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水三相流流量计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9882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油、气、水三相流流量计量装置,需要克服计量效果差及污染环境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法兰与管线将气液分离罐、气液控制罐、质量流量计、气体流量计、液体缓冲罐、液体阀、气体阀、止回阀连接组成,其特征是气液分离罐上中部有环形阶梯状跌落式气液分离器;气液控制罐中部有滑道杆,气液控制阀阀副安装在滑道上;气液控制罐顶部与气体出口管道相连,气体管路上装有气体出口阀、带温压补偿的气体流量计、气体流量调节阀和液体缓冲罐;气液控制罐的液体出口管路装有液体出口阀、带温压补偿质量流量计、液体流量调节阀,经管路与液体缓冲罐下部气体管路汇合并成汇管,汇管连接到生产管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油、气、水自动分相在线计量。(*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气、水三相流流量计量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许多油田的油井产量计量主要采用人工量油,即玻璃 罐、翻斗、容积式流量计量油、应用密度改进油井二相分离装置、油 井三相分离计量装置和液面恢复法、功图法等量油,以及多相流流量 计量装置,现有的计量装置在实际工况下计量效果差,有的采用同位 素测量原理存在污染环境等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装置在实际工况下计量效果差,污染环 境的问题,提供一种不污染环境的油、气、水三相流流量计量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法兰与管线将气液分离罐、气液控制 罐、质量流量计、气体流量计、液体缓冲罐、液体阀、气体阀、止回 阀联接组成,其特征是气液分离罐上侧与气液进口管相连;气液分离 罐顶部设有气体出口管与气液控制罐上侧相连;气液分离罐上中部设 有环形阶梯状跌落式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罐下部设有液体出口管与 气液控制罐下部相连;气液分离罐底部设有排渣阀;气液控制罐由罐 体与罐盖组成,用螺拴将罐体与罐盖密封联接;气液控制罐顶部设有 气体出口控制阀阀座 L,气液控制罐上部设有气体环道,阻挡气流对气液控制阀阀副的干扰,气体环道与气体进口切向联接;气液控制罐 下部设有液体进口与液体管连接,气液控制罐下中部设有液体出口控 制阀阀座孔与控制罐下内部侧壁组成液流环道、兼挡液流对气液控制 阀阀副的干扰;气液控制罐下部还设有液体出口管,底部设有排渣阀; 气液控制罐中部设有滑道杆,气液控制阀阀副安装在滑道上;气液控 制罐盖顶部的气体出口阀座孔与气体出口管道相连,气体管路上装有 气体出口阀、带温压补偿的气体流量计、气体流量调节阀和液体缓冲 罐;气液控制罐的液体出口管路装有液体出口阀、带温压补偿质量流 量计、液体流量调节阀,经管路与液体缓冲罐下部气体管路汇合并成 汇管,汇管上装有止回阀连接到生产管线上。本技术所采用的各部件没有污染环境因素;在气液控制罐内 设置了液体出口控制阀,因此本装置控气、液流向可靠。本装置的气 液分离器的阶梯渠道的流通面积大于气液进口管的流通面积,当气液 流量甚大时,压力损失小;当气液流量甚小时,由于气液液体要流经 跌落渠道,气液分离效果好。该计量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并可在 线显示三相流分相计量数值、也可将三相流分相计量数值远传到中心 计算机;压力损失小;适用于单井、气液混输的油、气、水自动分相 在线计量,分相测量准确度可达±1 2%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跌落式环形阶梯式气液分离器主视图,图22是俯视图。 图3是气液控制罐罐盖气体出口控制阀阀座孔的示意图。图4是气液控制罐下部液体出口控制阀阀座孔的示意图。 图5是浮球控制阀阀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装置(见图1)由气液进口管1与设置在气液分离罐2内上中部的环形阶梯状跌落式气液分离器21入口以切向方式联接。气液分离器21环形阶梯状跌落式结构(见图2,、图22)由支撑 板21. 1、内筒21.4、外筒21.3和阶梯板21.2构成,竖直置于气液 分离罐2内的中上部,由支撑板21. 1与气液分离罐2内的中上部相 接且中心对称。气液分离器21的内筒21. 4、外筒21. 3和阶梯板21. 2构成二层 阶梯渠道,上圈渠道阶梯板上不置流液孔,下圈阶梯板有多个流液孔 21. 5,气液分离器外筒21. 3侧壁上有多个导气孔21. 6。气液混合流体由气液进口管1切向进入环形阶梯状跌落式气液 分离器21,气液经过分离器上圈阶梯板21. 