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凝露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2012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防凝露电机,包括电机主体(10)和接线盒(20),所述接线盒(20)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主体(10)上,其中,所述电机主体(10)中具有电机工作腔(12),所述接线盒(20)具有接线盒腔(22),所述接线盒(20)和所述电机主体(10)之间还设置有隔离部件,所述隔离部件将所述电机工作腔(12)和所述接线盒腔(22)密封隔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电机工作腔和接线盒腔密封隔离,并设置隔热,同时分别安装透气阀,结构简单,密封性好,有效解决电机接线盒、线束连接器凝露问题,提高电机在各种环境下的使用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凝露电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凝露电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防凝露电机。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产业由于其经济性和环境友好型,得到了快速发展,电动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其可靠性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而电动机的绝缘性能是电动机可靠性的重要指标,电动机绝缘值一旦低于规定值,将会出现系统动力中断或电动机烧毁等现象。在外部环境湿度大、温度低的条件下,电机工作后易发生凝露现象,导致电机绝缘性能下降、且会腐蚀电机内部零件,严重影响电机使用性能,甚至可能发生电机烧毁。电机内部凝露点多发生在接线盒壳体内壁、线束连接器内部。分析原因,水冷电机内部可分为绕组工作腔、接线盒腔,通常二者之间是完全相通的,电机在工作时,绕组产生大量热,通过热传递,使得绕组腔和接线盒腔内部温度升高,当电机停止工作后,外部的低温环境会使得电机壳体降温,而接线盒壳体降温很快,绕组腔的内壁即电机机座降温慢,同时电机内部空气温度降温也相较慢,这样电机内部空气和接线盒壳体就会发生较大温差,达到露点后,电机内部空气水分优先在冷态的接线盒壳体内壁或者密封效果差的线束连接器处凝结,即电机凝露现象。现有防凝露措施有:1.通过在接线盒内部喷涂“三防”漆,可以提高电机绝缘性能,不能降低凝露发生率,未根本解决凝露问题;2.接线盒内部增设干燥剂(例如参见专利文献CN208820595U),可以短时解决凝露发生,但需要定时更换,维护性较差;3.增设除湿装置,所需安装空间大,成本高,且装置内部的湿度和温度传感器可靠性不高;4.接线盒盖板增加隔热层(例如参见专利文献CN207098833U和CN207353971U),能降低凝露在盖板内壁的发生,但接线盒四周及线束连接器处的凝露现象无法有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防凝露电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凝露电机,包括电机主体(10)和接线盒(20),所述接线盒(20)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主体(10)上,其中,所述电机主体(10)中具有电机工作腔(12),所述接线盒(20)具有接线盒腔(22),所述接线盒(20)和所述电机主体(10)之间还设置有隔离部件,所述隔离部件将所述电机工作腔(12)和所述接线盒腔(22)密封隔离。进一步地,所述隔离部件包括端子组件(30)和端子固定板(40),所述端子组件(30)通过所述端子固定板(40)配合安装在所述接线盒(20)和所述电机主体(10)之间,所述端子组件(30)用于传递电能。进一步地,所述端子固定板(40)的上和/或下表面设置有隔热材料。进一步地,所述接线盒(20)包括接线盒盖(21),所述接线盒盖(21)下表面设置有隔热材料。进一步地,至少一个第一空气交换部件设置在所述接线盒(20)上;至少一个第二空气交换部件设置在所述电机主体(10)上。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空气交换部件设置在接线盒盖(21)和/或接线盒主体(24)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空气交换部件设置在机座(11)和/或端盖(14)上。进一步地,所述端子组件(30)连接电机绕组三相出线,其包括金属端子(31)、第一挡圈(32)、绝缘固定板(33)、紧固部件(35);所述绝缘固定板(33)套设在所述金属端子(31)上,其上部由所述第一挡圈(32)限位;具体地,所述端子固定板(40)套设在所述绝缘固定板(33)上,其上表面由第二挡圈(50)限位,所述端子固定板(40)和所述绝缘固定板(33)一起嵌设在电机工作腔(12)中。进一步地,所述端子组件(30)还包括密封部件,所述绝缘固定板(33)与所述金属端子(31)之间设置有所述密封部件;所述端子固定板(40)和所述绝缘固定板(33)之间设置有密封部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通过将电机工作腔和接线盒腔密封隔离,并设置隔热,同时分别安装透气阀,结构简单,密封性好,有效解决电机接线盒、线束连接器凝露问题,提高电机在各种环境下的使用可靠性。