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异质性污染土壤中根际响应研究的根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2176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异质性污染土壤中根际响应研究的根箱装置,包括根箱,根箱的底面开设有若干排水孔,根箱的两侧面设置有若干横隔板,根箱设置有隔离网,根箱包括由所述隔离网依次分隔而成的根室、近根际室以及非根际室,根室由透明材料制成,根室设置有自下至上逐渐远离隔离网的斜面,根室、近根际室、隔离网以及非根际室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测试人员能够取得植物根系在不同重金属异质性污染土壤中生长时的根际土壤,精确模拟植物根系在重金属异质性污染土壤中的根际土壤环境特征;便于研究人员的直接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过程中根系的结构与形貌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异质性污染土壤中根际响应研究的根箱装置
本技术涉及属于植物根际研究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异质性污染土壤中根际响应研究的根箱装置。
技术介绍
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种绿色、环保、节能的污染修复技术,而植物的根际环境是影响土壤中重金属修复效果的关键区域。一方面,植物发达的根系网络可以提供较大的表面积用于直接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另一方面,植物的根系分泌物可一定程度上提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生物可利用性,增强根系对重金属的吸附效率。在实际土壤污染场地修复中,土壤重金属污染常呈现较大的空间异质性。Schwartz(1999)发现锌超累积植物Thlaspicaerulescens的根系具有向锌浓度较高的土壤块体中发育的特点,而Moradi(2009)则发现镍的超累积植物BerkheyacoddiiRossler的根系并没有向高浓度镍污染土块中发育的现象,同时镍的非超累积植物CicerarietinumL.的根系倾向于规避向浓度镍污染土壤延伸。植物根系在污染土壤中的发育和生长是实现修复污染土壤的前提,因此,在考察植物在重金属异质性污染土壤中根系结构发育及根际环境的变化具有实际意义。传统的根际土壤采集方法是抖根法,该方法实际操作性差,无法准确获得距离植物根系不同范围的土壤样品。为了精确地采集根际、近根际以及非根际的土壤样品,前人开始设计根箱,现有的一种土壤根际箱,包括外箱,外箱的内部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内箱,在外箱内部的中间位置设有种植箱,种植箱往两内箱方向各连续设有若干层根际分割网,形成若干个根际分隔层,两内箱靠近根际分割网的一面上设有许多孔。但是,现有的根箱存在一定局限性,该根箱仅适用于土壤重金属均匀污染条件下的根际环境的研究,无法对非均匀分布的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根际响应研究,并且无法直接观测根系在土壤中的发育和生长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异质性污染土壤中根际响应研究的根箱装置,具有直接观测植物根系结构发育的优点,且精确模拟植物根系在重金属异质性污染土壤中的发育特征以及根际土壤环境特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土壤中根际响应研究的根箱装置,包括根箱,所述根箱的底面开设有若干排水孔,所述根箱的两侧面设置有若干横隔板,所述根箱设置有隔离网,所述根箱包括由所述隔离网依次分隔而成的根室、近根际室以及非根际室,所述根室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根室设置有自下至上逐渐远离所述隔离网的斜面,所述根室、所述近根际室、所述隔离网以及所述非根际室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根箱的底部开设有若干排水孔,当对根室内的植物进行浇水时,水能从排水孔排出,减少水在根室内积蓄,从而减少植物根部缺氧的状况,减少植物根部缺氧带来的烂根现象,使得植物较易于存活;同时,使得近根际室以及非根际室能够与根室的土壤环境相同,减少根际研究中干扰因素。通过在根箱的两侧面设置有若干横隔板,用于分隔不同污染程度的土壤层,从而使操作者能够取得植物根系在不同重金属异质性污染土壤中根际土壤,精确模拟植物根系在重金属异质性污染土壤中的根际土壤环境特征。通过在根箱设置有隔离网,进而使得近根际室以及非根际室逐渐隔离植物根系的影响,从而让研究中能够获得不同层次的土壤,增加了研究样本。通过在根室设置有自下至上逐渐远离隔离网的斜面,且根室由透明材料制成,使得植物根系在生长过程中更易于附着于根室的斜面上,便于研究人员的直接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过程中根系的结构与形貌变化。