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菌消炎、治疗风热感冒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23431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具有抗菌消炎、治疗风热感冒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它由黄芩、山银花、穿心莲、野菊花、蒲公英、栀子、薄荷脑七味中药组成。其制备方法是处方药材(除薄荷脑)用水或含水乙醇提取,提取溶液浓缩,制成药材提取液浓缩成浓缩液或浸膏,浓缩液可加入规定量的薄荷脑直接服用;浓缩浸膏也添加适当药用辅料,进一步加工,最后加入规定量的薄荷脑,制备成口服的液体或固体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经毒理和药效学评价,证明使用安全,且有确切抗菌消炎和治疗风热感冒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菌消炎、治疗风热感冒作用的中药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是一种具有抗菌消炎、治疗风热感冒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介绍
各种治病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各种疾病,如细菌性肺炎、扁桃体炎、结核病、各种伤口感染等,是严重危害人类的治病因素。自上世纪人们发现磺胺类、青霉素类、四环素族类,等抗菌药(‘抗生素’)以来,成千上万种抗生素被发现并投入临床使用,对控制各种病菌引起的疾病起到了非常好的治疗和控制作用。但随着抗生素的长期使用,特别是不合理使用,多种耐药性致病细菌出现,如一些多种抗生素无法杀灭的‘超级细菌’,对人类健康产生了重大威胁,竟然到了医学专家惊呼‘无药可用’的危险境地,甚至成为2016年9月20国集团峰会的讨论议题之一。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国和使用国,年产抗生素原料药约21万吨,每年人均消费抗生素量为138g,是美国人均水平的10倍多。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布数字显示,我国每年因抗生素滥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死亡人数达8万人。我国来自医院的统计数据显示,门诊感冒患者中抗生素使用率达到75%,外科手术中的使用率更是达到95%。即便术后,仍有超过93%的人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近几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医院抗生素综合使用率达到70%以上,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0%院内使用率,所产生的费用占所有药费的比例可达四成,已经到了严重滥用的程度。而在英美等发达国家,抗生素院内使用率仅有不到25%。考虑到我国抗生素滥用难以遏制的现状,卫生部要求抗生素的使用率不超过50%,实际上这一目标也远未能实现。我国住院患者中,抗生素使用率超过80%,且多半为多种抗生素联用,其中三分之一为预防性用药。目前抗生素在我国销售量、使用量列居世界之首,且每年销售和使用居前五位的均是抗生素,而在我国,在使用抗生素的人群中,绝大多数均属于滥用抗生素,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不到20%。这些数据均已表明,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抗生素滥用情况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为解决以上问题,我国有关管理部门颁布了一系列管理规章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在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有了一定的进步。目前,医院对抗生素的使用已有比较严格的控制措施,输液治疗,特别是抗生素的输液治疗在临床门诊已被禁止。在此背景下,发掘更有效,更安全,且对病菌不产生或少产生耐药性的抗菌药物是一项更加紧迫的任务。我国中医药、民族医药有数千年的应用历史,对各种致病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也有非常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和朴素的理论系统。中医一般认为,病菌引起的疾病多为外邪入侵致使机体阴阳失衡,热湿聚集,毒邪攻身所致。发掘创造了数量庞大的中药、民族药单方、复方方剂,如单味的金银花、连翘、黄连,等;复方的银翘解毒散、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连花清瘟胶囊,等。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和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很多中药单方药材和复方方剂,不仅对病菌有直接的杀灭或抑制作用,而且可以提高人体的抵抗力,调节人体免疫机能加快疾病的康复。本专利技术就是在总结传统经典方剂和临床用药经验的基础上,科学组方,采用现代技术加工制备而成的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并可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由黄芩、山银花、穿心莲、野菊花、蒲公英、栀子、薄荷脑七味组成。方中黄芩味苦,性寒。归肺、心、肝、胆、大肠经。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止血,安胎之功效。