部的发热线架上或另一块小PCB上,为形成一个完整电路,主PCB与内部发热较大的电子器件间必然有很多连接导线,结构复杂,增加了装配难度与成本,不良率也较高。现有的吹风机由于风道单一和风道口径过大,导致无法实现聚风影响吹风效果,风道的不合理设计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且现有吹风机很多可以通过按键组合实现多种功能或吹风状态,但现有吹风机的状态指示不够清楚明了,很多是通过不同颜色灯光来指示当下状态,初次使用者无法记熟不同灯光指示状态这样的信息,经常需要反复试验多次后才能完全掌握吹风机的各项功能以及不同按键组合后所产生的功能。故此,需要提供一种吹风机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吹风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一种吹风机,包括有手柄,所述手柄内部中空,在所述手柄内部安装有电子元件,在所述手柄上端连接有前后端分别贯穿的筒体,所述手柄与筒体连通,在所述手柄下部上设有多个第一进风口,在所述筒体后端上设有进风罩,在所述进风罩上设有多个第二进风口,在所述筒体前端设有能封闭筒体前端的出风罩,在所述出风罩后方的筒体内设有第一聚风环,所述第一聚风环的前端面贴合在出风罩后端面上,在所述第一聚风环内设有第二聚风环,在所述第二聚风环外壁设有安装架,在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发热丝,所述第二聚风环的前端面贴合在出风罩后端面上,所述出风罩、第一聚风环和第二聚风环处于同一轴心上,在所述出风罩上沿轴心均布有出风槽,所述出风槽设置在第一聚风环和第二聚风环之间,所述第二聚风环为喇叭形状,且开口大的一端贴合在出风罩上,在所述第一聚风环后端面上连接有弧形环,在所述弧形环后端上连接有固定环,在所述第二聚风环后端上安装有无刷电机,所述无刷电机的电机轴设置在靠近进风罩的一侧,在所述无刷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涡轮风扇,所述手柄内部形成第一风道,所述弧形环与进风罩之间形成第二风道,所述第一聚风环连接弧形环与第二聚风环之间形成第三风道,所述第三风道与第二风道连通,所述第二风道与第一风道连通,无刷电机启动带动涡轮风扇转动,通过涡轮风扇抽风,风分别从第一进风口进入到第一风道和从第二进风口进入到第二风道,第一风道的风进入到第二风道内,通过涡轮风扇被抽入到第三风道内,进入到第三风道后,经过喇叭形状的第二聚风环的空间变化,使风被聚集后从出风槽排出,实现聚风的效果,通过风从第一进风口进入到第一风道内时实现对手柄内的电子元件进行散热降温,带走其中的热量,结构简单,符合人们的使用需求。优选的,在所述进风罩上安装有安装环,在所述安装环的后端面上安装有液晶显示屏,在所述安装环内安装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液晶显示屏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有液晶显示屏能实时显示吹风机的各项信息,例如:显示不同按键组合后吹风机工作的状态,该状态可以是各种图形画面,该画面用来使操作者明了吹风机当前的工作状态以及指示功能开启状态,更加智能化,适应于现代化科技生活。优选的,所述进风罩与筒体通过扣合连接,通过扣合快速连接,便于拆卸与安装,提高组装效率的同时方便后期的维护,符合人们的使用需求。优选的,在所述弧形环后端设有延伸环,所述无刷电机设置在延伸环内,通过设有延伸环,进一步加长第三风道的长度,便于更好的聚风,符合人们的使用需求。优选的,所述出风槽为弧形槽,处于同一圆周上,通过将出风槽设置为弧形槽,使出风更加聚集,在使用过程中更加舒适,符合人们的使用需求。优选的,在所述第一聚风环外壁上设有封闭环,所述封闭环贴合筒体内壁,通过设有封闭环能实现将第一聚风环定位同时,防止风向前端流通,结构简单,符合使用需求。优选的,所述封闭环贴合在手柄前侧的筒体内壁上,防止风向前端流通,结构简单,符合使用需求。优选的,所述出风罩包括卡接在筒体前端的出风环,所述出风槽设置在出风环上,在所述出风环内扣合连接有弧形板,结构合理,便于组装同时降低成本,符合加工生产需求。优选的,所述出风环前端面为向后凹的锥形面,结构合理,便于组装同时降低成本,符合加工生产需求。优选的,在所述手柄下端转动设有能360旋转连接插头的旋转接线装置插头,方便使用时防止线束拧在一起导致线路断裂或短路。综上所述,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无刷电机启动带动涡轮风扇转动,通过涡轮风扇抽风,风分别从第一进风口进入到第一风道和从第二进风口进入到第二风道,第一风道的风进入到第二风道内,通过涡轮风扇被抽入到第三风道内,进入到第三风道后,经过喇叭形状的第二聚风环的空间变化,使风被聚集后从出风槽排出,实现聚风的效果,通过风从第一进风口进入到第一风道内时实现对手柄内的电子元件进行散热降温,带走其中的热量,且吹风机后部设有的显示屏能够实时显示吹风机的各项信息,例如:显示不同按键组合后吹风机工作的状态,该状态可以是各种图形画面,该画面用来使操作者明了吹风机当前的工作状态以及指示功能开启状态,使得吹风机更加智能,结构更加合理简单,出风效率更高,符合人们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之一;图3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之二;