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钢门窗的加固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9240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塑钢门窗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塑钢门窗的加固生产装置,包括机架和加工平台,加工平台外侧延伸固设有两块相对设置的支撑板,两块支撑板上均转动连接有外框限位件,加工平台固设于机架的顶面外延上,加工平台顶面沿其轴向垂直向内凹设有与机架内腔连通的凹槽,两块支撑板的间隙与凹槽槽宽相等,凹槽内滑动设置有推动塑钢门窗抵接至外框限位件上的内框抵紧件。该加固生产装置通过将外框限位件的转动角度设置为恒定值,塑钢门窗到达预设定位置后,驱动液压杆下压将塑钢门窗压紧,便可将塑钢门窗准确、牢固的限位于加工平台上,从而提高了打磨精度、成品质量,便于后期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钢门窗的加固生产装置
本技术涉及塑钢门窗生产
,尤其是涉及一种塑钢门窗的加固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塑钢门窗是以聚氯乙烯树枝为主要原料,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聚氯乙烯性能优良、加工方便、用途广泛,由于其物理性能如刚性、弹性、耐腐蚀,抗老化性能优异,通常用作铜、锌、铝等有色金属的较佳代用品。塑钢门窗加工处理的大体流程为,锯切主型材→铣排水孔→开V型口→装型钢→焊接等一系列工序后,然后通过切割、焊接或螺接的方式制成门窗框扇,装配上密封胶条、毛条以及五金件等,制成的门户窗称之为塑钢门窗,由于焊接后的门窗四角表面较为粗糙,表面凹凸不平,因此需将焊接后突出的部分需利用打磨轮进行磨除。目前现有的边角打磨装置,在打磨前需将待加工塑钢门窗放置于固定平台上,并利用夹持装置将塑钢门窗夹紧,随后由驱动件驱动打磨轮行进至塑钢门窗周侧进行打磨,夹持过程中往往由于定位夹持不精准,难以确保打磨轮在打磨每个塑钢门窗时,打磨深度保持一致,从而导致成品层次不齐,后期装配其他配件时易出现较多问题,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位准确且夹持牢固的塑钢门窗的加固生产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塑钢门窗的加固生产装置,包括机架和加工平台,所述加工平台外侧延伸固设有两块相对设置的支撑板,两块所述支撑板上均转动连接有外框限位件。所述加工平台固设于所述机架的顶面外延上,所述加工平台顶面沿其轴向垂直向内凹设有与所述机架内腔连通的凹槽,两块所述支撑板的间隙与所述凹槽槽宽相等,所述凹槽内滑动设置有推动塑钢门窗抵接至所述外框限位件上的内框抵紧件。所述机架的上端面竖直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定位塑钢门窗的压持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将焊接完成后的待磨削塑钢门窗,推进至加工平台的上端面上,随后由内框抵紧件将塑钢门窗内壁侧延扣合抵紧后,带动塑钢门窗持续推进,并使塑钢门窗外侧与外框限位件抵触,通过将外框限位件的转动角度设置为恒定值,塑钢门窗到达预设定位置后,驱动压持件下压将塑钢门窗压紧,便可将塑钢门窗准确、牢固的限位于加工平台上,从而提高了打磨精度、成品质量,便于后期装配。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框限位件包括固定杆、转筒、抵接板以及弹性件,所述转筒转动套设在所述固定杆周侧,所述固定杆顶面同轴固设有一根贯穿所述转筒的转杆,所述抵接板的一侧固设在所述转筒周侧,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转筒内。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包括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转杆周侧,且所述扭簧的一端固设于所述转筒的底壁上、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框限位件处于初始状态时,抵接板轴线与加工平台的轴线保持水平,塑钢门窗的一角延伸至两组外框限位件之间,并逐渐与抵接抵接板,同时驱动转筒沿固定杆轴线同步转动,此时扭簧产生扭矩,当压持件松脱后,扭簧回弹可推动塑钢门窗脱离,操作快捷,限位精准。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筒整体呈半圆柱形,所述转筒侧壁与所述抵接板贴近塑钢门窗的一侧齐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便于转筒和抵接板能与塑钢门窗充分贴合。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筒开口端外延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固定杆的周侧转动开设有一圈与所述限位块适配的环形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卡接至环形槽内,可避免转筒在转动过程中自固定杆周侧滑脱的情况发生。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框限位件还包括固设于所述支撑板端面的压敏电阻,所述压敏电阻的端部与所述抵接板远离塑钢门窗的一侧活动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敏电阻的设置使液压杆的升降可控制的更加精准,并限定了抵接板的转动角度,使塑钢门窗的推进距离被限定。