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金属摩擦盘及其制作方法和接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0451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机械制造及接地设备领域,提供了一种复合金属摩擦盘及其制作方法和接地装置,该复合金属摩擦盘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耐磨金属材料置于第一模具中进行压铸成型,得到摩擦盘芯;将所述摩擦盘芯置于第二模具中后,再往所述第二模具中注入轻质有色合金,并对所述摩擦盘芯和所述轻质有色合金进行压铸复合成型,以在所述摩擦盘芯上形成包覆层,得到所述复合金属摩擦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作方法,可缩短摩擦盘生产工艺流程,提高摩擦盘生产效率,降低摩擦盘生产成本;该制作方法制得的复合金属摩擦盘可以避免非金属材料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同时可以保持摩擦盘的重量与非金属材料包覆金属摩擦盘芯的相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金属摩擦盘及其制作方法和接地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制造及接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金属摩擦盘及其制作方法和接地装置。
技术介绍
接地装置是实现动车组接地回流功能的装置,摩擦盘是接地装置核心零部件。目前,接地装置摩擦盘主要有单一金属摩擦盘和非金属材料包覆金属摩擦盘芯两种结构形式。单一金属摩擦盘主要为铜合金和不锈钢摩擦盘,摩擦盘重量相对较大。接地装置安装在动车组转向架轴箱端部,在振动条件下工作,摩擦盘重量较大时容易导致安装螺栓松脱甚至断裂,影响动车组运行安全。非金属材料包覆金属摩擦盘芯结构,摩擦盘重量较轻,但非金属材料在动车组振动的情况下,非金属材料表面和非金属与金属结合处容易出现裂纹;非金属材料包覆材料尺寸稳定性较差,装车运行一段时间后可能与装配件发生干涉;非金属材料熔点较低,在接地装置受到大电流冲击时,非金属材料可能发生熔化;与金属材料相比,非金属材料导热性差,接地装置在载流和摩擦的条件下工作,长期使用接地装置温升较高,个别极端情况可能导致轴温报警。另外,压铸是一种金属铸造工艺,其特点是将液态或半液态金属,在高压作用下,以高的速度填充压铸模具的型腔,并在压力作用下快速凝固。压铸是一种近净成型工艺,具有表面精度高、力学性能好,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因此,目前亟待寻找一种新的复合金属摩擦盘的制作工艺,以制得重量较轻且安全性较好的摩擦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金属摩擦盘的制作方法,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复合金属摩擦盘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耐磨金属材料置于第一模具中进行压铸成型,得到摩擦盘芯;将所述摩擦盘芯置于第二模具中后,再往所述第二模具中注入轻质有色合金,并对所述摩擦盘芯和所述轻质有色合金进行压铸复合成型,以在所述摩擦盘芯上形成包覆层,得到所述复合金属摩擦盘。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耐磨金属材料为铜合金。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轻质有色合金为镁合金或铝合金。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中,在进行压铸复合成型时,所述第二模具的温度控制在200~300℃。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模具包括:第一定模;与所述第一定模相匹配的第一动模;所述第一动模上设有与所述摩擦盘芯相匹配的第一腔体。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模具包括:第二定模;与所述第二定模相匹配的第二动模;所述第二动模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摩擦盘芯的第二腔体。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制作方法制得的复合金属摩擦盘。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摩擦盘芯上设有摩擦面和导电面。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复合金属摩擦盘在试验电流为470A、试验速度为350Km/h的条件下进行摩擦,其磨耗不大于0.08mm/10万公里,其最高温度不大于9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地装置,其包括接地装置本体以及上述的复合金属摩擦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金属摩擦盘的制作方法,是一种近净成型工艺,可缩短摩擦盘生产工艺流程,提高摩擦盘生产效率,降低摩擦盘生产成本;该制作方法制得的复合金属摩擦盘与非金属材料包覆金属摩擦盘芯结构相比,可以避免非金属材料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同时可以保持摩擦盘的重量与非金属材料包覆金属摩擦盘芯结构相当,提高了接地装置运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另外,该复合金属摩擦盘与单一金属摩擦盘相比,可以有效的降低摩擦盘重量,提高接地装置运用过程中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