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垂直绿化降温的生态亭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2176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垂直绿化降温的生态亭廊,包括亭子和廊道,亭子的一侧连接有廊道,亭子包括基底、支撑架和亭盖,支撑架呈垂直设置在基底顶部边缘位置,支撑架与基底通过水泥浇筑连接,亭盖呈水平设置在支撑架顶部并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廊道包括支撑柱、廊架、隔离网和,支撑柱呈垂直等距设置亭子一侧并与地面固定连接,廊架呈水平设置在支撑柱顶部,廊架与支撑柱通过铆钉固定连接,隔离网呈水平设置在廊架内表面,且隔离网与廊架为一体连接,具有能便捷的集中管理绿化区域、节省人力物力、绿化面积大、降温效果好、节约水资源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垂直绿化降温的生态亭廊
本技术涉及生态降温
,具体讲是一种利用垂直绿化降温的生态亭廊。
技术介绍
垂直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绿化景观重要而有效的方式,发展垂直绿化,能丰富城区园林绿化的空间结构层次和城市立体景观艺术效果,有助于进一步增加城市绿量,减少热岛效应,吸尘、减少噪音和有害气体,营造和改善城区生态环境,还能降温隔热,节约能源,也可以滞留雨水,缓解城市下水、排水压力。然而,经过分析发现,现有的利用垂直绿化降温的生态亭廊存在垂直绿化区不便于集中管理浪、费人力物力、绿化面积小、降温效果不好、浪费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利用垂直绿化降温的生态亭廊,具有能便捷的集中管理绿化区域、节省人力物力、绿化面积大、降温效果好、节约水资源等优点。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利用垂直绿化降温的生态亭廊,包括亭子和廊道,亭子的一侧连接有廊道,亭子包括基底、支撑架和亭盖,支撑架呈垂直设置在基底顶部边缘位置,支撑架与基底通过水泥浇筑连接,亭盖呈水平设置在支撑架顶部并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廊道包括支撑柱、廊架和隔离网A,支撑柱呈垂直等距设置亭子一侧并与地面固定连接,廊架呈水平设置在支撑柱顶部,廊架与支撑柱通过铆钉固定连接,隔离网A呈水平设置在廊架内表面,且隔离网A与廊架为一体连接,等距嵌入设置在支撑柱外表面上,支撑架、支撑柱外侧均设有垂直架,基底边缘设有进水管和进水口,进水管呈垂直设置在基底顶部边缘位置并贯穿至连接于基底内部,进水口呈水平贯穿基底一侧并与进水管相连接。进一步的,垂直架内部包括吸水介质层、种植层、隔离网B和集水槽,种植层呈垂直设置在隔离网B一侧并与隔离网B紧密贴合,隔离网B呈倾斜设置在吸水介质层与种植层之间并与垂直架内壁连接,集水槽呈水平设置在垂直架底部,且集水槽底部开设有出水口,通过垂直架实现垂直设置绿化区域,更方便维护以及集中管理,便于随时更换种植的植物品种确保绿化区域全覆盖提高垂直绿化降温效果,同时通过集水槽排出残水,节省人力物力。进一步的,隔离网B采用的规格为30目的网孔,便于隔离吸水介质层和种植层同时不影响植被根系朝吸水介质层生长,植被成活率高。进一步的,进水管顶部设有滴灌管,滴灌管呈水平设置在垂直架顶部,滴灌管与进水管套接,通过滴灌管滴灌绿化植物节省人力和水资源,而水滴由高处低落在浇灌植物的同时对周围环境辅助降温的作用。进一步的,滴灌管中心设有固定环,固定环内设有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T型卡块和卡槽,第一固定环套接在滴灌管上,且第一固定环一侧一体连接有T型卡块,第二固定环套接在支撑柱上,第二固定环一侧一体连接有卡槽,T型卡块嵌套设置在卡槽内部,通过固定环固定滴灌管确保滴灌工作顺利进行。本技术便于集中管理垂直绿化区域节、省人力物力、降温效果好、节约水资源等优点,具体优点体现为:优点1:垂直架内部包括吸水介质层、种植层、隔离网B和集水槽,种植层呈垂直设置在隔离网B一侧并与隔离网B紧密贴合,隔离网B呈倾斜设置在吸水介质层与种植层之间并与垂直架内壁连接,集水槽呈水平设置在垂直架底部,且集水槽底部开设有出水口,通过垂直架实现垂直设置绿化区域,更方便维护以及集中管理,便于随时更换种植的植物品种确保绿化区域全覆盖提高垂直绿化降温效果,同时通过集水槽排出残水,节省人力物力。优点2:隔离网B采用的规格为30目的网孔,便于隔离吸水介质层和种植层同时不影响植被根系朝吸水介质层生长,植被成活率高。优点3:进水管顶部设有滴灌管,滴灌管呈水平设置在垂直架顶部,滴灌管与进水管套接,通过滴灌管滴灌绿化植物节省人力和水资源,而水滴由高处低落在浇灌植物的同时对周围环境辅助降温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利用垂直绿化降温的生态亭廊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垂直架的纵剖图。图3是本技术进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固定环纵剖图。