主治肺热咳嗽,热病高热神昏,肝火头痛,目赤肿痛,等。山银花(在南方地区一直当金银花入药),味甘,寒。归肺、心、胃经。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功效。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穿心莲味苦,性寒。归心、肺、大肠、膀胱经。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在本专利技术方剂中,黄芩、山银花、穿心莲三味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疏散风热,共为君药。野菊花味苦、辛,性微寒。归肝、心经。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蒲公英味苦、甘,寒。归肝、胃经。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之功效。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野菊花、蒲公英两味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散结,共为臣药加强方剂的清热解毒功能。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能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薄荷脑味辛,性凉。有疏风清热之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齿痛,皮肤瘙痒。栀子、薄荷脑二味疏风散热,清热凉血共为佐药使药,调和诸药,导引诸药通达肺腑经络。综上所述,全方紧扣中医温病病机,科学配伍,标本兼治,共收清热解毒,疏风散热,凉血消肿之功效。本专利技术的药物含有(重量比例):黄芩2~15,山银花5~20,穿心莲3~12,野菊花6~20,蒲公英,6~20,栀子3~15,薄荷脑0.01~0.20。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方法I:处方药材饮片加水没过药材饮片煮沸提取两次,首次30分钟、二次15分钟,提取液滤过,放冷,将处方量薄荷脑研碎或用少量高度白酒溶解后加入上述提取药液中,直接服用或封装,冷藏保存,使用前温热服用。方法II:黄芩、穿心莲先采用30%~95%乙醇提取(提取方式可以是浸泡、渗漉、回流,等,但不限于前述方式),提取液回收乙醇后浓缩成浸膏。乙醇提取过的黄芩、穿心莲药渣与山银花、野菊花、蒲公英、栀子一起加水提取(提取方法可以是煮沸、回流、微波萃取,等,但不限于前述方法)。水煮提取液蒸发浓缩后加入80%浓度以上的乙醇,调节溶液含醇量达到60%~70%,静置,收集上清液,回收乙醇后蒸发浓缩成浸膏后与上述乙醇提取浸膏充分混合均匀,进一步蒸发浓缩,干燥,既得。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抗菌消炎、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可添加适当药用辅料,如蔗糖、糊精、淀粉、甘油、乙醇等,制备成各种适宜使用的固体制剂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和液体制剂如:汤剂、酒剂、糖浆剂、混悬剂,等;但处方中的薄荷脑是在配制制剂的最后一步用80%以上浓度乙醇溶解后加入并混合均匀。本专利技术制备的中药组合物经药理学试验证明,有明确的抗菌消炎、治疗风热感冒效果,且安全可靠。具体在实施实例中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现方案。实例1:本专利技术汤剂的制备方法处方:黄芩10g山银花7g穿心莲10g野菊花9g蒲公英10g栀子10薄荷脑0.05g共制成汤剂1份。制备方法:处方药材饮片加水没过药材饮片煮沸提取两次,首次30分钟、二次15分钟,提取液滤过,放冷,将处方量薄荷脑研碎或用少量高度乙醇溶解后加入上述提取药液中,混合均匀,封装,直接服用或冷藏保存,使用前取出温热即可。用法说明:如果治疗疮疔、痤疮,可采用首次提取液和薄荷脑的2/3混合均匀内服,二次提取液和1/3薄荷脑混合均匀后直接擦洗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抗菌消炎、治疗风热感冒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以下列中药、民族药为原料:黄芩、山银花、穿心莲、野菊花、蒲公英、栀子、薄荷脑,采用水或含水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现代提取工艺提取精制,并可添加现行药学允许添加的附加材料制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菌消炎、治疗风热感冒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以下列中药、民族药为原料:黄芩、山银花、穿心莲、野菊花、蒲公英、栀子、薄荷脑,采用水或含水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现代提取工艺提取精制,并可添加现行药学允许添加的附加材料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菌消炎、治疗风热感冒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各原料的重量比例为:黄岑2~15,山银花5~20,穿心莲3~12,野菊花6~20,蒲公英,6~20,栀子3~15,薄荷脑0.01~0.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处方药材饮片除薄荷脑外,采用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鸣生陈路吴无畏刘钰蒙桂宾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