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被动式房屋的墙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8712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被动式房屋的墙体结构,包括墙体层,所述墙体层的外侧设有感光玻璃层,所述感光玻璃层和所述墙体层之间夹设有阻热层,所述感光玻璃层能够在光照强烈的时候减少外界阳光照射带来的高温,阻热层能够对外的高温进行阻隔;所述墙体层内侧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与所述墙体层之间夹设有防护层,所述保温层内侧设有装饰层,保温层能够减少室内温度的流失,减少室内升温所需的能量;所述墙体层上镶设有保温隔热窗体,能够减少窗户部分产生的温度交换,大幅降低了室内温度变化所需的能耗,满足被动式房屋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被动式房屋的墙体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被动式房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被动式房屋的墙体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进步,建筑技术与人居环境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注重房屋舒适性的同时也开始逐渐重视建筑节能和能源集约化利用的问题,绿色建筑、被动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等建筑理念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被动式房屋就是近些年新兴的一种节能建筑,其不通过传统的采暖方式和主动的空调形式来实现舒适的冬季和夏季室内环境,采用被动式设计使建筑对采暖和空调的需求最小化,一般是通过减少被动房室内与室外的热交换,使室内的温度尽量保持稳定,以达到降低能耗的要求。由于被动式房屋是通过减少室内与室外的热交换实现降低能耗的要求,因此墙体的结构需要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但现有的墙体结构虽然有一定的保温隔热性能,但远不能满足被动式房屋的要求,这就导致采用现有墙体的被动式房屋往往节能效果不理想。因此,亟需一种被动式房屋的墙体结构,能够解决现有墙体不能满足被动式房屋对于节能的要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被动式房屋的墙体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墙体不能满足被动式房屋对于节能的要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被动式房屋的墙体结构,包括墙体层,所述墙体层的外侧设有感光玻璃层,所述感光玻璃层和所述墙体层之间夹设有阻热层;所述墙体层内侧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与所述墙体层之间夹设有防护层,所述保温层内侧设有装饰层;所述墙体层上镶设有保温隔热窗体,所述保温隔热窗体对应位置的所述感光玻璃层、所述阻热层、所述保温层、所述防护层和所述装饰层为中空结构;还包括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贯通所述感光玻璃层、所述阻热层、所述墙体层、所述保温层、所述防护层和所述装饰层设置,且其外侧端与室外连通,内侧端与空调换气系统连通。优选地,所述感光玻璃层采用双层真空玻璃,所述双层真空玻璃上涂覆有感光变色材料,当阳光照射至所述双层真空玻璃上时,所述感光变色材料变色。优选地,所述阻热层采用石棉板,其厚度为5~12mm。优选地,所述墙体层为混凝土浇筑墙体或预制砖墙体。优选地,所述保温层采用硅酸铝保温板或聚苯乙烯保温板,其厚度为10~20mm。优选地,所述保护层包括防水层、防火层和防腐层,所述防水层、所述防火层和所述防腐层的厚度均大于5mm。优选地,所述保温隔热窗体的周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宽度大于墙体的厚度,且所述隔板与所述感光玻璃层和所述装饰层之间均密封设置。优选地,所述通气管道的外部包覆有防腐套,所述防腐套的外部设有支撑体,所述通气管道与所述感光玻璃层和所述装饰层之间均密封设置。优选地,所述通气管道的外侧端设有防尘罩。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被动式房屋的墙体结构,包括墙体层,所述墙体层的外侧设有感光玻璃层,所述感光玻璃层和所述墙体层之间夹设有阻热层,所述感光玻璃层能够在光照强烈的时候减少外界阳光照射带来的高温,阻热层能够对外的高温进行阻隔;所述墙体层内侧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与所述墙体层之间夹设有防护层,所述保温层内侧设有装饰层,保温层能够减少室内温度的流失,减少室内升温所需的能量;所述墙体层上镶设有保温隔热窗体,能够减少窗户部分产生的温度交换,大幅降低了室内温度变化所需的能耗,满足被动式房屋的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被动式房屋的墙体结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墙体层、2:感光玻璃层、3:阻热层、4:保温层、5:防护层、51:防水层、52:防火层、53:防腐层、6:装饰层、7:保温隔热窗体、71:隔板、8:通气管道、81:防腐套、82:支撑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被动式房屋的墙体结构,以解决现有墙体不能满足被动式房屋对于节能的要求的问题。