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框抵紧件包括水平固设于所述凹槽内壁上的弧形导板、沿所述凹槽轴线贯通开设于所述弧形导板表面的导向槽、竖直设置且滑移设置于所述导向槽内的滑杆、以及固设在所述滑杆顶端并与所述弧形导板滑动连接的卡接板和套设于所述滑杆底端的防脱套,所述防脱套与所述滑杆相互垂直,所述防脱套底壁固设有弹簧且弹簧的另一端固设在所述滑杆端部,所述凹槽内壁垂直固设有与所述防脱套侧壁相连用于驱动所述卡接板沿所述导向槽轴线往复移动的液压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手动将塑钢门窗的一角与凹槽轴线对应,并将其整体放置在加工平台上,随后驱动液压缸伸缩,液压缸端部固定连接的防脱套水平滑移的同时,带动滑杆沿导向槽内壁滑动,且弧形导板的上端面呈弧面设置,使卡接板的逐渐凹槽内部上升至加工平台端面以上,并沿两组外框限位件间隙逐渐推进,配合紧密,操作连续性高;当压持件将塑钢门窗固定牢固后,液压缸驱动卡接板回到初始位置,且此时卡接板的上端面与凹槽开口端外延齐平,可使卡接板的设置不会影响到操作人员放置塑钢门窗。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板靠近所述抵接板的两侧外延上开设有斜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边的设置扩大了卡接板抵接至塑钢门窗上的接触面积,并使两者接触面平滑贴合,减少摩擦,减轻划痕。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持件包括竖直固定穿设于所述支架上的液压杆,所述液压杆伸缩杆的端部固定套设有橡胶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压杆通过支架架设在机架的上方,塑钢门窗推挤抵接板抵触压敏电阻,并驱动液压杆伸缩杆端部下压,将塑钢门窗夹紧,该固定方式全机械操作,工作效率较高,且固定牢固;橡胶套的设置可保护塑钢门窗的表面不被磨损或划伤。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将外框限位件的转动角度设置为恒定值,塑钢门窗到达预设定位置后,驱动液压杆下压将塑钢门窗压紧,便可将塑钢门窗准确、牢固的限位于加工平台上,从而提高了打磨精度、成品质量,便于后期装配。(2)本技术通过将塑钢门窗的一角延伸至两组外框限位件之间,并逐渐与抵接抵接板,同时驱动转筒沿固定杆轴线同步转动,此时扭簧产生扭矩,当压持件松脱后,扭簧回弹可推动塑钢门窗脱离,操作快捷,限位精准。(3)本技术通过将塑钢门窗放置在加工平台上,随后驱动液压缸伸缩,液压缸端部固定连接的防脱套水平滑移的同时,带动滑杆沿导向槽内壁滑动,因弧形导板的上端面呈弧面设置,使卡接板的逐渐凹槽内部上升至加工平台端面以上,并沿两组外框限位件间隙逐渐推进,配合紧密,操作连续性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图4示出了外框限位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机架;2、加工平台;3、支撑板;4、外框限位件;41、固定杆;42、转筒;43、抵接板;44、扭簧;45、限位块;46、环形槽;5、凹槽;6、内框抵紧件;61、弧形导板;62、导向槽;63、滑杆;64、卡接板;65、防脱套;66、弹簧;67、液压缸;7、支架;8、斜边;9、液压杆;10、橡胶套;11、压敏电阻。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钢门窗的加固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和加工平台(2),所述加工平台(2)外侧延伸固设有两块相对设置的支撑板(3),两块所述支撑板(3)上均转动连接有外框限位件(4);/n所述加工平台(2)固设于所述机架(1)的顶面外延上,所述加工平台(2)顶面沿其轴向垂直向内凹设有与所述机架(1)内腔连通的凹槽(5),两块所述支撑板(3)的间隙与所述凹槽(5)槽宽相等,所述凹槽(5)内滑动设置有推动塑钢门窗抵接至所述外框限位件(4)上的内框抵紧件(6);/n所述机架(1)的上端面竖直设置有支架(7),所述支架(7)上还设置有用于定位塑钢门窗的压持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钢门窗的加固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和加工平台(2),所述加工平台(2)外侧延伸固设有两块相对设置的支撑板(3),两块所述支撑板(3)上均转动连接有外框限位件(4);
所述加工平台(2)固设于所述机架(1)的顶面外延上,所述加工平台(2)顶面沿其轴向垂直向内凹设有与所述机架(1)内腔连通的凹槽(5),两块所述支撑板(3)的间隙与所述凹槽(5)槽宽相等,所述凹槽(5)内滑动设置有推动塑钢门窗抵接至所述外框限位件(4)上的内框抵紧件(6);
所述机架(1)的上端面竖直设置有支架(7),所述支架(7)上还设置有用于定位塑钢门窗的压持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钢门窗的加固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限位件(4)包括固定杆(41)、转筒(42)、抵接板(43)以及弹性件,所述转筒(42)转动套设在所述固定杆(41)周侧,所述固定杆(41)顶面同轴固设有一根贯穿所述转筒(42)的转杆,所述抵接板(43)的一侧固设在所述转筒(42)周侧,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转筒(4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钢门窗的加固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扭簧(44),所述扭簧(44)套设于所述转杆周侧,且所述扭簧(44)的一端固设于所述转筒(42)的底壁上、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杆(41)的顶端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塑钢门窗的加固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42)整体呈半圆柱形,所述转筒(42)侧壁与所述抵接板(43)贴近塑钢门窗的一侧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塑钢门窗的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波余礼贵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昕亿佳节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