金属摩擦盘的主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金属摩擦盘的后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A-A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摩擦盘芯的主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摩擦盘芯的后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摩擦盘芯的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摩擦盘芯、11-导电面、12-摩擦面、2-包覆层、3-第一定模、4-第一动模、41-第一腔体、5-第二定模、6-第二动模、61-第二腔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所采用到的术语应当作广义的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实际的具体情况来理解术语的具体含义。譬如,本申请中所采用的术语“设置”和“设有”,可以定义为接触式设置或者未接触式设置等;所采用的方位词术语均是以附图为参考或者根据以实际情况以及公知常识所定义的方向为准。如附图1~3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复合金属摩擦盘,其包括摩擦盘芯1和包覆层2;其中,包覆层2包裹着摩擦盘芯1,摩擦盘芯1的材质为耐磨金属材料;包覆层2的材质为轻质有色合金材质,二者是通过压铸工艺复合成型的。另外,如附图4~6所示,摩擦盘芯1上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导电面11和摩擦面12,以便于接地装置与车体的连接。上述复合金属摩擦盘可通过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配合压铸工艺进行制作生产;其中,如附图7所示,所述第一模具包括:第一定模3;与所述第一定模3相匹配的第一动模4;所述第一动模4上设有与所述摩擦盘芯1相匹配的第一腔体41。通过往第一腔体41注入耐磨金属材料,并经压铸成型,即可得到所述摩擦盘芯1。另外,如附图8所示,所述第二模具包括:第二定模5;与所述第二定模5相匹配的第二动模6;所述第二动模6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摩擦盘芯1的第二腔体61。通过先将摩擦盘芯1放置在第二腔体61中后,再往第二腔体61中注入轻质有色合金,并经压铸成型,即可形成包覆层2,并得到所述复合金属摩擦盘。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接地装置,其包括接地装置本体以及上述复合金属摩擦盘。需要说明的是,接地装置本体的结构不是本专利技术的改进点,其可以采用现有动车组所采用的接地装置的结构,故在此不进行赘述了。具体的,上述复合金属摩擦盘的制作方法可参考下述实施例1~5,但不限于此。实施例1该实施例提供的了一种复合金属摩擦盘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耐磨金属材料熔融后,再置于第一模具的第一腔体中进行压铸成型,得到摩擦盘芯。其中,耐磨金属材料为现有市售的铜合金;具体的,该铜合金的组成如下:Sn8%,Zn1.5%,Pb1.5%,Ni1.2%,P0.8%,Ti0.3%,总杂质含量小于0.2%,其余为铜。S2、将所上述得到的摩擦盘芯置于第二模具的第二腔体中后,再往所述第二模具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金属摩擦盘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将耐磨金属材料置于第一模具中进行压铸成型,得到摩擦盘芯;/n将所述摩擦盘芯置于第二模具中后,再往所述第二模具中注入轻质有色合金,并对所述摩擦盘芯和所述轻质有色合金进行压铸复合成型,以在所述摩擦盘芯上形成包覆层,得到所述复合金属摩擦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金属摩擦盘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耐磨金属材料置于第一模具中进行压铸成型,得到摩擦盘芯;
将所述摩擦盘芯置于第二模具中后,再往所述第二模具中注入轻质有色合金,并对所述摩擦盘芯和所述轻质有色合金进行压铸复合成型,以在所述摩擦盘芯上形成包覆层,得到所述复合金属摩擦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金属摩擦盘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金属材料为铜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金属摩擦盘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有色合金为镁合金或铝合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金属摩擦盘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中,在进行压铸复合成型时,所述第二模具的温度控制在200~3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金属摩擦盘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包括:
第一定模;
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番马冬冬赵东源马小峰尹杰张卫国白建枝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和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