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外墙保温隔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0924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1
一种复合型外墙保温隔热装置,包括复合墙体,复合墙体的前面底部开设数个纵向的滑槽,滑槽的底面分别开设纵向的透槽,透槽均与外界相通,滑槽两侧分别开设与之平行的凹槽,凹槽内分别设有C型块,C型块的中部分别通过扭簧和转轴连接对应的凹槽的内壁,同一滑槽对应的两个C型块开口相对,C型块背部水平板的长度大于其前部水平板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运用复合墙体外部设置条形盒种植植物,充分利用了墙体外部空间,提升了墙体的美观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符合绿色环保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采用在外墙种植植物的方式,既增大了环境的绿化面积,又能够有效的降低建筑物周围的碳排放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型外墙保温隔热装置
本技术属于房屋制造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复合型外墙保温隔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建筑对于外墙的建造和使用要求越来越高,而保温隔热则是最基本的要求;授权公告号CN208685978U公开了一种装饰外墙复合保温板,虽然采用多层墙板的结构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但是其只是对外墙进行简单的装饰,没有进一步的提升整个墙体的美观度和实用性,也没有充分利用整个墙体的外部空间,造成了外部墙体空间的一种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型外墙保温隔热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复合型外墙保温隔热装置,包括复合墙体,复合墙体的前面底部开设数个纵向的滑槽,滑槽的底面分别开设纵向的透槽,透槽均与外界相通,滑槽两侧分别开设与之平行的凹槽,凹槽内分别设有C型块,C型块的中部分别通过扭簧和转轴连接对应的凹槽的内壁,同一滑槽对应的两个C型块开口相对,C型块背部水平板的长度大于其前部水平板的长度,复合墙体的下方设有与之平行的两个条形盒,条形盒的顶面分别固定连接数个连杆的下端,连杆为透槽数量的两倍,且连杆分别从对应的透槽内穿过,连杆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滑块的底面,滑块均位于对应的滑槽内,滑块的外周均与对应的滑槽的内壁接触配合,每个条形盒对应的所有滑块能够分别同时沿对应的滑槽移动,C型块两块平行板的前面均与对应的滑块的背面接触配合,C型块的背面均与对应的凹槽的背面接触配合,条形盒的前面开口,条形盒内种有植物。如上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外墙保温隔热装置,所述的复合墙体包括外装饰板层、保温板层和内钢板层,且外装饰板层、保温板层和内钢板层依次层叠固定连接在一起,外装饰板层前面设有数个滑槽。如上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外墙保温隔热装置,所述的植物为存活率高的植物。如上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外墙保温隔热装置,所述的滑槽的数量为至少三个。如上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外墙保温隔热装置,所述的条形盒采用轻质高强度材料。如上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外墙保温隔热装置,所述的条形盒为新型岩棉板或酚醛板或泡沫玻璃板材质。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在使用安装时,滑槽的开口朝上,操作者需将其中一个条形盒移至复合墙体的前方,然后使滑块和连杆分别置于滑槽和透槽内,然后使条形盒缓速向下移动,滑块和连杆随条形盒向下移动,此时,在扭簧的作用下,C型块处于倾斜状态,如图中虚线所示,扭簧的弹力远小于条形盒、滑块及连杆的重力和,C型块的前部水平板位于凹槽内,随着滑块的移动其会与C型块的背部水平板接触,C型块分别沿连轴向滑槽方向翻转,当同一滑槽对应的C型块开口相对且均处于竖直状态时,C型的背面与凹槽的背面接触配合,滑块无法再向下移动,条形盒也随之稳定的设置在复合墙体的外侧;操作者再将将另一个条形盒按上述操作重复,由于此时C型块均处于竖直状态,滑块在重力作用下直接落在C型块较短的一端上方,同时第二个条形盒也位于第一个条形盒的正上方,整个操作完成;本技术结构简单,采用简单的滑块、滑杆与条形盒相配合的方式,将条形盒稳定设置在复合墙体外部,且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在外墙施工时同步进行,对整个施工进度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技术设计合理,运用复合墙体外部设置条形盒种植植物,充分利用了墙体外部空间,提升了墙体的美观度,本技术符合绿色环保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采用在外墙种植植物的方式,既增大了环境的绿化面积,又能够有效的降低建筑物周围的碳排放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