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并列复合喷丝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0636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并列复合喷丝结构,它依次包括分配板Ⅰ、分配板Ⅱ、分配板Ⅲ、分配板Ⅳ、分配板Ⅴ及喷丝板,它们互相连通,在所述分配板Ⅰ内设有两个主箱和两个副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出丝纤度好,稳定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并列复合喷丝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喷丝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并列复合喷丝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双组份复合弹性纤维发展迅猛,品种多样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原复合纺丝用的喷丝结构是,出丝纤度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出丝纤度好,稳定产品质量的改进的并列复合喷丝结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并列复合喷丝结构,它依次包括分配板Ⅰ、分配板Ⅱ、分配板Ⅲ、分配板Ⅳ、分配板Ⅴ及喷丝板,它们互相连通,在所述分配板Ⅰ内设有两个主箱和两个副箱,两个主箱并排设置,两个副箱也并排设置,在所述主箱和副箱的后端设有若干圈环形阵列的导流通道Ⅰ,在所述分配板Ⅱ上设有导流腔,在所述分配板Ⅲ上设有导流通道Ⅱ,在所述分配板Ⅳ上设有导流通道Ⅲ,在所述分配板Ⅴ上设有导流通道Ⅳ,在所述喷丝板上设有若干喷丝通道,所述喷丝通道的出口分成两个环形阵列单元。所述分配板Ⅰ、分配板Ⅱ、分配板Ⅲ、分配板Ⅳ、分配板Ⅴ及喷丝板通过侧部定位销定位连接,同时它们通过中心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导流腔与主箱、副箱后端的整体导流通道Ⅰ一一对应设置,每个导流腔包括大开口前端和小开口后端,所述大开口前端设与导流通道Ⅰ一侧。所述导流通道Ⅱ包括内凹流槽Ⅰ和流道Ⅰ,所述内凹流槽Ⅰ与小开口后端对应设置。所述导流通道Ⅲ包括内凹流槽Ⅱ和流道Ⅱ,所述流道Ⅰ与内凹流槽Ⅱ连通。所述导流通道Ⅳ包括流料槽Ⅰ和流道Ⅲ,所述流道Ⅱ与流料槽Ⅰ连通。所述喷丝通道包括流料槽Ⅱ和倾斜的铅笔状流道,匹配设置的两个铅笔状流道前端连通,所述流道Ⅲ与流料槽Ⅱ连通。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技术整体结构设置合理,通过采用分配板Ⅰ、分配板Ⅱ、分配板Ⅲ、分配板Ⅳ、分配板Ⅴ及喷丝板,在分配板Ⅰ内设有两个主箱和两个副箱,两个主箱并排设置,两个副箱也并排设置,同时在喷丝板上设有若干喷丝通道,喷丝通道的出口分成两个环形阵列单元,出丝纤度好,并且产品质量稳定,符合实际使用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侧面连接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中分配板Ⅰ的正面图;图3是本技术中喷丝板的正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并列复合喷丝结构,它依次包括分配板Ⅰ1、分配板Ⅱ2、分配板Ⅲ3、分配板Ⅳ4、分配板Ⅴ5及喷丝板6,它们互相连通,所述分配板Ⅰ1、分配板Ⅱ2、分配板Ⅲ3、分配板Ⅳ4、分配板Ⅴ5及喷丝板6通过侧部定位销11定位连接,同时它们通过中心螺钉12固定连接,在所述分配板Ⅰ1内设有两个主箱7和两个副箱8,两个主箱7并排设置,两个副箱8也并排设置,在所述主箱7和副箱8的后端设有若干圈环形阵列的导流通道Ⅰ9,在所述分配板Ⅱ2上设有导流腔,所述导流腔与主箱7、副箱8后端的整体导流通道Ⅰ9一一对应设置,每个导流腔包括大开口前端13和小开口后端14,所述大开口前端13设与导流通道Ⅰ9一侧,在所述分配板Ⅲ3上设有导流通道Ⅱ,所述导流通道Ⅱ包括内凹流槽Ⅰ15和流道Ⅰ16,所述内凹流槽Ⅰ15与小开口后端14对应设置,在所述分配板Ⅳ4上设有导流通道Ⅲ,所述导流通道Ⅲ包括内凹流槽Ⅱ17和流道Ⅱ18,所述流道Ⅰ16与内凹流槽Ⅱ17连通,在所述分配板Ⅴ5上设有导流通道Ⅳ,所述导流通道Ⅳ包括流料槽Ⅰ19和流道Ⅲ20,所述流道Ⅱ18与流料槽Ⅰ19连通,在所述喷丝板6上设有若干喷丝通道,所述喷丝通道包括流料槽Ⅱ21和倾斜的铅笔状流道22,匹配设置的两个铅笔状流道22前端连通,所述流道Ⅲ20与流料槽Ⅱ21连通,所述喷丝通道的出口分成两个环形阵列单元10。本技术整体结构设置合理,通过采用分配板Ⅰ、分配板Ⅱ、分配板Ⅲ、分配板Ⅳ、分配板Ⅴ及喷丝板,在分配板Ⅰ内设有两个主箱和两个副箱,两个主箱并排设置,两个副箱也并排设置,同时在喷丝板上设有若干喷丝通道,喷丝通道的出口分成两个环形阵列单元,出丝纤度好,并且产品质量稳定,符合实际使用要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的并列复合喷丝结构,其特征在于:它依次包括分配板Ⅰ(1)、分配板Ⅱ(2)、分配板Ⅲ(3)、分配板Ⅳ(4)、分配板Ⅴ(5)及喷丝板(6),它们互相连通,在所述分配板Ⅰ(1)内设有两个主箱(7)和两个副箱(8),两个主箱(7)并排设置,两个副箱(8)也并排设置,在所述主箱(7)和副箱(8)的后端设有若干圈环形阵列的导流通道Ⅰ(9),在所述分配板Ⅱ(2)上设有导流腔,在所述分配板Ⅲ(3)上设有导流通道Ⅱ,在所述分配板Ⅳ(4)上设有导流通道Ⅲ,在所述分配板Ⅴ(5)上设有导流通道Ⅳ,在所述喷丝板(6)上设有若干喷丝通道,所述喷丝通道的出口分成两个环形阵列单元(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并列复合喷丝结构,其特征在于:它依次包括分配板Ⅰ(1)、分配板Ⅱ(2)、分配板Ⅲ(3)、分配板Ⅳ(4)、分配板Ⅴ(5)及喷丝板(6),它们互相连通,在所述分配板Ⅰ(1)内设有两个主箱(7)和两个副箱(8),两个主箱(7)并排设置,两个副箱(8)也并排设置,在所述主箱(7)和副箱(8)的后端设有若干圈环形阵列的导流通道Ⅰ(9),在所述分配板Ⅱ(2)上设有导流腔,在所述分配板Ⅲ(3)上设有导流通道Ⅱ,在所述分配板Ⅳ(4)上设有导流通道Ⅲ,在所述分配板Ⅴ(5)上设有导流通道Ⅳ,在所述喷丝板(6)上设有若干喷丝通道,所述喷丝通道的出口分成两个环形阵列单元(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并列复合喷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板Ⅰ(1)、分配板Ⅱ(2)、分配板Ⅲ(3)、分配板Ⅳ(4)、分配板Ⅴ(5)及喷丝板(6)通过侧部定位销(11)定位连接,同时它们通过中心螺钉(1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并列复合喷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腔与主箱(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鑫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地化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