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防凝露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处放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端子组件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示:10、电机主体;11、机座;12、电机工作腔;121、第一电机工作腔;122、第二电机工作腔;13、第一透气阀;14、端盖;20、接线盒;21、接线盒盖;22、接线盒腔;23、第二透气阀;24、接线盒主体;30、端子组件;31、金属端子;32、第一挡圈;33、绝缘固定板;34、密封部件;35、紧固部件;40、端子固定板;50、第二挡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本文件中,如第一和第二等的相关术语可以仅仅用于区分一个实体或动作与另一个实体或动作,而不必需要或暗示这种实体或动作之间的任何实际的这种关系或顺序。术语“包括”或者其任何其它的变型意在覆盖非排他的包括,使得包括一系列元件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装置不仅包括那些元件,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或者对于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装置而言固有的其它元件。通过“包括……”而获得的元件在不具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不排除在包括该元件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装置中存在其它相同的元件。另一方面,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用于说明实施例,并非要限定本技术。在本说明书中,只要在句子中未特别言及,单数型也包括复数型。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见附图1-2所示,本技术的防凝露电机包括电机主体10和接线盒20,接线盒20固定安装在电机主体10上,接线盒20和电机主体10之间还设置有隔离部件,隔离部件包括端子组件30和端子固定板40,端子组件30通过端子固定板40配合安装在接线盒20和电机主体10之间,端子组件30用于传递电能。电机主体10包括机座11、电机工作腔12和端盖14。机座11和端盖14包围的空间形成为电机工作腔12,电机工作腔12包括第一电机工作腔121和第二电机工作腔122。具体地,第一电机工作腔121形成为电机绕组工作的空间部分;第二第机工作腔122形成为端盖14与接线盒20连接处构造的空间部分。接线盒20包括接线盒盖21、接线盒腔22和接线盒主体24。接线盒盖21和接线盒主体24包围的空间形成为接线盒腔22。至少一个第一透气阀13(也可以叫呼吸塞)设置在接线盒20上,用于空气交换,平衡内外温差和压力;至少一个第二透气阀23(也可以叫呼吸塞)设置在电机主体10上,用于空气交换,平衡内外温差和压力。第一透气阀13和第二透气阀23的设置位置不限于附图1-2给出的实施例,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例如:至少一个第一透气阀13可以设置在接线盒盖21上,也可以设置在接线盒主体24上,也可以在接线盒盖21和接线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凝露电机,包括电机主体(10)和接线盒(20),所述接线盒(20)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主体(10)上,其中,所述电机主体(10)中具有电机工作腔(12),所述接线盒(20)具有接线盒腔(22),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20)和所述电机主体(10)之间还设置有隔离部件,所述隔离部件将所述电机工作腔(12)和所述接线盒腔(22)密封隔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凝露电机,包括电机主体(10)和接线盒(20),所述接线盒(20)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主体(10)上,其中,所述电机主体(10)中具有电机工作腔(12),所述接线盒(20)具有接线盒腔(22),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20)和所述电机主体(10)之间还设置有隔离部件,所述隔离部件将所述电机工作腔(12)和所述接线盒腔(22)密封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凝露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部件包括端子组件(30)和端子固定板(40),所述端子组件(30)通过所述端子固定板(40)配合安装在所述接线盒(20)和所述电机主体(10)之间,所述端子组件(30)用于传递电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凝露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固定板(40)的上和/或下表面设置有隔热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凝露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20)包括接线盒盖(21),所述接线盒盖(21)下表面设置有隔热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凝露电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一空气交换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庆军陆中华赵韶楠巫文超崔美玲蒋文青
申请(专利权)人:凯博易控车辆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