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重收边板及顶板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0948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承重收边板及顶板总成。承重板为条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位于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之间的搭接面和收边面;与搭接面相连接的延伸面,延伸面背向收边面且平行于收边面,延伸面与收边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延伸面与收边面之间的距离。顶板总成包括顶板和承重收边板,顶板上安装有安装龙骨,安装龙骨的端部旋转连接有搭接板;搭接板搭接在搭接面上,收边面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收边和第二收边,第一收边搭接在顶板上,第二收边朝远离顶板的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承重收边板及顶板总成,避免了收边时对环境造成污染,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速度,简化了顶板安装的工艺,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承重收边板及顶板总成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饰
,尤其涉及一种承重收边板及顶板总成。
技术介绍
吊顶对室内建筑的顶部起到装饰、照明或者出风的作用,是室内装修不可或缺的部分。现有技术中,吊顶上的顶板一般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安装:在墙面上安装支撑装置,在顶板上安装龙骨,龙骨通过合页搭接在支撑装置上讲顶板安装在墙面上。专利技术人在实现专利技术创造的过程中发现上述顶板安装结构存在以下不足:第一,顶板通过支撑装置安装后与墙面之间留有间隙,一般在顶板安装好后对顶板和墙面之间采用增加接缝、填充胶等方式进行收边,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延长了施工周期;第二,支撑装置和收边件分开设置,增加了顶板安装的复杂程度;第三,支撑装置的重量过大,一般在墙上设置多个块状的结构支撑龙骨,支撑装置与龙骨之间的接触面积小,单个支撑装置受力较大,不利于结构的稳定性。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承重收边板及顶板总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避免收边时对环境造成污染,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速度,简化顶板安装的工艺,提高结构的稳定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承重收边板,所述承重收边板为条形板,包括:沿所述承重板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位于所述第一安装端和所述第二安装端之间的搭接面和收边面;所述搭接面和所述收边面相背且平行设置;与所述搭接面相连接的延伸面,所述延伸面背向所述收边面且平行于所述收边面,所述延伸面与所述收边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延伸面与所述收边面之间的距离。可选的,所述承重收边板上开设有多个减重孔。可选的,每个所述减重孔均贯通所述第一安装端和所述第二安装端。可选的,所述延伸面与所述搭接面圆弧过渡连接。可选的,所述收边面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安装端和所述第二安装端。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顶板总成,包括顶板和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承重收边板;所述顶板上安装有安装龙骨,所述安装龙骨的端部旋转连接有搭接板,所述搭接板的旋转轴线垂直于所述顶板;所述搭接板搭接在所述搭接面上,所述收边面搭接在所述顶板上并朝远离所述顶板的方向延伸。可选的,所述承重收边板上开设有多个减重孔。可选的,所述延伸面与所述搭接面圆弧过渡连接。可选的,所述收边面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安装端和所述第二安装端。可选的,所述搭接板与所述安装龙骨的端部通过合页旋转连接。本技术提供的承重收边板及顶板总成,当承重收边板应用在顶板安装过程中时,承重收边板上的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分别抵接在相对设置的两个墙面上,顶板的背面安装有龙骨,龙骨搭接在搭接面上,搭接面设置在两个墙面之间,可以有效地增加与龙骨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结构的稳定性;收边面覆盖在顶板的上方并覆盖住顶板与墙面之间的间隙,对顶板进行收边,无需使用填缝胶等,避免收边时对环境造成污染,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速度,且承重收边板既可以起到承重的作用,又可以起到收边的作用,不仅节约了顶板安装的材料,而且简化了顶板安装的工艺。附图说明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实施例,以助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优点,其中:图1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承重收边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顶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图1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承重收边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承重收边板1,所述承重收边板1为条形板,包括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搭接面11、收边面13、以及延伸面12。请同时参照图1,所述第一安装端和所述第二安装端位于所述承重收边板1在长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端,搭接面11和收边面13位于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之间,所述搭接面11和所述收边面13相背且平行设置。所述延伸面12与所述搭接面11相连接,所述延伸面12背向所述收边面13且平行于所述收边面13,所述延伸面12与所述收边面13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延伸面12与所述收边面13之间的距离,以使承重收边板1厚度依次减小,延伸面12起到扩展收边面13以使收边面13可以覆盖在顶板和墙面之间的间隙的作用,减小延伸面12与收边面13之间的距离以减小承重收边板1的重量。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过程,当承重收边板1应用在顶板安装过程中时,承重收边板1上的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分别抵接在相对设置的两个墙面上,顶板的背面安装有龙骨,龙骨搭接在搭接面11上,搭接面11设置在两个墙面之间,可以有效地增加承重收边板1与龙骨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结构的稳定性;收边面13覆盖在顶板的上方并覆盖住顶板与墙面之间的间隙,对顶板进行收边,无需使用填缝胶等,避免收边时对环境造成污染,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速度,且承重收边板1既可以起到承重的作用,又可以起到收边的作用,不仅节约了顶板安装的材料,而且简化了顶板安装的工艺。可选的,所述承重收边板1上开设有多个减重孔14。在顶板上开设减重孔14可以降低承重收边板1的重量,减小墙体的负荷,增加墙体的稳定性。较佳的,每个所述减重孔14均贯通所述第一安装端和所述第二安装端。上述设置方式可以减轻承重收边板1的重量,增加结构的稳定性。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过程,所述延伸面12与所述搭接面11圆弧过渡连接。圆弧过渡连接可以缓冲延伸面12和搭接面11在连接处的受力,提高延伸面12和搭接面11在连接处的稳定性。可选的,所述收边面13上开设有安装槽15,所述安装槽15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安装端和所述第二安装端。安装槽15可以卡接在固定在墙面上的安装柱上,进一步地支撑承重收边板1,提高承重收边板1安装在墙面上的稳定性。图2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顶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2所示,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顶板总成,包括顶板2和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承重收边板1;所述顶板2上安装有安装龙骨3,所述安装龙骨3的端部旋转连接有搭接板4,所述搭接板4的旋转轴线垂直于所述顶,2,所述搭接板4搭接在所述搭接面11上,所述收边面13搭接在所述顶板2上并朝远离所述顶板2的方向延伸。安装顶板2时直接将承重收边板1安装在墙面上即可,实现了对顶板2的快速安装,并且可以对顶板2进行收边,且承重收边板兼具承重和收边的作用,减少了原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承重收边板1上开设有多个减重孔14′。减重孔14′可以减轻承重收边板1的重量,减小墙面的受力,增加顶板总成的稳定性。可选的,所述延伸面12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承重收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收边板为条形板,包括:/n沿所述承重板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n位于所述第一安装端和所述第二安装端之间的搭接面和收边面;所述搭接面和所述收边面相背且平行设置;/n与所述搭接面相连接的延伸面,所述延伸面背向所述收边面且平行于所述收边面,所述延伸面与所述收边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延伸面与所述收边面之间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重收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收边板为条形板,包括:
沿所述承重板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
位于所述第一安装端和所述第二安装端之间的搭接面和收边面;所述搭接面和所述收边面相背且平行设置;
与所述搭接面相连接的延伸面,所述延伸面背向所述收边面且平行于所述收边面,所述延伸面与所述收边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延伸面与所述收边面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重收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收边板上开设有多个减重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重收边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减重孔均贯通所述第一安装端和所述第二安装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重收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面与所述搭接面圆弧过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承重收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边面上开设有安装槽,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欣欣丁泽成周东珊王文广黄慧余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