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供热节能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1461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蒸汽供热节能设备,涉及到蒸汽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余热回收箱主体,余热回收箱主体两侧内壁中部均贯穿开设有通槽,通槽内部贯穿设置有蒸汽传输管道,且蒸汽传输管道位于余热回收箱主体内部的一端未设置开口,余热回收箱主体中部设置有第一导热管,且第一导热管的两端分别贯穿蒸汽传输管道的一端,并延伸至蒸汽传输管道内部,第一导热管中部设置有散热十字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多个第一导热管与散热十字片和第二导热管与第三导热管的设置,能够将供暖后的蒸汽剩余的热量回收至余热回收箱主体内部的水中,并且余热回收箱主体内部的水能够提供给客户使用,有利于减少能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汽供热节能设备
本技术涉及蒸汽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蒸汽供热节能设备。
技术介绍
蒸汽供热系统是一种以蒸汽形式供热的系统,具体指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用水为供热介质,以蒸汽的形态,从热源携带热量,经过热网送至用户的,蒸汽供热易满足多种工艺生产用热的需要;蒸汽的比重小,在高层建筑中不致产生过大的静压力;在管道中的流速比水大,一般为25~40米/秒;供热系统易于迅速启动;在换热设备中传热效率较高。但是现有的蒸汽供热系统在到达用户家庭之后,部分剩余的热量会随着回收过程中散失出去,没有被利用起来,造成能量的浪费。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蒸汽供热节能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供热节能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蒸汽供热节能设备,包括余热回收箱主体,所述余热回收箱主体两侧内壁中部均贯穿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部贯穿设置有蒸汽传输管道,且蒸汽传输管道位于余热回收箱主体内部的一端未设置开口,所述余热回收箱主体中部设置有第一导热管,且第一导热管的两端分别贯穿蒸汽传输管道的一端,并延伸至蒸汽传输管道内部,所述第一导热管中部设置有散热十字片,且散热十字片的端部贯穿第一导热管并延伸至第一导热管外侧,两个所述蒸汽传输管道外侧壁位于余热回收箱主体内部的一端均贯穿设置有第二导热管,两个所述第二导热管之间设置有第三导热管,所述第三导热管外侧壁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第三导热管外侧壁贯穿开设有与固定块对应的方槽,所述固定块内部开设有连接槽,且连接槽与方槽连通。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热管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第一导热管呈矩形阵列分布。优选的,所述第二导热管与固定块均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第二导热管与多个固定块均呈环形阵列分布。优选的,所述通槽内壁环绕设置有密封层,且密封层的内侧与蒸汽传输管道外侧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块远离第三导热管的一侧呈弧形设置,所述余热回收箱主体外侧壁固定设置有保温层。优选的,所述余热回收箱主体顶端中部固定设置有显示器,所述余热回收箱主体底端内壁中部固定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优选的,所述余热回收箱主体顶端一侧贯穿设置有注水管,所述余热回收箱主体一侧底端贯穿设置有抽水管。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多个第一导热管与散热十字片和第二导热管与第三导热管的设置,能够将供暖后的蒸汽剩余的热量回收至余热回收箱主体内部的水中,并且余热回收箱主体内部的水能够提供给客户使用,有利于减少能量的浪费;2、本技术通过固定块和散热十字片的设置,有利于增加接触面积,提高热量回收效果;3、本技术通过密封层的设置,有利于防止余热回收箱主体内部的水通过蒸汽传输管道与通槽内壁的缝隙流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三导热管剖视图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导热管剖视图结构示意图。