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涛专利>正文

一种注塑件表面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7670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件表面处理设备,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内设有打磨室,所述打磨室的下侧设有左侧与外界相连通的出料室,所述出料室内设有出料输送机构,所述打磨室后侧设有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的前侧壁内相连通设有第二滑腔,所述第一滑腔的后侧设有驱动控制室,所述驱动控制室内设有驱动控制机构,所述第二滑腔的左侧设有限位滑腔,所述限位滑腔前侧设有与所述打磨室相连通设置的定位槽,所述限位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限位滑块,所述定位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伸设置的定位滑块,所述定位滑块的前侧末端与所述内螺纹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滑块的后侧与所述限位滑块的前侧固定连接,本装置便于安装和拆卸,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件表面处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管件加工
,具体为一种注塑件表面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塑件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常见,在生产注塑件的过程中,对注塑件的表面进行打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打磨是表面改性技术的一种,一般指借助粗糙物体来通过摩擦改变材料表面物理性能的一种加工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特定表面粗糙度,通过打磨可清除注塑件表面的毛刺、粗颗粒及杂质,获得平整表面。但是,现有的打磨装置多为人工操作,对人体健康有影响,且效率和质量无法保证;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拆装的注塑管件用的表面打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件表面处理设备,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注塑件表面处理设备,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内设有打磨室,所述打磨室的下侧设有左侧与外界相连通的出料室,所述出料室内设有出料输送机构,所述打磨室后侧设有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的前侧壁内相连通设有第二滑腔,所述第一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后侧末端动力连接有固嵌于所述第一滑腔后侧壁内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滑块内设有截面为T型的导滑槽,所述导滑槽内设有导滑块,所述第二滑腔内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腔内还设有用以控制所述第二滑块移动的驱进控制机构,所述打磨室的左侧壁上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右侧固设有盘线轮,所述第一转轴上还套设有与所述打磨室的左侧壁固定连接的扭簧,所述盘线轮的右侧固设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内螺纹套,所述内螺纹套的右侧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卡盘,所述打磨室的后侧设有向后侧延伸设置的传控腔,所述打磨室与所述传控腔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左侧固设有位于所述打磨室内的第二卡盘,所述第二转轴的右侧固设有位于所述传控腔内的第一带轮,所述第一滑腔的后侧设有驱动控制室,所述驱动控制室内设有驱动控制机构,所述第二滑腔的左侧设有限位滑腔,所述限位滑腔前侧设有与所述打磨室相连通设置的定位槽,所述限位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限位滑块,所述定位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伸设置的定位滑块,所述定位滑块的前侧末端与所述内螺纹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滑块的后侧与所述限位滑块的前侧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出料输送机构包括转动配合连接设置于所述出料室内的第一输送轮和第二输送轮,所述第一输送轮和所述第二输送轮之间动力连接有输送带,所述出料室与所述打磨室之间设有设有下料开口。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驱进控制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二滑腔右侧壁内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滑腔内还设有左右延伸且与所述第二滑块螺纹配合连接的第三螺杆,所述第三螺杆的右侧末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左侧端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块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伸设置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后侧末端伸入所述导滑槽内且与所述导滑块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前侧末端固设有打磨片(未图示),所述第二滑块的左侧端面上固设有第一拉伸,所述第一拉伸另一端伸入所述打磨室内且与所述盘线轮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控制机构包括固定与所述驱动控制室右侧壁上的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左侧端动力连接有花键轴,所述花键轴上固设有圆盘,所述圆盘的左侧设有与所述花键轴配合连接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内设有截面为T型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连接块,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圆盘之间设有拉簧,所述驱动控制室的左侧设有联动室,所述联动室与所述驱动控制室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左侧固设有位于所述联动室内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三转轴的右侧末端固设有位于所述驱动控制室内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齿轮的前侧位置,所述联动室的前侧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的后侧末端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四转轴的前侧末端与所述第一输送轮动力配合连接,所述驱动控制室与所述传控腔后侧延伸段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的左侧末端固设有位于所述驱动控制室内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齿轮的后侧位置,所述第五转轴的右侧末端固设有位于所述传控腔内的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与所述第一带轮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传动带。