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漂浮式鱼苗培育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2153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漂浮式鱼苗培育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为顶部开口的圆柱形结构,所述箱体顶部的外侧圆周上设有浮力系统;所述箱体为网眼状结构,且所述箱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挡水板,每个所述挡水板与所述箱体垂直方向的夹角均相同;所述浮力系统的顶部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面积小于等于所述浮力系统顶部横截面积的一半;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自动投饵装置;所述箱体的底部还可拆卸连接有收集盒。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自漂浮式鱼苗培育箱能够同时达到漂浮、通透、自动旋转的功能。同时还可以实现自动投饵,在鲑鳟鱼上浮鱼苗培育中使用效果明显;此外,对鱼苗培育过程中产生的残渣剩饵及粪便能够集中处理,方便清理,还不影响水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漂浮式鱼苗培育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鱼苗培育
,尤其涉及一种自漂浮式鱼苗培育箱。
技术介绍
青海省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鲑鳟鱼网箱养殖基地,随着养殖规模不断加大,产量不断提高(占国内的30%以上),每年对三倍体虹鳟发眼卵的需求越来越大(2019年达到1000万粒),目前全部依靠进口,对我省鲑鳟鱼养殖产业发展和生物安全具有很大潜在影响。为了最大程度减少进口依赖程度,提高国产鲑鳟鱼三倍体鱼卵自给率,开展虹鳟多倍体制种育种试验势在必行。在传统的鱼苗培育过程中,鲑鳟鱼上浮鱼苗在培育前期由于体质较弱,在鱼苗培育缸中时而游动、时而会蛰伏在培育缸底部,容易与残渣剩饵混在一起,清理残渣剩饵时操作比较麻烦,容易造成鱼苗受伤。此外,现有的鲑鳟鱼上浮鱼苗在培育过程中多是采用人工不定时的投饵,还没有实现自动投饵,一方面需要消耗大量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如果不及时的投饵,就会影响到鲑鳟鱼的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具有自漂浮性、自旋转性、通透性的鱼苗培育箱,该鱼苗培育箱还具有自动投饵功能,能够对残渣剩饵进行收集,方便清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漂浮式鱼苗培育箱,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为顶部开口的圆柱形结构,所述箱体顶部的外侧圆周上设有浮力系统;所述箱体为网眼状结构,且所述箱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挡水板,每个所述挡水板与所述箱体垂直方向的夹角均相同。进一步的,所述浮力系统的顶部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面积小于等于所述浮力系统顶部横截面积的一半;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自动投饵装置。进一步的,所述自动投饵装置包括动力箱和投饵箱,所述动力箱内安装有电机和丝杠,所述丝杠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丝杠的另一端与所述动力箱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杠上套接有与其匹配的螺母,所述螺母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靠近所述电机的一侧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竖杆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动力箱的内侧壁上;所述竖杆远离所述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贯穿所述动力箱和投饵箱并延伸至所述投饵箱内,所述推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饲料投喂装置,所述饲料投喂装置位于所述投饵箱内;所述动力箱内还设有电池,所述电池为所述电机提供电源;所述动力箱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控制器和定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机和定时器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投饵箱的顶部设有锥形的进料口,所述投饵箱的底部设有凸台,所述饲料投喂装置位于所述凸台上,所述饲料投喂装置包括左挡板、右挡板、前挡板、后挡板和底挡板,互为相邻关系的左挡板、右挡板、前挡板和后挡板之间均固定连接,所述底挡板的左侧与所述左挡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底挡板的右侧与所述右挡板接触但不连接,所述推杆与所述左挡板固定连接;所述凸台靠近右侧处设有坡型开口,所述投饵箱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坡型开口与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与所述出料口相对应的投喂口。进一步的,所述底挡板为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能够与所述坡型开口相贴合。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包括括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一端穿插设置有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位于所述第一筒体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二筒体的另一端穿插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位于所述第二筒体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环。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收集盒。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形的导流筒,所述导流筒与所述箱体的底部围成导流腔,所述导流筒的底部为开口结构;所述开口处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所述收集盒与所述连接筒可拆卸连接;所述导流腔、连接筒以及所述收集盒之间均相互连通。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筒底部的外侧圆周上设有一圈外沿,所述外沿的外径与所述收集盒的外径相同;所述外沿靠近边缘处对称设有两个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中螺纹连接有蝶形螺栓,所述蝶形螺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球,所述限位球的直径小于所述蝶形螺栓的直径;所述收集盒的盒壁上设有两个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相对应的第二安装槽,每个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侧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弹簧,每个所述弹簧的自由端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上端面、下端面与所述限位板远离所述弹簧的一侧面均为倒圆角连接,且所述限位板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安装槽底部的距离与所述限位球的直径相同。