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电缆防护结构的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6884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电缆防护结构的电机,解决现有技术中护套容易松动脱离压板致使压板端部裸露而划破电缆线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述护套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插接盖部、插接槽、主部、以及连接在所述主部上的连接脚,所述连接脚向圆周方向延伸,所述连接脚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压板上,所述主部的下方具有压线槽,所述压板压在所述主部上,所述压板的一端插入所述插接槽中,所述插接盖部压在所述压板的端部。其效果:改变护套结构,通过连接件将护套固定在压板上,避免护套脱离压板的端部,避免压板的端部裸露,能够始终保护电缆线而不划破电缆线,进而提高电机的使用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进电缆防护结构的电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电缆防护结构的电机。
技术介绍
现有电机上的电缆线一般从电机的机壳中穿出,通过电缆压板将电缆线顺着机壳长度方向,将电缆护套与电缆压板的端部配合,电缆护套设置压出室的位置处,电缆线穿过电缆护套。电缆护套与电缆压板套接,电缆压板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机壳上。电缆护套与机壳或压出室之间没有固定连接,。通常情况下,电缆压板为不锈钢材质。水泵在使用过程中,电缆护套会慢慢掉出来,电缆压板的端部裸露,容易划破电缆线,失去保护电缆线的作用,最终可能导致电缆线进水漏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改进电缆防护结构的电机,改变护套结构,通过连接件将护套固定在压板上,避免护套脱离压板的端部,避免压板的端部裸露,能够始终保护电缆线而不划破电缆线,进而提高电机的使用可靠性。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改进电缆防护结构的电机,包括机壳,从电机内部延伸出来的电缆线,固定电缆线的压板和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插接盖部、插接槽、主部、以及连接在所述主部上的连接脚,所述连接脚向圆周方向延伸,所述连接脚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压板上,所述主部的下方具有压线槽,所述压板压在所述主部上,所述压板的一端插入所述插接槽中,所述插接盖部压在所述压板的端部。改变护套结构,通过连接件将护套固定在压板上,避免护套脱离压板的端部,避免压板的端部裸露,能够始终保护电缆线而不划破电缆线,进而提高电机的使用可靠性。r>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插接盖部和所述主部为一体结构,所述插接盖部的外端具有下折边,所述下折边的下端与所述主部形成一体连接,所述下折边封闭所述插接槽的外端。压板的外端掩藏在插接槽中,压板的外端仅与护套配合,压板和护套形成固定连接,则压板的端部实在被限制在护套内,不会与电缆线相接触。为了方便生产、装配,所述主部的横截面呈U形,所述压板的横截面呈U型。所述连接脚与所述主部为一体结构,所述连接脚为曲面结构,所述连接脚贴合在所述机壳的表面。连接脚上设置连接孔,压板上设置对应的连接孔。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连接可靠性,防止护套松动,所述连接脚至少为两个,所述连接脚设置在所述主部的两侧。为了方便装配,所述插接盖部的两侧的下方设置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压板配合。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改变护套结构,通过连接件将护套固定在压板上,避免护套脱离压板的端部,避免压板的端部裸露,能够始终保护电缆线而不划破电缆线,进而提高电机的使用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一种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的压板和护套配合的一种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的护套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4所示,改进电缆防护结构的电机,包括机壳1,从电机内部延伸出来的电缆线2,固定电缆线的压板3和护套4。所述护套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插接盖部41、插接槽42、主部43、以及连接在所述主部上的连接脚44,所述连接脚向圆周方向延伸,所述连接脚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压板上,所述主部的下方具有压线槽,所述压板压在所述主部上,所述压板的一端插入所述插接槽中,所述插接盖部压在所述压板的端部。改变护套结构,通过连接件将护套固定在压板上,避免护套脱离压板的端部,避免压板的端部裸露,能够始终保护电缆线而不划破电缆线,进而提高电机的使用可靠性。为了方便生产,减少零部件数量,提高装配效率,所述插接盖部和所述主部为一体结构,所述插接盖部的外端具有下折边45,所述下折边的下端与所述主部形成一体连接,所述下折边封闭所述插接槽的外端。压板的外端掩藏在插接槽中,压板的外端仅与护套配合,压板和护套形成固定连接,则压板的端部实在被限制在护套内,不会与电缆线相接触。为了方便生产、装配,所述主部的横截面呈U形,所述压板的横截面呈U型。为了方便生产,减少零部件数量,提高装配效率,所述连接脚与所述主部为一体结构,所述连接脚为曲面结构,所述连接脚贴合在所述机壳的表面。连接脚上设置连接孔,压板上设置对应的连接孔。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连接可靠性,防止护套松动,所述连接脚至少为两个,所述连接脚设置在所述主部的两侧。为了方便装配,所述插接盖部的两侧的下方设置缺口46,所述缺口与所述压板配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上述实施例中,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改进电缆防护结构的电机,包括机壳,从电机内部延伸出来的电缆线,固定电缆线的压板和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插接盖部、插接槽、主部、以及连接在所述主部上的连接脚,所述连接脚向圆周方向延伸,所述连接脚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压板上,所述主部的下方具有压线槽,所述压板压在所述主部上,所述压板的一端插入所述插接槽中,所述插接盖部压在所述压板的端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改进电缆防护结构的电机,包括机壳,从电机内部延伸出来的电缆线,固定电缆线的压板和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插接盖部、插接槽、主部、以及连接在所述主部上的连接脚,所述连接脚向圆周方向延伸,所述连接脚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压板上,所述主部的下方具有压线槽,所述压板压在所述主部上,所述压板的一端插入所述插接槽中,所述插接盖部压在所述压板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电缆防护结构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盖部和所述主部为一体结构,所述插接盖部的外端具有下折边,所述下折边的下端与所述主部形成一体连接,所述下折边封闭所述插接槽的外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艇滕晓莫巧平孙涛胡杰管晨彬
申请(专利权)人:新界泵业浙江有限公司新界泵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