2多次跌落撞击初步分离, 接着经过分离器下圈带流液孔21. 5的阶梯继续跌落撞击筛液分离, 液体顺着分离器内筒21. 4锥边下落,气体顺阶梯渠道上部外筒21. 3 的导气孔21. 6集聚到分离罐上部内腔中。环形阶梯状跌落式矩形渠 道流通面积大于气液进口管的流通面积,当气液混合流量小时,混合 流体经多次跌落撞击,有很好的气液分离效果。当气液混合流量大时 也有良好气液分离效果并不产生较大的压力损失,由气液进口来的气 液混合流体中的游离气可达到完全分离以及大部分孵化气分离。气液控制罐4 (图1)由筒体法兰、筒体、底部封头、罐盖、2 3条滑道16、上下滑道支撑板18、 14、上下控制阀阀座5、 15、气体 出口管6、液体出口管20、排渣阀12.4和支脚组成。气液控制罐罐盖5. 2的法兰5. 1 (图3)用螺栓与罐体法兰密封 联接。气液控制罐顶部气体出口控制阀的阀座孔5.0置于罐盖顶部内 侧中心,孔径与气液进口管3、 19 (图l)内径相同,孔口为内锥形, 锥度为40° 60°,气体出口阀阀座口与气体出口管6相通。气液控制罐4下部中间设置液体出口控制阀阀座口(图1、图4), 气液控制罐4中部由此口与下部相通,阀座孔内径与气液进口管内径 相同,孔口为内锥形,锥度为40° 60°。在气液控制罐4下部设置液体出口管20从罐侧面引出与液体管 道相连;气液控制罐4底部设置排渣阀12. 4。气液控制罐4中部2 3条导向滑道16的圆柱杆由上下支撑板 18、 14与罐内壁连接支撑,滑道杆安装中心圆与液体控制阀阀座孔 同心。气液控制罐4内中部设置浮球控制阀17顺滑道16上下随罐4内 的液面升降而上下滑动,气液控制罐4内中间的浮球控制阀(图5,) 由下阀芯17.1、管子17.2、浮球17.3、滑道环17.4、管子17.5和上 阀芯17.6组成,浮球控制阀的浮球17.3上下两端中心位置各设置一 段管子与上下阀芯联结,二管子不穿过浮球内部,浮球外径侧上下各 设置2 3个滑道环17.4; 二阀芯17.1、 17.6为外圆锥形,锥角为40 ° 60°, 二阀芯、上下管子、滑道环孔的中心圆与浮球同心;上下管子一端与浮球两端同心联接,上下管子不穿过浮球中心,上下管子另一端与上下阀芯连接;浮球为长腰形空心球,两端为椭圆球形,中间 为圆柱形。浮球控制阀17与气液控制罐4顶部气体出口阀座孔5和 罐下部中间液体出口阀座孔15组成浮球控制阀阀副。浮球控制阀阀 副的浮球延罐内2 3条滑道上下滑动,来实现开启、关闭气体出口 阀座孔5和液体出口阀座孔15。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排气控制阀和排液控制阀为常开状态。在气 液控制罐4内设置控制阀的目的在于当罐内液位甚高时,浮球上升, 关闭气体出口,气体流量计暂停计量;当罐内液位甚低时,浮球下降 关闭液体出口,质量流量计暂停计量,从而有效的控制气液流量的计 量。气液控制罐4的气体出口管与气体出口阀7.1 (注全开状态, 维修气表时关闭)、带温压补偿的气体流量计8、气体流量调节阀7. 2 (注开气表时,从关闭状态逐渐开至全开)、液体缓冲罐9、气液 汇管10、 ll相连。气液控制罐4中下部设置的液体出口管20与液体 出口阀12. 1 (注全开状态,维修质量流量计时关闭)、质量流量计 13、液体流量调节阀12.2 (注开表时,从关闭状态逐渐开至全开) 和气液汇管IO、止回阀ll相连。权利要求1.油、气、水三相流流量计量装置,采用法兰与管线将气液分离罐、气液控制罐、质量流量计、气体流量计、液体缓冲罐、液体阀、气体阀、止回阀联接组成,其特征是气液分离罐上侧与气液进口管相连;气液分离罐顶部气体出口管与气液控制罐上侧相连;气液分离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油、气、水三相流流量计量装置,采用法兰与管线将气液分离罐、气液控制罐、质量流量计、气体流量计、液体缓冲罐、液体阀、气体阀、止回阀联接组成,其特征是气液分离罐上侧与气液进口管相连;气液分离罐顶部气体出口管与气液控制罐上侧相连;气液分离罐上中部装环形阶梯状跌落式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罐下部液体出口管与气液控制罐下部相连;气液分离罐底部装排渣阀;气液控制罐由螺拴将罐体与罐盖密封联接;气液控制罐顶部有气体出口控制阀阀座孔,气液控制罐上部有气体环道,气体环道与气体进口切向联接;气液控制罐下部液体进口与液体管连接,气液控制罐下中部液体出口控制阀阀孔座与控制罐下内部侧壁组成液流环道;气液控制罐下部设液体出口管,底部有排渣阀;气液控制罐中部有滑道杆,气液控制阀阀副安装在滑道上;气液控制罐盖顶部的气体出口阀座孔与气体出口管道相连,气体管路上装有气体出口阀、带温压补偿的气体流量计、气体流量调节阀和液体缓冲罐;气液控制罐的液体出口管路装有液体出口阀、带温压补偿质量流量计、液体流量调节阀,经管路与液体缓冲罐下部气体管路汇合并成汇管,汇管装止回阀并连接生产管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天生康剑吴叶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一诺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