通过设置根室、近根际室、隔离网以及非根际室之间均采用可拆卸连接,使得根室、近根际室以及非根际室各部分可原位拆卸,便于根际土、近根际土和非根际土的精准采集,且箱体可重复利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近根际室由多个隔层框体构成,所述隔层框体的宽度为1-5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近根际室设置有多个隔层框体,使得在近根际室的内部能够获得距离根际土壤不同距离的近根际土壤样品,进而测试植物根系对不同距离土壤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植物根系吸收土壤重金属的有效范围,使得土壤中根际响应研究的样品更为丰富,从而让最后的数据更为可靠以及精确模拟距离植物根系不同的重金属异质性污染土壤中近根际土壤环境特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离网为孔径20-30μm的尼龙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隔离网为孔径20-30μm的尼龙网,将2mm以下的根室土壤、近根际土壤以及非根际土壤之间进行隔离,使得植物根系在生长过程中无法延伸至近根际室以及非根际室,但允许根际分泌物无阻碍地透过尼龙网、不同程度地影响近根际室内土壤和非根际室内的土壤,进而精确模拟距离植物根系不同的重金属异质性污染土壤中近根际土壤环境特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根室、所述近根际室、所述尼龙网以及所述非根际室通过螺丝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根室、近根际室、尼龙网以及非根际室通过螺丝进行固定连接,当需要拆卸根箱时,通过拧松螺丝,即可完成根箱各部分的拆离,使得根室、近根际室以及非根际室各部分可原位拆卸,便于根际土、近根际土和非根际土的精准采集,且箱体可重复利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根箱的两侧面设置有若干横隔板,用于分隔不同污染程度的土壤层,从而使操作者能够取得植物根系在不同重金属异质性污染土壤中生长时的根际土壤,精确模拟植物根系在重金属异质性污染土壤中的根际土壤环境特征;2.通过在根箱设置有隔离网,进而使得近根际室以及非根际室逐渐隔离植物根系的影响,从而让研究中能够获得不同层次的土壤,增加了研究样本;设置根室的外侧面自下至上逐渐远离隔离网,且根室由透明材料制成,使得植物根系在生长过程中更易于附着于根室的斜面上,便于研究人员的直接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过程中根系的结构与形貌变化;通过设置根室、近根际室以及非根际室通过螺丝连接,使得根室、近根际室以及非根际室各部分可原位拆卸,便于根际土、近根际土和非根际土的精准采集,且箱体可重复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附图标记:1、根箱;2、固定挡板;3、隔层框体;4、横隔板;5、排水孔;6、尼龙网;7、斜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异质性污染土壤中根际响应研究的根箱装置,包括上方开口的根箱1,根箱1由透明的有机玻璃制成,根箱1的侧面呈梯形状,根箱1的底面开有若干孔径为0.5-1mm的排水孔5。根箱1安装有若干竖直设置的尼龙网6,尼龙网6的孔径为25μm,根箱1正对的两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高度一致的横隔板4,若干横隔板4所在的平面之间相互平行设置,横隔板4所在平面与尼龙网6所在的平面之间相互垂直设置,根箱1包括由尼龙网6依次分割而成的根室、近根际室以及非根际室。根室设置有自下至上逐渐远离尼龙网6的斜面7,斜面7与垂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异质性污染土壤中根际响应研究的根箱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根箱(1),所述根箱(1)的底面开设有若干排水孔(5),所述根箱(1)的两侧面设置有若干横隔板(4),所述根箱(1)设置有隔离网,所述根箱(1)包括由所述隔离网依次分隔而成的根室、近根际室以及非根际室,所述根室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根室设置有自下至上逐渐远离所述隔离网的斜面(7),所述根室、所述近根际室、所述隔离网以及所述非根际室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异质性污染土壤中根际响应研究的根箱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根箱(1),所述根箱(1)的底面开设有若干排水孔(5),所述根箱(1)的两侧面设置有若干横隔板(4),所述根箱(1)设置有隔离网,所述根箱(1)包括由所述隔离网依次分隔而成的根室、近根际室以及非根际室,所述根室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根室设置有自下至上逐渐远离所述隔离网的斜面(7),所述根室、所述近根际室、所述隔离网以及所述非根际室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艳萍宋玉梅梁维新潘佳钏安娅丽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