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小区门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0794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慧小区门禁,包括:电机、气缸、线轮、转轴、支架、底座、滑轨和多根龙骨;多根龙骨竖直设置并滑动安装在滑轨上,相邻两根龙骨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弹簧连接;线轮套设在转轴上,并与转轴同步转动;线轮上缠绕有牵引线,且牵引线的自由端与距离底座最远的龙骨连接;牵引线用于随着线轮转动带动龙骨收缩。闸门关闭过程中,由于转轴与电机输出轴分离,可避免电机反转,从而降低了电机成本和电能损耗。可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方便、成本低廉的门禁闸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小区门禁
本技术涉及门禁
,尤其涉及一种智慧小区门禁。
技术介绍
随着私家车的普及,私家车的存放规划越来越严谨。为了对私家车进行监控,各停车场都设置了各种闸门。但是,现有的闸门,要么成本高昂结构复杂,例如折叠闸门;要么存在故障风险,例如上下摆闸门,就容易造成砸伤。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智慧小区门禁。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慧小区门禁,包括:电机、气缸、线轮、转轴、支架、底座、滑轨和多根龙骨;多根龙骨竖直设置并滑动安装在滑轨上,相邻两根龙骨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弹簧连接;弹簧伸展状态下,多根龙骨沿着滑轨分散分布并形成闸门;底座安装在滑轨一端,转轴通过支架水平滑动地安装在底座上;气缸和电机安装在底座上并位于转轴相对两侧,气缸输出轴、电机输出轴和转轴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转轴水平滑动过程中,在其长度方向上设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位置状态下,转轴与电机输出轴分离;第二位置状态下,转轴与电机输出轴连接且与电机输出轴同步转动;气缸输出轴与转轴旋转连接,气缸用于驱动转轴水平滑动;线轮套设在转轴上,并与转轴同步转动;线轮上缠绕有牵引线,且牵引线的自由端与距离底座最远的龙骨连接;牵引线用于随着线轮转动带动龙骨收缩。优选的,牵引线自由端穿过每一根龙骨上预留的穿线孔。优选的,支架上还设有引线环;引线环位于龙骨滑动轨迹所在平面上,牵引线穿过引线环后再穿过龙骨。优选的,引线环与各穿线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优选的,各穿线孔所在直线平行于滑轨。优选的,气缸输出轴的端面上安装有连接块,转轴一端插入连接块并与连接块光面转动连接。优选的,底座上安装有竖直设置并相互平行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线轮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转动。优选的,线轮位于滑轨延伸方向上。优选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水平滑动地安装在底座上,且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滑轨延伸方向。优选的,相邻两根龙骨之间设有相互平行的两根弹簧;相邻两根龙骨之间还连接有折叠臂,弹簧伸展状态下,两根弹簧位于折叠臂上下两侧。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慧小区门禁,通过多根龙骨在滑轨上分散分布形成闸门关闭效果,以便拦截行人和车辆;当多根龙骨收拢,则实现闸门打开效果,对行人和车辆放行。本技术中,弹簧自然状态下,龙骨分散分布;当转轴切换到第一位置,电机通过转轴驱动线轮转动,从而通过牵引线牵拉龙骨沿着滑轨滑动,实现龙骨收拢达到闸门打开效果。闸门打开后,当需要关闭闸门时,将转轴切换到第一位置,将转轴与电机分离,通过弹簧复位推动龙骨滑动并沿着滑轨分散分布。如此,闸门关闭过程中,由于转轴与电机输出轴分离,可避免电机反转,从而降低了电机成本和电能损耗。可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方便、成本低廉的门禁闸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慧小区门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慧小区门禁侧视图;图3为图2的剖视图。图示:电机1、气缸2、线轮3、转轴4、支架5、底座6、滑轨7、龙骨8、弹簧9、牵引线10、引线环11、连接块12、折叠臂13。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慧小区门禁,包括:电机1、气缸2、线轮3、转轴4、支架5、底座6、滑轨7和多根龙骨8。多根龙骨8竖直设置并滑动安装在滑轨7上,相邻两根龙骨8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弹簧9连接。弹簧9伸展状态下,多根龙骨8沿着滑轨7分散分布并形成闸门。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多根龙骨8在滑轨7上分散分布形成闸门关闭效果,以便拦截行人和车辆;当多根龙骨8收拢,则实现闸门打开效果,对行人和车辆放行。如此,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多根龙骨8的滑动设置,实现了折叠闸门的效果。底座6安装在滑轨7一端,转轴4通过支架5水平滑动地安装在底座6上。气缸2和电机1安装在底座6上并位于转轴4相对两侧,气缸输出轴、电机输出轴和转轴4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转轴4水平滑动过程中,在其长度方向上设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位置状态下,转轴4与电机输出轴分离,具体可参照图2。第二位置状态下,转轴4与电机输出轴连接且与电机输出轴同步转动。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转轴4和电机输出轴相互靠近的端面上设有相啮合的花键齿,第二位置状态下,转轴4和电机输出轴通过花键齿啮合传动,从而实现电机1驱动转轴4转动;第一位置状态下,转轴4与电机输出轴相互分离,从而运动隔离。