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环及内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1135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环及内燃机,涉及活塞配件技术领域,具体的,油环包括环形基体,环形基体上设置有缺口,形成两个开放端;环形基体的环内侧上和/或环外侧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通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油环及内燃机由于油环的柔性性能增强,在活塞与气缸发生变形时,缺口的两个开放端会相互靠近或远离,以适应该变形,并且由于环形基体的柔性提高,变形除了依靠缺口的两开放端之外,通槽位置也提供了形变的柔性,环形基体的变形均匀性提高,所以能够更好的跟随活塞和气缸的形状进行形变,保证了油环与气缸壁之间的贴合设置,进而保证了油环的刮油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环及内燃机
本技术涉及活塞配件
,尤其是涉及一种油环及内燃机。
技术介绍
内燃机活塞环是一种具有较大向外扩张形变的金属弹性环,属于内燃机内部的核心部件,通常被装配在剖面与其相应的活塞槽内,在内燃机工作时随着活塞在气缸内做高速往复运动。内燃机活塞环按照功能分为气环和油环。油环一般由钢材料制成,起到润滑和刮油的作用。油环一般设置有缺口,缺口的两开放端能够相互靠近和远离,使得油环具有一定的径向形变能力,因此,油环能够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下较好的与气缸壁接触。但是在内燃机工作时,处于高温高压环境中的活塞和气缸由于热变形和压力作用会导致失圆。虽然现有的油环的缺口,使油环在径向上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但是由于该形变仅依赖于缺口的两个开放端的靠近或远离,形变并不均匀,相应的活塞和气缸失圆后,油环与气缸壁的局部区域之间很容易出现较大缝隙,由此会导致油环的刮油能力降低,大量机油进入燃烧室,造成机油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环,以缓解处于高温高压环境中的活塞和气缸由于热变形和压力作用失圆后,油环与需润滑并刮油的气缸壁之间局部区域的缝隙会增大,导致油环的刮油能力降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内燃机,以缓解处于高温高压环境中的活塞和气缸由于热变形和压力作用失圆后,油环与需润滑并刮油的气缸壁之间的局部区域缝隙会增大,导致油环的刮油能力降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油环包括环形基体,所述环形基体上设置有缺口,形成两个开放端;所述环形基体的环内侧上和/或环外侧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通槽。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基体的外侧壁的上端向外凸出并环绕所述环形基体设置有上油刃,所述环形基体的外侧壁的下端向外凸出并环绕所述环形基体设置有下油刃,所述上油刃与所述下油刃之间形成环形回油槽,所述环形回油槽与所述环形基体的内侧面通过回油孔连通;所述上油刃上沿轴向开设有贯穿所述上油刃的多个通槽,所述上油刃上的多个通槽沿所述上油刃的周向间隔设置;和/或所述下油刃上沿轴向开设有贯穿所述下油刃的多个通槽,所述下油刃上的多个所述通槽沿所述下油刃的周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上油刃开设的所述通槽与所述下油刃开设的所述通槽错位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基体的内周壁沿径向外凹且环绕所述环形基体的内周壁,形成有用于安装弹性件的弹性件容置槽。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容置槽的槽壁上设置有沿轴向贯通的多个通槽,所述弹性件容置槽的槽壁上的多个通槽沿所述弹性件容置槽的周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容置槽的槽壁上设置的所述通槽、所述上油刃开设的所述通槽以及所述下油刃开设的所述通槽错位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容置槽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向所述环形基体施加径向压力。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螺旋撑簧胀圈。进一步地,所述上油刃和所述下油刃均沿所述环形基体的径向延伸且由内侧向外侧渐变收缩,所述环形回油槽的槽口沿所述环形基体的径向从槽底向外侧渐变扩增。本技术提供的内燃机,所述内燃机的气缸壁的活塞槽内设置有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油环。本技术提供的油环,包括环形基体,环形基体上设置有缺口,形成两个开放端;环形基体的环内侧和/或环外侧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通槽。通过在环形基体的周向上间隔设置多个通槽,降低了环形基体的刚性,相应的提高了环形基体的柔性。