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被动式房屋的墙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墙体层1,墙体层1的外侧设有感光玻璃层2,感光玻璃层2和墙体层1之间夹设有阻热层3;墙体层1内侧设有保温层4,保温层4与墙体层1之间夹设有防护层5,保温层4内侧设有装饰层6;墙体层1上镶设有保温隔热窗体7,保温隔热窗体7对应位置的感光玻璃层2、阻热层3、保温层4、防护层5和装饰层6为中空结构;还包括通气管道8,通气管道8贯通感光玻璃层2、阻热层3、墙体层1、保温层4、防护层5和装饰层6设置,且其外侧端与室外连通,内侧端与空调换气系统连通,通过通气管道8实现室内和室外的换气,避免墙体成型后再打孔对墙体保温隔热结构造成的损坏。具体地,感光玻璃层2采用双层真空玻璃,双层真空结构能够起到一定的隔温作用,双层真空玻璃上涂覆有感光变色材料,当阳光照射至双层真空玻璃上时,感光变色材料变色,这样就使得当阳光照射强烈时,变色的玻璃能够阻挡部分阳光的照射,达到预先隔热的目的。进一步地,阻热层3采用石棉板,其厚度为10mm,石棉板是良好的隔热材料,将其设置在感光玻璃层2的内侧能够对外部的温度进行进一步地阻隔,断绝室外对室内温度的影响。进一步地,墙体层1为混凝土浇筑墙体。进一步地,保温层4采用硅酸铝保温板,其厚度为10mm,硅酸铝保温板能够减少室内的温度向室外流失,使得室内温度相对稳定,减少了因调节室内温度而造成的能耗。进一步地,保护层5包括防水层51、防火层52和防腐层53,防水层51、防火层52和防腐层53的厚度均为8mm,保护层5能够防止水、火以及其他物质对墙体层1的侵蚀,保证墙体层1的强度不受破坏。进一步地,保温隔热窗体7的周围设有隔板71,隔板71的宽度大于墙体的厚度,且隔板71与感光玻璃层2和装饰层6之间均密封设置,防止室内外的温度通过连接处进行热交换。进一步地,通气管道8的外部包覆有防腐套81,对通气管道8进行保护,防腐套81的外部设有支撑体82,防止通气管道8因外力而变形损坏,通气管道8与感光玻璃层2和装饰层6之间均密封设置,防止室内外的温度通过连接处进行热交换。进一步地,通气管道8的外侧端设有防尘罩,防止换气时室外空气中的污染物进入室内。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被动式房屋的墙体结构,其工作原理为:当室外的阳光强烈照射时,感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被动式房屋的墙体结构,包括墙体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层的外侧设有感光玻璃层,所述感光玻璃层和所述墙体层之间夹设有阻热层;/n所述墙体层内侧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与所述墙体层之间夹设有防护层,所述保温层内侧设有装饰层;/n所述墙体层上镶设有保温隔热窗体,所述保温隔热窗体对应位置的所述感光玻璃层、所述阻热层、所述保温层、所述防护层和所述装饰层为中空结构;/n还包括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贯通所述感光玻璃层、所述阻热层、所述墙体层、所述保温层、所述防护层和所述装饰层设置,且其外侧端与室外连通,内侧端与空调换气系统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被动式房屋的墙体结构,包括墙体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层的外侧设有感光玻璃层,所述感光玻璃层和所述墙体层之间夹设有阻热层;
所述墙体层内侧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与所述墙体层之间夹设有防护层,所述保温层内侧设有装饰层;
所述墙体层上镶设有保温隔热窗体,所述保温隔热窗体对应位置的所述感光玻璃层、所述阻热层、所述保温层、所述防护层和所述装饰层为中空结构;
还包括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贯通所述感光玻璃层、所述阻热层、所述墙体层、所述保温层、所述防护层和所述装饰层设置,且其外侧端与室外连通,内侧端与空调换气系统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式房屋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玻璃层采用双层真空玻璃,所述双层真空玻璃上涂覆有感光变色材料,当阳光照射至所述双层真空玻璃上时,所述感光变色材料变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式房屋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热层采用石棉板,其厚度为5~12mm。


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智学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市桥与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