气缸输出轴与转轴4旋转连接,气缸2用于驱动转轴4水平滑动。即,气缸2用于驱动转轴4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线轮3套设在转轴4上,并与转轴4同步转动。线轮3上缠绕有牵引线10,且牵引线10的自由端与距离底座6最远的龙骨8连接。牵引线10用于随着线轮3转动带动龙骨8收缩。具体的,弹簧9自然状态下,龙骨8分散分布;当转轴4带动线轮3旋转,线轮3通过收缩牵引线10拉动绑定的龙骨8即距离线轮3最远的龙骨8沿着滑轨7滑动向线轮3靠近,该龙骨8滑动过程中推动其他龙骨8滑动,从而实现龙骨8收拢达到闸门打开效果。本实施方式中,闸门打开后,当需要关闭闸门时,只需要气缸2复位将转轴4切换到第一位置,则通过弹簧9复位推动龙骨8滑动并沿着滑轨7分散分布。本实施方式中,闸门关闭过程中,由于转轴4与电机输出轴分离,可避免电机1反转,从而降低了电机1成本和电能损耗。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牵引线10自由端穿过每一根龙骨8上预留的穿线孔,以方便牵引线10收放。本实施方式中,支架5上还设有引线环11。引线环11位于龙骨8滑动轨迹所在平面上,牵引线10穿过引线环11后再穿过龙骨8。具体的,引线环11与各穿线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如此,通过引线环11,可限制牵引线10牵引方向,保证龙骨8滑动稳定。本实施方式中,各穿线孔所在直线平行于滑轨7。本实施方式中,气缸输出轴的端面上安装有连接块12,转轴4一端插入连接块12并与连接块12光面转动连接,具体可参照图3。如此,本实施方式中,实现了气缸输出轴与转轴4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同步,以及在旋转运动上的隔离。本实施方式中,底座6上安装有竖直设置并相互平行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线轮3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转动,线轮3位于滑轨7延伸方向上。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设置,有利于保证线轮3的安装位置的稳定,从而进一步保证牵引线10的牵引方向的稳定。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水平滑动地安装在底座6上,且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滑轨7延伸方向。如此,通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滑动,有利于方便线轮3的检修和更换。本实施方式中,相邻两根龙骨8之间设有相互平行的两根弹簧9,且弹簧9均平行于滑轨7设置,以保证龙骨8的运动平稳。本实施方式中,相邻两根龙骨8之间还连接有折叠臂13,弹簧伸展状态下,两根弹簧9位于折叠臂13上下两侧。折叠臂13的设置,有利于保证闸门的拦截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涉及的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慧小区门禁,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气缸(2)、线轮(3)、转轴(4)、支架(5)、底座(6)、滑轨(7)和多根龙骨(8);/n多根龙骨(8)竖直设置并滑动安装在滑轨(7)上,相邻两根龙骨(8)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弹簧(9)连接;弹簧(9)伸展状态下,多根龙骨(8)沿着滑轨(7)分散分布并形成闸门;/n底座(6)安装在滑轨(7)一端,转轴(4)通过支架(5)水平滑动地安装在底座(6)上;气缸(2)和电机(1)安装在底座(6)上并位于转轴(4)相对两侧,气缸输出轴、电机输出轴和转轴(4)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转轴(4)水平滑动过程中,在其长度方向上设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位置状态下,转轴(4)与电机输出轴分离;第二位置状态下,转轴(4)与电机输出轴连接且与电机输出轴同步转动;气缸输出轴与转轴(4)旋转连接,气缸(2)用于驱动转轴(4)水平滑动;/n线轮(3)套设在转轴(4)上,并与转轴(4)同步转动;线轮(3)上缠绕有牵引线(10),且牵引线(10)的自由端与距离底座(6)最远的龙骨(8)连接;牵引线(10)用于随着线轮(3)转动带动龙骨(8)收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小区门禁,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气缸(2)、线轮(3)、转轴(4)、支架(5)、底座(6)、滑轨(7)和多根龙骨(8);
多根龙骨(8)竖直设置并滑动安装在滑轨(7)上,相邻两根龙骨(8)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弹簧(9)连接;弹簧(9)伸展状态下,多根龙骨(8)沿着滑轨(7)分散分布并形成闸门;
底座(6)安装在滑轨(7)一端,转轴(4)通过支架(5)水平滑动地安装在底座(6)上;气缸(2)和电机(1)安装在底座(6)上并位于转轴(4)相对两侧,气缸输出轴、电机输出轴和转轴(4)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转轴(4)水平滑动过程中,在其长度方向上设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位置状态下,转轴(4)与电机输出轴分离;第二位置状态下,转轴(4)与电机输出轴连接且与电机输出轴同步转动;气缸输出轴与转轴(4)旋转连接,气缸(2)用于驱动转轴(4)水平滑动;
线轮(3)套设在转轴(4)上,并与转轴(4)同步转动;线轮(3)上缠绕有牵引线(10),且牵引线(10)的自由端与距离底座(6)最远的龙骨(8)连接;牵引线(10)用于随着线轮(3)转动带动龙骨(8)收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小区门禁,其特征在于,牵引线(10)自由端穿过每一根龙骨(8)上预留的穿线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慧小区门禁,其特征在于,支架(5)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深富士智能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