由于活塞与气缸失圆后,油环与气缸壁之间缝隙增大的主要原因是油环不能跟随其变形而变形,本技术油环由于柔性性能增强,在活塞与气缸发生变形时,缺口的两个开放端会相互靠近或远离,以适应该变形,并且由于环形基体的柔性提高,除了依靠缺口两开放端的变形之外,通槽位置也提供了形变的柔性,环形基体的变形均匀性提高,所以能够更好的跟随活塞和气缸的形状进行形变,保证了油环与气缸壁之间的贴合设置,进而保证了油环的刮油能力,避免了机油进入燃烧室,造成机油浪费问题的发生。本技术提供的内燃机,其活塞槽内设置有本技术提供的油环,由于本技术油环的环形基体的柔性性能提高,所以能够更好的跟随活塞和气缸的形状进行形变,保证了油环与气缸壁之间的贴合设置,进而保证了油环的刮油能力,避免了机油进入燃烧室,造成机油浪费问题的发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环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环的环形基体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环的环形基体的局部示意图。图标:1-通槽;2-弹性件;3-弹性件容置槽;4-环形基体;5-气缸壁;6-上油刃;7-回油孔;8-环形回油槽;9-下油刃;10-活塞;11-缺口;12-开放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内燃机油环起到润滑和刮油的作用,其一般通过钢材料制成。油环上行时,利用上端面外缘,在气缸壁上涂上一层均匀的机油膜,可以减小活塞、活塞环与气缸的磨损和摩擦阻力。油环下行时则是利下端面的外缘刮除气缸壁(也即缸套)上多余的机油,防止机油窜入气缸燃烧。在现代高速内燃机中,机油消耗量大常常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机油大量上窜到燃烧室中烧掉,其危害性不仅在机油损失本身,而且还在于易使火花塞污染,活塞环胶结失效,气缸活塞组积炭,磨损加剧,反过来活塞环及相关组件的磨损又严重影响机油消耗,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而在内燃机工作时,处于高温高压环境中的活塞和气缸由于热变形和压力作用会导致失圆。失圆后,油环与气缸壁之间的缝隙会增大,由此会导致油环的刮油能力降低,大量机油进入燃烧室,造成机油浪费,进而引发上述恶性循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油环包括环形基体4,环形基体4上设置有缺口11,形成两个开放端12;环形基体4的环内侧和/或环外侧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通槽1。也即,环形基体可仅在环内侧沿周向设置多个通槽1,也可以是,环形基体可仅沿环外侧周向设置有多个通槽1;自然也可以是如图1或图3所示的,环形基体的环内侧和环外侧均沿周向均设置有多个通槽1。可以理解的是,环形基体4设置有缺口11,也即环形基体4是缺口式或槽孔式单片环,环形基体4的缺口11形成的两个开放端12在环形基体4受到径向的力时,能够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在环形基体4的两开放端12相互靠近时,环形基体4的内径减小,在环形基体4的开放端12相互远离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环,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基体,所述环形基体上设置有缺口,形成两个开放端;/n所述环形基体的环外侧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通槽;/n所述环形基体的外侧壁的上端向外凸出并环绕所述环形基体设置有上油刃,所述环形基体的外侧壁的下端向外凸出并环绕所述环形基体设置有下油刃,所述上油刃与所述下油刃之间形成环形回油槽,所述环形回油槽与所述环形基体的内侧面通过回油孔连通;/n所述上油刃上沿轴向开设有贯穿所述上油刃的多个通槽,所述上油刃上的多个通槽沿所述上油刃的周向间隔设置;和/或所述下油刃上沿轴向开设有贯穿所述下油刃的多个通槽,所述下油刃上的多个所述通槽沿所述下油刃的周向间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环,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基体,所述环形基体上设置有缺口,形成两个开放端;
所述环形基体的环外侧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通槽;
所述环形基体的外侧壁的上端向外凸出并环绕所述环形基体设置有上油刃,所述环形基体的外侧壁的下端向外凸出并环绕所述环形基体设置有下油刃,所述上油刃与所述下油刃之间形成环形回油槽,所述环形回油槽与所述环形基体的内侧面通过回油孔连通;
所述上油刃上沿轴向开设有贯穿所述上油刃的多个通槽,所述上油刃上的多个通槽沿所述上油刃的周向间隔设置;和/或所述下油刃上沿轴向开设有贯穿所述下油刃的多个通槽,所述下油刃上的多个所述通槽沿所述下油刃的周向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刃开设的所述通槽与所述下油刃开设的所述通槽错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基体的内周壁沿径向外凹且环绕所述环形基体的内周壁,形成有用于安装弹性件的弹性件容置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王琱
申请(专利权)人:李斯特技术中心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