进一步的,所述箱体采用密眼铝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改进之处在于,1、本专利技术中的自漂浮式鱼苗培育箱能够漂浮在培育缸中,在箱体底部设有收集盒,能够将鱼苗培育过程中产生的残渣剩饵和粪便进行集中收集,而且收集盒可拆卸连接,便于对收集盒中的残渣剩饵和粪便进行清理,清理过程比较方便,也不会伤害鱼苗,还不会影响到培育缸中的水质。2、本专利技术中的自漂浮式鱼苗培育箱采用密眼铝板,具有很好的通透性,提高了培育箱中的水流交换率,同时也能够保证残渣剩饵和粪便能够落入到底部的收集盒中。3、本专利技术中的自漂浮式鱼苗培育箱采用圆柱形结构,通过设置挡水板,可以使鱼苗培育箱随水流自动旋转,且360度无死角自由旋转移动,促进了水体交换和残渣剩饵的沉降,达到了异位培育、分区清理的目的。4、本专利技术中的自漂浮式鱼苗培育箱顶部设有自动投饵装置,同时定时器设置定时投饵,比人工投饵相比,省时省力,而且能够更加精准的控制投饵的时间和投饵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自漂浮式鱼苗培育箱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自动投饵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投饵箱投料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投饵箱内部结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伸缩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箱体结构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收集盒与箱体底部连接关系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连接筒与收集盒位置关系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图8中A部分局部放大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限位板结构示意图。其中:1-箱体,2-浮力系统,3-挡水板,4-收集盒,41-第二安装槽,42-弹簧,43-限位板,5-导流筒,51-导流腔,6-连接筒,61-外沿,62-第一安装槽,63-蝶形螺栓,7-安装板,8-动力箱,81-电机,82-丝杠,83-螺母,84-竖杆,85-伸缩杆,851-第一筒体,852-第二筒体,853-第一限位环,854-横杆,855-第二限位环,86-推杆,87-电池,9-投饵箱,91-进料口,92-凸台,921-左挡板,922-右挡板,923-前挡板,924-后挡板,925-底挡板,93-坡型开口,94-出料口,100-控制器,200-定时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参照附图1-10的一种自漂浮式鱼苗培育箱,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为顶部开口的圆柱形结构,且所述箱体1采用密眼铝板;一方面保证了自漂浮式鱼苗培育箱内外的通透性,提高了水流交换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漂浮式鱼苗培育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为顶部开口的圆柱形结构,所述箱体(1)顶部的外侧圆周上设有浮力系统(2);所述箱体(1)为网眼状结构,且所述箱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挡水板(3),每个所述挡水板(3)与所述箱体(1)垂直方向的夹角均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漂浮式鱼苗培育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为顶部开口的圆柱形结构,所述箱体(1)顶部的外侧圆周上设有浮力系统(2);所述箱体(1)为网眼状结构,且所述箱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挡水板(3),每个所述挡水板(3)与所述箱体(1)垂直方向的夹角均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漂浮式鱼苗培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系统(2)的顶部设有安装板(7),所述安装板(7)的面积小于等于所述浮力系统(2)顶部横截面积的一半;所述安装板(7)上安装有自动投饵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漂浮式鱼苗培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投饵装置包括动力箱(8)和投饵箱(9),所述动力箱(8)内安装有电机(81)和丝杠(82),所述丝杠(82)的一端与所述电机(8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丝杠(82)的另一端与所述动力箱(8)的内侧壁转动连接;
所述丝杠(82)上套接有与其匹配的螺母(83),所述螺母(8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杆(84),所述竖杆(84)靠近所述电机(81)的一侧连接有伸缩杆(85),所述伸缩杆(85)的一端与所述竖杆(84)连接,所述伸缩杆(85)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动力箱(8)的内侧壁上;
所述竖杆(84)远离所述电机(8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86),所述推杆(86)贯穿所述动力箱(8)和投饵箱(9)并延伸至所述投饵箱(9)内,所述推杆(86)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饲料投喂装置,所述饲料投喂装置位于所述投饵箱(9)内;
所述动力箱(8)内还设有电池(87),所述电池(87)为所述电机(81)提供电源;所述动力箱(8)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控制器(100)和定时器(200),所述控制器(100)分别与所述电机(81)和定时器(200)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漂浮式鱼苗培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投饵箱(9)的顶部设有锥形的进料口(91),所述投饵箱(9)的底部设有凸台(92),所述饲料投喂装置位于所述凸台(92)上,所述饲料投喂装置包括左挡板(921)、右挡板(922)、前挡板(923)、后挡板(924)和底挡板(925),互为相邻关系的左挡板(921)、右挡板(922)、前挡板(923)和后挡板(924)之间均固定连接,所述底挡板(925)的左侧与所述左挡板(921)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底挡板(925)的右侧与所述右挡板(925)接触但不连接,所述推杆(86)与所述左挡板(921)固定连接;
所述凸台(92)靠近右侧处设有坡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吉王国杰张保太祁得林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