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之二;图5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之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5所示,一种吹风机,包括有手柄1,所述手柄1内部中空,在所述手柄1内部安装有电子元件10,在所述手柄1上端连接有前后端分别贯穿的筒体12,所述手柄1与筒体12连通,在所述手柄1下部上设有多个第一进风口11,在所述筒体12后端上设有进风罩14,在所述进风罩14上设有多个第二进风口13,在所述筒体12前端设有能封闭筒体12前端的出风罩2,在所述出风罩2后方的筒体12内设有第一聚风环32,所述第一聚风环32的前端面贴合在出风罩2后端面上,在所述第一聚风环32内设有第二聚风环31,在所述第二聚风环31外壁设有安装架33,在所述安装架33上安装有发热丝,所述第二聚风环31的前端面贴合在出风罩2后端面上,所述出风罩2、第一聚风环32和第二聚风环31处于同一轴心上,在所述出风罩2上沿轴心均布有出风槽21,所述出风槽21设置在第一聚风环32和第二聚风环31之间,所述第二聚风环31为喇叭形状,且开口大的一端贴合在出风罩2上,在所述第一聚风环32后端面上连接有弧形环34,在所述弧形环34后端上连接有固定环,在所述第二聚风环31后端上安装有无刷电机51,所述无刷电机51的电机轴设置在靠近进风罩14的一侧,在所述无刷电机51的电机轴上设有涡轮风扇52,所述手柄1内部形成第一风道100,所述弧形环34与进风罩14之间形成第二风道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吹风机,包括有手柄(1),所述手柄(1)内部中空,在所述手柄(1)内部安装有电子元件(10),在所述手柄(1)上端连接有前后端分别贯穿的筒体(12),所述手柄(1)与筒体(12)连通,在所述手柄(1)下部上设有多个第一进风口(1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体(12)后端上设有进风罩(14),在所述进风罩(14)上设有多个第二进风口(13),在所述筒体(12)前端设有能封闭筒体(12)前端的出风罩(2),在所述出风罩(2)后方的筒体(12)内设有第一聚风环(32),所述第一聚风环(32)的前端面贴合在出风罩(2)后端面上,在所述第一聚风环(32)内设有第二聚风环(31),在所述第二聚风环(31)外壁设有安装架(33),在所述安装架(33)上安装有发热丝,所述第二聚风环(31)的前端面贴合在出风罩(2)后端面上,所述出风罩(2)、第一聚风环(32)和第二聚风环(31)处于同一轴心上,在所述出风罩(2)上沿轴心均布有出风槽(21),所述出风槽(21)设置在第一聚风环(32)和第二聚风环(31)之间,所述第二聚风环(31)为喇叭形状,且开口大的一端贴合在出风罩(2)上,在所述第一聚风环(32)后端面上连接有弧形环(34),在所述弧形环(34)后端上连接有固定环,在所述第二聚风环(31)后端上安装有无刷电机(51),所述无刷电机(51)的电机轴设置在靠近进风罩(14)的一侧,在所述无刷电机(51)的电机轴上设有涡轮风扇(52),所述手柄(1)内部形成第一风道(100),所述弧形环(34)与进风罩(14)之间形成第二风道(300),所述第一聚风环(32)连接弧形环(34)与第二聚风环(31)之间形成第三风道(200),所述第三风道(200)与第二风道(300)连通,所述第二风道(300)与第一风道(100)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吹风机,包括有手柄(1),所述手柄(1)内部中空,在所述手柄(1)内部安装有电子元件(10),在所述手柄(1)上端连接有前后端分别贯穿的筒体(12),所述手柄(1)与筒体(12)连通,在所述手柄(1)下部上设有多个第一进风口(1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体(12)后端上设有进风罩(14),在所述进风罩(14)上设有多个第二进风口(13),在所述筒体(12)前端设有能封闭筒体(12)前端的出风罩(2),在所述出风罩(2)后方的筒体(12)内设有第一聚风环(32),所述第一聚风环(32)的前端面贴合在出风罩(2)后端面上,在所述第一聚风环(32)内设有第二聚风环(31),在所述第二聚风环(31)外壁设有安装架(33),在所述安装架(33)上安装有发热丝,所述第二聚风环(31)的前端面贴合在出风罩(2)后端面上,所述出风罩(2)、第一聚风环(32)和第二聚风环(31)处于同一轴心上,在所述出风罩(2)上沿轴心均布有出风槽(21),所述出风槽(21)设置在第一聚风环(32)和第二聚风环(31)之间,所述第二聚风环(31)为喇叭形状,且开口大的一端贴合在出风罩(2)上,在所述第一聚风环(32)后端面上连接有弧形环(34),在所述弧形环(34)后端上连接有固定环,在所述第二聚风环(31)后端上安装有无刷电机(51),所述无刷电机(51)的电机轴设置在靠近进风罩(14)的一侧,在所述无刷电机(51)的电机轴上设有涡轮风扇(52),所述手柄(1)内部形成第一风道(100),所述弧形环(34)与进风罩(14)之间形成第二风道(300),所述第一聚风环(32)连接弧形环(34)与第二聚风环(31)之间形成第三风道(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世琼成青海金璇
申请(专利权)人:迪沁深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