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膜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3754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1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膜固定结构,包括软膜,沿所述软膜的一周向下延伸出弯折结构,在所述软膜的弯折结构内侧沿所述弯折结构一周设有第一固定件,在所述软膜的弯折结构外侧沿所述弯折结构一周设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相互配合以对所述软膜进行限位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组装灯具透光面罩时,只需要通过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夹住软膜,然后固定连接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该软膜固定方式可保证软膜平整、紧绷。同时,此种软膜固定结构,能适应不同形状的灯体及不同材质的灯体,应用广泛,同时还可使软膜灯具在组装、安装和后期维护方面更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膜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软膜安装
,尤其涉及一种软膜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软膜天花是一种吊顶材料,其可配合各种灯光系统(如霓虹灯、荧光灯)营造梦幻般、无影的室内灯光效果,同时摒弃了玻璃或有机玻璃的笨重,危险以及小块拼装的缺点,已逐步成为新的装饰亮点,日益受到用户的欢迎,成为透光材料的首选。但现有技术的透光软膜的固定装置或因固定装置复杂而不便制造和安装,或因缺乏对透光软膜的保护手段而易将其割破,并且,现有技术中的带透光软膜的灯具采用的透光软膜通常有玻纤膜,PVC膜,都是用市场上常用的铝合金型材h码,f码,m码固定,在使用时只适合铝合金型材和体积较小的灯具,其安装结构难以安装大面积透光软膜灯具,使用范围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软膜固定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软膜固定结构,包括软膜,沿所述软膜的一周向下延伸出L形弯折结构,在所述软膜的弯折结构内侧沿所述弯折结构一周设有第一固定件,在所述软膜的弯折结构外侧沿所述弯折结构一周设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相互配合以对所述软膜进行限位固定。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与所述软膜的弯折结构结构相同,所述软膜的弯折结构包裹在所述第一固定件外侧,所述第二固定件包裹在所述软膜的弯折结构外侧,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连接。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横边的端部向所述软膜方向延伸出第一折边,所述第一折边与所述第一固定件之间形成容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连接件的卡槽。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固定件的纵边的端部向外延伸出第二折边,所述第二固定件通过所述第二折边固定安装。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横边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横边上设有可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连接件穿过的孔。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纵边的上端部与所述软膜的下表面相抵。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型材料制成。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软膜与安装所述软膜的灯体结构相同,所述软膜呈多边形或圆形。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软膜呈正多边形。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软膜呈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或正七边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组装灯具透光面罩时,只需要通过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夹住软膜,然后固定连接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该软膜固定方式可保证软膜平整、紧绷。同时,此种软膜固定结构,能适应不同形状的灯体及不同材质的灯体,应用广泛,同时还可使软膜灯具在组装、安装和后期维护方面更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爆炸图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组装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组装图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图5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局部放大图。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更易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的界定。实施例1一种软膜固定结构,如图1-4所示:包括软膜1,沿软膜1的一周向下延伸出L形弯折结构11,在软膜1的弯折结构11内侧沿弯折结构11一周设有第一固定件2,在软膜1的弯折结构11外侧沿弯折结构11一周设有第二固定件3,第一固定件2与第二固定件3相互配合以对软膜1进行限位固定。其中,第一固定件2和第二固定件3均与软膜1的弯折结构11结构相同,软膜1的弯折结构11包裹在第一固定件2外侧,第二固定件3包裹在软膜1的弯折结构11外侧,第一固定件2的纵边的上端部与软膜1的下表面相抵。在本技术中,如图5-6所示:第一固定件2与第二固定件3通过连接件4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件2的横边和第二固定件3的横边上设有可使固定连接第一固定件2与第二固定件3的连接件4穿过的孔41。由于本技术所采用的连接件4为螺丝,因此第一固定件2与第二固定件3的横边上设置的孔为螺孔,固定连接第一固定件2与第二固定件3时,螺丝从第二固定件3的下方向第一固定件2穿过。在第一固定件2的横边的端部向软膜1方向延伸出第一折边21,第一折边21与第一固定件2之间形成容纳固定连接第一固定件2与第二固定件3的连接件4的卡槽,与螺丝配合固定第一固定件2与第二固定件3的螺帽可位于该卡槽中。第二固定件3的纵边的端部向外延伸出第二折边31,第二固定件3通过第二折边31固定安装在灯体中。在本技术中,第一固定件2和第二固定件3均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型材料制成,由不锈钢或铝合金型材料制成的第一固定件2和第二固定件3可根据安装该软膜1的灯体的规格制成不同规格形状,适用范围广泛。同时,本技术的软膜1与安装该软膜1的灯体结构相同,包括多边形或圆形,当软膜1为多边形时,在第一固定件2与第二固定件3的每条横边上至少设有一个连接件4以及与该连接件4相匹配的孔41,优选的,该孔41位于第一固定件2与第二固定件3的每条横边的中间位置;当软膜1为圆形时,在第一固定件2与第二固定件3的横边上均匀的设置多个连接件4以及与该连接件4相匹配的孔41。在本实施例中,软膜1呈正多边形,尤其是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或正七边形。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固定件2的结构,本实施例如图7所示:在第一固定件2的横边的端部向软膜1方向延伸出第一折边21,使第一折边21的上端部与第一固定件2的纵边的上端部连接,从而使得该第一固定件2呈直角三角形结构,固定第一固定件2与第二固定件3的连接件4可深藏于第一固定件2中,使得螺丝头不外露。同时,通过该第一固定件2固定软膜1时,可在第一固定件2的底部涂上胶水,然后将软膜1回字形拉平、绷紧,然后再将第二固定件3锁紧固定。本实施例采用呈三角形的第一固定件2结合第二固定件3固定安装软膜1,整体结构稳定,不易变形,同时,可使软膜1达到紧绷、不起皱的效果;第一固定件2呈三角形设计可使周边无挡光。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膜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软膜(1),沿所述软膜(1)的一周向下延伸出L形弯折结构(11),在所述软膜(1)的弯折结构(11)内侧沿所述弯折结构(11)一周设有第一固定件(2),在所述软膜(1)的弯折结构(11)外侧沿所述弯折结构(11)一周设有第二固定件(3),所述第一固定件(2)与所述第二固定件(3)相互配合以对所述软膜(1)进行限位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膜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软膜(1),沿所述软膜(1)的一周向下延伸出L形弯折结构(11),在所述软膜(1)的弯折结构(11)内侧沿所述弯折结构(11)一周设有第一固定件(2),在所述软膜(1)的弯折结构(11)外侧沿所述弯折结构(11)一周设有第二固定件(3),所述第一固定件(2)与所述第二固定件(3)相互配合以对所述软膜(1)进行限位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膜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2)和所述第二固定件(3)均与所述软膜(1)的弯折结构(11)结构相同,所述软膜(1)的弯折结构(11)包裹在所述第一固定件(2)外侧,所述第二固定件(3)包裹在所述软膜(1)的弯折结构(11)外侧,所述第一固定件(2)与所述第二固定件(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膜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2)的横边的端部向所述软膜(1)方向延伸出第一折边(21),所述第一折边(21)与所述第一固定件(2)之间形成容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2)与所述第二固定件(3)的连接件(4)的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细骄刘业云陈实杨传行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西顿工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