的放大图;图3是图1的B向视图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复合型外墙保温隔热装置,如图所示,包括复合墙体1,复合墙体1的前面底部开设数个纵向的滑槽2,滑槽2的底面分别开设纵向的透槽3,透槽3均与外界相通,滑槽2两侧分别开设与之平行的凹槽4,凹槽4内分别设有C型块5,C型块5的中部分别通过扭簧和转轴连接对应的凹槽4的内壁,同一滑槽2对应的两个C型块5开口相对,C型块5背部水平板的长度大于其前部水平板的长度,复合墙体1的下方设有与之平行的两个条形盒8,条形盒8的顶面分别固定连接数个连杆7的下端,连杆7为透槽3数量的两倍,且连杆7分别从对应的透槽3内穿过,连杆7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滑块6的底面,滑块6均位于对应的滑槽2内,滑块6的外周均与对应的滑槽2的内壁接触配合,每个条形盒8对应的所有滑块6能够分别同时沿对应的滑槽2移动,C型块5两块平行板的前面均与对应的滑块6的背面接触配合,C型块5的背面均与对应的凹槽4的背面接触配合,条形盒8的前面开口,条形盒8内种有植物。本技术在使用安装时,滑槽2的开口朝上,操作者需将其中一个条形盒8移至复合墙体1的前方,然后使滑块6和连杆7分别置于滑槽2和透槽3内,然后使条形盒8缓速向下移动,滑块6和连杆7随条形盒8向下移动,此时,在扭簧的作用下,C型块5处于倾斜状态,如图2中虚线所示,扭簧的弹力远小于条形盒8、滑块6及连杆7的重力和,C型块5的前部水平板位于凹槽4内,随着滑块6的移动其会与C型块5的背部水平板接触,C型块5分别沿连轴向滑槽2方向翻转,当同一滑槽2对应的C型块5开口相对且均处于竖直状态时,C型块5的背面与凹槽4的背面接触配合,滑块6无法再向下移动,条形盒8也随之稳定的设置在复合墙体1的外侧;操作者再将将另一个条形盒8按上述操作重复,由于此时C型块5均处于竖直状态,滑块6在重力作用下直接落在C型块5较短的一端上方,同时第二个条形盒8也位于第一个条形盒8的正上方,整个操作完成;本技术结构简单,采用简单的滑块6、滑杆7与条形盒8相配合的方式,将条形盒8稳定设置在复合墙体1外部,且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在外墙施工时同步进行,对整个施工进度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技术设计合理,运用复合墙体1外部设置条形盒8种植植物,充分利用了墙体外部空间,提升了墙体的美观度,本技术符合绿色环保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采用在外墙种植植物的方式,既增大了环境的绿化面积,又能够有效的降低建筑物周围的碳排放量。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复合墙体1包括外装饰板层、保温板层和内钢板层,且外装饰板层、保温板层和内钢板层依次层叠固定连接在一起,外装饰板层前面设有数个滑槽2。该复合墙体1为现有技术,此种复合墙体1采用外装饰层、保温层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型外墙保温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墙体(1),复合墙体(1)的前面底部开设数个纵向的滑槽(2),滑槽(2)的底面分别开设纵向的透槽(3),透槽(3)均与外界相通,滑槽(2)两侧分别开设与之平行的凹槽(4),凹槽(4)内分别设有C型块(5),C型块(5)的中部分别通过扭簧和转轴连接对应的凹槽(4)的内壁,同一滑槽(2)对应的两个C型块(5)开口相对,C型块(5)背部水平板的长度大于其前部水平板的长度,复合墙体(1)的下方设有与之平行的两个条形盒(8),条形盒(8)的顶面分别固定连接数个连杆(7)的下端,连杆(7)为透槽(3)数量的两倍,且连杆(7)分别从对应的透槽(3)内穿过,连杆(7)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滑块(6)的底面,滑块(6)均位于对应的滑槽(2)内,滑块(6)的外周均与对应的滑槽(2)的内壁接触配合,每个条形盒(8)对应的所有滑块(6)能够分别同时沿对应的滑槽(2)移动,C型块(5)两块平行板的前面均与对应的滑块(6)的背面接触配合,C型块(5)的背面均与对应的凹槽(4)的背面接触配合,条形盒(8)的前面开口,条形盒(8)内种有植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外墙保温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墙体(1),复合墙体(1)的前面底部开设数个纵向的滑槽(2),滑槽(2)的底面分别开设纵向的透槽(3),透槽(3)均与外界相通,滑槽(2)两侧分别开设与之平行的凹槽(4),凹槽(4)内分别设有C型块(5),C型块(5)的中部分别通过扭簧和转轴连接对应的凹槽(4)的内壁,同一滑槽(2)对应的两个C型块(5)开口相对,C型块(5)背部水平板的长度大于其前部水平板的长度,复合墙体(1)的下方设有与之平行的两个条形盒(8),条形盒(8)的顶面分别固定连接数个连杆(7)的下端,连杆(7)为透槽(3)数量的两倍,且连杆(7)分别从对应的透槽(3)内穿过,连杆(7)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滑块(6)的底面,滑块(6)均位于对应的滑槽(2)内,滑块(6)的外周均与对应的滑槽(2)的内壁接触配合,每个条形盒(8)对应的所有滑块(6)能够分别同时沿对应的滑槽(2)移动,C型块(5)两块平行板的前面均与对应的滑块(6)的背面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恒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