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1576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43
本申请提供一种筒灯,包括面环和光源模组,光源模组包括LED光源模块和反光杯,面环套设于反光杯,筒灯还包括控角透镜和光学套筒,反光杯内形成有安装腔,且安装腔由入光端至出光端顺序设置有第一安装位、第二安装位及第三安装位,LED光源模块设置于第一安装位,控角透镜设置于第二安装位,且控角透镜的出光面为鳞片凹凸面;光学套筒位于第三安装位,光学套筒包括透光筒身和导光件,透光筒身套接于控角透镜的出光面上,且与控角透镜可拆卸连接,导光件设置于透光筒身的外周壁上。该筒灯,打破常规筒灯仅为反射光线的单一出光效果,避免筒灯出现较严重的眩光问题,为用户提供舒适的光环境,且达到极具美学的导光效果,以满足多种不同场景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照明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筒灯


技术介绍

1、随着室内设计中灯具的装饰性越来越强,极简风、奶油风等家装设计风格的兴起,无主灯照明成为时代新宠。传统的主灯设计,多是用吸顶灯或吊灯解决照明问题,设计施工简单方便,不容易出错,但会产生灯光照不到的死角,整体光源有落差。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无主灯设计通过不同角度的照射,不仅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还能丰富空间层次。

2、目前,无主灯在灯具的选择上,通常会选择射灯、筒灯、线条灯等具有良好隐蔽性的灯具,放置在顶面,基本看不到,整个空间给人一种干净简约的感觉。而市面上常规筒灯大都为泛光照射或眩光严重的照明灯具,存在较严重的眩光问题。此外,诸如专利号cn110671657a公开了筒灯,并具体公开了透镜的出光面为平面,且无它辅助光学镜片,使得常规筒灯所用的光学镜片较单一。从而导致常规筒灯的出光效果单一,无法达到较好的装饰效果,进而无法满足多种不同场景的应用,即存在适配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防眩、避免出光效果单一、且导光效果好的筒灯。

2、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筒灯,包括面环和光源模组,所述光源模组包括led光源模块和反光杯,所述面环套设于所述反光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灯还包括控角透镜和光学套筒,

4、所述反光杯内形成有安装腔,且所述安装腔由入光端至出光端顺序设置有第一安装位、第二安装位及第三安装位,所述led光源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位,所述控角透镜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位,并且所述控角透镜的出光面为鳞片凹凸面;

5、所述光学套筒位于所述第三安装位,所述光学套筒包括透光筒身和导光件,所述透光筒身套接于所述控角透镜的出光面上,且与所述控角透镜可拆卸连接,所述导光件设置于所述透光筒身的外周壁上。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件还设置有微棱角。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件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导光件沿所述透光筒身的周侧均匀分布。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件为竖条纹状;及/或,

9、所述控角透镜背离所述出光面的一端形成有入光凹槽。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光筒身与所述控角透镜为螺纹连接。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光筒身与所述控角透镜为卡扣连接。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光筒身朝向所述控角透镜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卡合槽,所述控角透镜卡合设置于所述第一卡合槽内。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光筒身还包括卡接台和多个卡舌块,所述卡接台设置于所述透光筒身朝向所述控角透镜的一端,所述卡接台开设有第二卡合槽,所述第二卡合槽用于与所述反光杯卡合连接,多个卡舌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卡合槽的第一侧壁上,所述第一侧壁为邻近所述透光筒身的内壁,以使各所述卡舌块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形成多个所述第一卡合槽。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光筒身、所述卡接台及所述导光件为一体成型结构;及/或,

15、所述卡舌块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一侧壁上;及/或,

16、所述卡舌块朝向所述透光筒身的内壁为卡舌部。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筒灯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套设于所述反光杯邻近所述led光源模块的一端上。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9、1)通过分别在反光杯的第二安装位和第三安装位上设置有控角透镜与光学套筒,led光源模块设置在第一安装位,使得控角透镜能位于led光源模块的一侧,当led光源模块发出光线经过控角透镜时,由于控角透镜的出光面为鳞片凹凸面,使得鳞片凹凸面能控制光线的出光角度,从而实现对光源的角度的控制,从而改变了光线的出光角度,有效避免筒灯出现眩光严重的现象;然后,光线再进入光学套筒,由于光学套筒的外周壁设置有导光件,使得导光件对光源模组发出的漫射直射光具有很好的导光作用,以实现极具美学的导光效果,这样,打破常规筒灯仅为反射光线的单一出光效果,进一步避免筒灯出现较严重的眩光问题,以达到很好地防眩效果,从而为用户提供舒适的光环境,且还达到很好的美学的导光效果,以满足多种不同场景的应用,提高筒灯对不同应用场景的适配性。

20、2)由于透光筒身与控角透镜可拆卸连接,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多种不同应用场景来更换相适配的光学套筒,从而更好地提高了筒灯对不同应用场景的适配性。此外,光学套筒设置的导光件,还能起到一定的立体装饰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筒灯,包括面环和光源模组,所述光源模组包括LED光源模块和反光杯,所述面环套设于所述反光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灯还包括控角透镜和光学套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还设置有微棱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导光件沿所述透光筒身的周侧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为竖条纹状;及/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筒身与所述控角透镜为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筒身与所述控角透镜为卡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筒身朝向所述控角透镜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卡合槽,所述控角透镜卡合设置于所述第一卡合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筒身还包括卡接台和多个卡舌块,所述卡接台设置于所述透光筒身朝向所述控角透镜的一端,所述卡接台开设有第二卡合槽,所述第二卡合槽用于与所述反光杯卡合连接,多个卡舌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卡合槽的第一侧壁上,所述第一侧壁为邻近所述透光筒身的内壁,以使各所述卡舌块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形成多个所述第一卡合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筒身、所述卡接台及所述导光件为一体成型结构;及/或,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灯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套设于所述反光杯邻近所述LED光源模块的一端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灯,包括面环和光源模组,所述光源模组包括led光源模块和反光杯,所述面环套设于所述反光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灯还包括控角透镜和光学套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还设置有微棱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导光件沿所述透光筒身的周侧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为竖条纹状;及/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筒身与所述控角透镜为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筒身与所述控角透镜为卡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筒身朝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周星魏征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西顿工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