图中:1、余热回收箱主体;2、通槽;3、蒸汽传输管道;4、第一导热管;5、第二导热管;6、第三导热管;7、固定块;8、连接槽;9、方槽;10、散热十字片;11、注水管;12、抽水管;13、显示器;14、温度传感器;15、保温层;16、密封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蒸汽供热节能设备,包括余热回收箱主体1,余热回收箱主体1两侧内壁中部均贯穿开设有通槽2,通槽2内部贯穿设置有蒸汽传输管道3,且蒸汽传输管道3位于余热回收箱主体1内部的一端未设置开口,余热回收箱主体1中部设置有第一导热管4,且第一导热管4的两端分别贯穿蒸汽传输管道3的一端,并延伸至蒸汽传输管道3内部,第一导热管4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第一导热管4呈矩形阵列分布,第一导热管4中部设置有散热十字片10,且散热十字片10的端部贯穿第一导热管4并延伸至第一导热管4外侧,两个蒸汽传输管道3外侧壁位于余热回收箱主体1内部的一端均贯穿设置有第二导热管5,两个第二导热管5之间设置有第三导热管6,第三导热管6外侧壁固定设置有固定块7,第二导热管5与固定块7均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第二导热管5与多个固定块7均呈环形阵列分布,通过固定块7和散热十字片10的设置,有利于增加接触面积,提高热量回收效果,第三导热管6外侧壁贯穿开设有与固定块7对应的方槽9,固定块7内部开设有连接槽8,且连接槽8与方槽9连通,通过多个第一导热管4与散热十字片10和第二导热管5与第三导热管6的设置,能够将供暖后的蒸汽剩余的热量回收至余热回收箱主体1内部的水中,并且余热回收箱主体1内部的水能够提供给客户使用,有利于减少能量的浪费。进一步的,固定块7远离第三导热管6的一侧呈弧形设置,余热回收箱主体1外侧壁固定设置有保温层15,通过保温层15的设置,有利于减少余热回收箱主体1内部的热量散失,余热回收箱主体1顶端中部固定设置有显示器13,余热回收箱主体1底端内壁中部固定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4,显示器13和温度传感器14均与外接电路电线连接,且显示器13和温度传感器14均为现有技术,在本实施例中不做进一步阐述。其次,通槽2内壁环绕设置有密封层16,且密封层16的内侧与蒸汽传输管道3外侧壁固定连接,通过密封层16的设置,有利于防止余热回收箱主体1内部的水通过蒸汽传输管道3与通槽2内壁的缝隙流出,余热回收箱主体1顶端一侧贯穿设置有注水管11,余热回收箱主体1一侧底端贯穿设置有抽水管12。补充:在1a内部设置水位传感器,检测1a内部剩余水量,当1a内部水较少时,通过11a注入冷水。本技术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注水管11向余热回收箱主体1内部注入适量冷水,温度传感器14接触到冷水后,检测水温,并在显示器13上显示,紧接着,每次使用蒸汽供热时,蒸汽经过供热之后通过蒸汽传输管道3进入到余热回收箱主体1内部,通过第一导热管4和第二导热管5与第三导热管6传输到另一个蒸汽传输管道3,再回首,经过第一导热管4和第二导热管5与第三导热管6时,蒸汽的剩余热量通过第一导热管4、第二导热管5、第三导热管6、固定块7和散热十字片10传输给冷水,使冷水升温;当水温升至方便使用的温度后(温度根据客户实际需要),通过抽水管12和与抽水管12连通的水泵,将温水抽出使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汽供热节能设备,包括余热回收箱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箱主体(1)两侧内壁中部均贯穿开设有通槽(2),所述通槽(2)内部贯穿设置有蒸汽传输管道(3),且蒸汽传输管道(3)位于余热回收箱主体(1)内部的一端未设置开口,所述余热回收箱主体(1)中部设置有第一导热管(4),且第一导热管(4)的两端分别贯穿蒸汽传输管道(3)的一端,并延伸至蒸汽传输管道(3)内部,所述第一导热管(4)中部设置有散热十字片(10),且散热十字片(10)的端部贯穿第一导热管(4)并延伸至第一导热管(4)外侧,两个所述蒸汽传输管道(3)外侧壁位于余热回收箱主体(1)内部的一端均贯穿设置有第二导热管(5),两个所述第二导热管(5)之间设置有第三导热管(6),所述第三导热管(6)外侧壁固定设置有固定块(7),所述第三导热管(6)外侧壁贯穿开设有与固定块(7)对应的方槽(9),所述固定块(7)内部开设有连接槽(8),且连接槽(8)与方槽(9)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供热节能设备,包括余热回收箱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箱主体(1)两侧内壁中部均贯穿开设有通槽(2),所述通槽(2)内部贯穿设置有蒸汽传输管道(3),且蒸汽传输管道(3)位于余热回收箱主体(1)内部的一端未设置开口,所述余热回收箱主体(1)中部设置有第一导热管(4),且第一导热管(4)的两端分别贯穿蒸汽传输管道(3)的一端,并延伸至蒸汽传输管道(3)内部,所述第一导热管(4)中部设置有散热十字片(10),且散热十字片(10)的端部贯穿第一导热管(4)并延伸至第一导热管(4)外侧,两个所述蒸汽传输管道(3)外侧壁位于余热回收箱主体(1)内部的一端均贯穿设置有第二导热管(5),两个所述第二导热管(5)之间设置有第三导热管(6),所述第三导热管(6)外侧壁固定设置有固定块(7),所述第三导热管(6)外侧壁贯穿开设有与固定块(7)对应的方槽(9),所述固定块(7)内部开设有连接槽(8),且连接槽(8)与方槽(9)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供热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管(4)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第一导热管(4)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文雨董建伟冯冰
申请(专利权)人:三亚机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