图中所示序号:亭子1、基底11、支撑架12、亭盖13、廊道2、支撑柱21、廊架22、隔离网A23、垂直架3、吸水介质层31、种植层32、隔离网B33、集水槽34、出水口4、进水管5、进水口6、滴灌管7、固定环8、第一固定环81、第二固定环82、T型卡块83、卡槽8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上、下、左、右”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利用垂直绿化降温的生态亭廊,如说明书附图所示,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实施;包括亭子1和廊道2,亭子1的一侧连接有廊道2,亭子1包括基底11、支撑架12和亭盖13,支撑架12呈垂直设置在基底11顶部边缘位置,支撑架12与基底11通过水泥浇筑连接,亭盖13呈水平设置在支撑架12顶部并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廊道2包括支撑柱21、廊架22和隔离网A23,支撑柱21呈垂直等距设置亭子1一侧并与地面固定连接,廊架22呈水平设置在支撑柱21顶部,廊架22与支撑柱21通过铆钉固定连接,隔离网A23呈水平设置在廊架22内表面,且隔离网A23与廊架22为一体连接,等距嵌入设置在支撑柱21外表面上,支撑架12、支撑柱21外侧均设有垂直架3,基底11边缘设有进水管5和进水口6,进水管5呈垂直设置在基底11顶部边缘位置并贯穿至连接于基底11内部,进水口6呈水平贯穿基底11一侧并与进水管5相连接。更具体而言,垂直架3内部包括吸水介质层31、种植层32、隔离网B33和集水槽34,种植层32呈垂直设置在隔离网B33一侧并与隔离网B33紧密贴合,隔离网B33呈倾斜设置在吸水介质层31与种植层32之间并与垂直架3内壁连接,集水槽34呈水平设置在垂直架3底部,且集水槽34底部开设有出水口4,通过垂直架实现垂直设置绿化区域,更方便维护以及集中管理,便于随时更换种植的植物品种确保绿化区域全覆盖提高垂直绿化降温效果,同时通过集水槽34排出残水,节省人力物力。更具体而言,隔离网B33采用的规格为30目的网孔,便于隔离吸水介质层和种植层同时不影响植被根系朝吸水介质层生长,植被成活率高。更具体而言,进水管5顶部设有滴灌管7,滴灌管7呈水平设置在垂直架3顶部,滴灌管7与进水管5套接,通过滴灌管7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垂直绿化降温的生态亭廊,包括亭子(1)和廊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亭子(1)的一侧连接有廊道(2),所述亭子(1)包括基底(11)、支撑架(12)和亭盖(13),所述支撑架(12)呈垂直设置在基底(11)顶部边缘位置,所述支撑架(12)与基底(11)通过水泥浇筑连接,所述亭盖(13)呈水平设置在支撑架(12)顶部并通过铆钉固定连接,所述廊道(2)包括支撑柱(21)、廊架(22)、隔离网A(23)和(24),所述支撑柱(21)呈垂直等距设置亭子(1)一侧并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廊架(22)呈水平设置在支撑柱(21)顶部,所述廊架(22)与支撑柱(21)通过铆钉固定连接,所述隔离网A(23)呈水平设置在廊架(22)内表面,且所述隔离网A(23)与廊架(22)为一体连接,所述支撑架(12)、支撑柱(21)外侧均设有垂直架(3),所述基底(11)边缘设有进水管(5)和进水口(6),所述进水管(5)呈垂直设置在基底(11)顶部边缘位置并连接于基底(11)内部,所述进水口(6)呈水平贯穿基底(11)一侧并与进水管(5)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垂直绿化降温的生态亭廊,包括亭子(1)和廊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亭子(1)的一侧连接有廊道(2),所述亭子(1)包括基底(11)、支撑架(12)和亭盖(13),所述支撑架(12)呈垂直设置在基底(11)顶部边缘位置,所述支撑架(12)与基底(11)通过水泥浇筑连接,所述亭盖(13)呈水平设置在支撑架(12)顶部并通过铆钉固定连接,所述廊道(2)包括支撑柱(21)、廊架(22)、隔离网A(23)和(24),所述支撑柱(21)呈垂直等距设置亭子(1)一侧并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廊架(22)呈水平设置在支撑柱(21)顶部,所述廊架(22)与支撑柱(21)通过铆钉固定连接,所述隔离网A(23)呈水平设置在廊架(22)内表面,且所述隔离网A(23)与廊架(22)为一体连接,所述支撑架(12)、支撑柱(21)外侧均设有垂直架(3),所述基底(11)边缘设有进水管(5)和进水口(6),所述进水管(5)呈垂直设置在基底(11)顶部边缘位置并连接于基底(11)内部,所述进水口(6)呈水平贯穿基底(11)一侧并与进水管(5)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垂直绿化降温的生态亭廊,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架(3)内部包括吸水介质层(31)、种植层(32)、隔离网B(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绍雯陈灵斐曹赟胡阳阳王毅飞郑悦陆青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格境建筑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