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滑块的左侧端固设有第二拉绳,所述第二拉绳另一端伸入所述驱动控制室内且与所述环形槽内的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滑块的端面端面内设有斜面缺口槽,所述限位滑腔的后侧壁内设有电磁自锁机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电磁自锁机构包括开口向前设置的锁滑槽以及滑动配合连接设置于所述锁滑槽内的磁性斜面滑块,所述,所述锁滑槽的后侧壁内固设有电磁控制器,所述电磁控制器与所述磁性斜面滑块后侧端面之间固设有顶压弹簧,所述第二滑腔的左侧壁内固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相对设置的触碰传感器,所述触碰传感器与所述电磁控制器电联。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打磨室的前侧端面开设有与所述打磨室相连通设置的装配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二滑块向右侧移动实现自动控制第二螺杆带动内螺纹套右侧的第一卡盘向右侧移动,从而方便自动夹持安装注塑件,便于加工,通过第一电机控制第一滑块上下移动,进而实现自动控制打磨片伸缩工作,满足不同直径的注塑件打磨工作,提高了实用性,通过扭簧带动第一转轴的反向转动,进而实现自动控制第一卡盘与注塑件的脱离工作,从而实现自动落料工作,提高加工效率,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动力配合,进而实现自动控制将落入出料室内的注塑件通过出料输送机构排出,便于拿取,减轻了工人劳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一种注塑件表面处理设备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A-A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B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C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4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参照图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注塑件表面处理设备,包括主壳体6,所述主壳体6内设有打磨室61,所述打磨室61的下侧设有左侧与外界相连通的出料室62,所述出料室62内设有出料输送机构,所述打磨室61后侧设有第一滑腔68,所述第一滑腔68的前侧壁内相连通设有第二滑腔64,所述第一滑腔68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滑块681,所述第一滑块681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螺杆682,所述第一螺杆682的后侧末端动力连接有固嵌于所述第一滑腔68后侧壁内的第一电机683,所述第一滑块681内设有截面为T型的导滑槽684,所述导滑槽684内设有导滑块685,所述第二滑腔64内设有第二滑块642,所述第二滑腔64内还设有用以控制所述第二滑块642移动的驱进控制机构,所述打磨室61的左侧壁上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转轴611,所述第一转轴611的右侧固设有盘线轮613,所述第一转轴611上还套设有与所述打磨室61的左侧壁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件表面处理设备,包括主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内设有打磨室,所述打磨室的下侧设有左侧与外界相连通的出料室,所述出料室内设有出料输送机构,所述打磨室后侧设有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的前侧壁内相连通设有第二滑腔,所述第一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后侧末端动力连接有固嵌于所述第一滑腔后侧壁内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滑块内设有截面为T型的导滑槽,所述导滑槽内设有导滑块,所述第二滑腔内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腔内还设有用以控制所述第二滑块移动的驱进控制机构,所述打磨室的左侧壁上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右侧固设有盘线轮,所述第一转轴上还套设有与所述打磨室的左侧壁固定连接的扭簧,所述盘线轮的右侧固设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内螺纹套,所述内螺纹套的右侧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卡盘,所述打磨室的后侧设有向后侧延伸设置的传控腔,所述打磨室与所述传控腔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左侧固设有位于所述打磨室内的第二卡盘,所述第二转轴的右侧固设有位于所述传控腔内的第一带轮,所述第一滑腔的后侧设有驱动控制室,所述驱动控制室内设有驱动控制机构,所述第二滑腔的左侧设有限位滑腔,所述限位滑腔前侧设有与所述打磨室相连通设置的定位槽,所述限位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限位滑块,所述定位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伸设置的定位滑块,所述定位滑块的前侧末端与所述内螺纹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滑块的后侧与所述限位滑块的前侧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件表面处理设备,包括主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内设有打磨室,所述打磨室的下侧设有左侧与外界相连通的出料室,所述出料室内设有出料输送机构,所述打磨室后侧设有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的前侧壁内相连通设有第二滑腔,所述第一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后侧末端动力连接有固嵌于所述第一滑腔后侧壁内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滑块内设有截面为T型的导滑槽,所述导滑槽内设有导滑块,所述第二滑腔内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腔内还设有用以控制所述第二滑块移动的驱进控制机构,所述打磨室的左侧壁上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右侧固设有盘线轮,所述第一转轴上还套设有与所述打磨室的左侧壁固定连接的扭簧,所述盘线轮的右侧固设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内螺纹套,所述内螺纹套的右侧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卡盘,所述打磨室的后侧设有向后侧延伸设置的传控腔,所述打磨室与所述传控腔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左侧固设有位于所述打磨室内的第二卡盘,所述第二转轴的右侧固设有位于所述传控腔内的第一带轮,所述第一滑腔的后侧设有驱动控制室,所述驱动控制室内设有驱动控制机构,所述第二滑腔的左侧设有限位滑腔,所述限位滑腔前侧设有与所述打磨室相连通设置的定位槽,所述限位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限位滑块,所述定位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伸设置的定位滑块,所述定位滑块的前侧末端与所述内螺纹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滑块的后侧与所述限位滑块的前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件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输送机构包括转动配合连接设置于所述出料室内的第一输送轮和第二输送轮,所述第一输送轮和所述第二输送轮之间动力连接有输送带,所述出料室与所述打磨室之间设有设有下料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件表面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进控制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二滑腔右侧壁内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滑腔内还设有左右延伸且与所述第二滑块螺纹配合连接的第三螺杆,所述第三螺杆的右侧末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左侧端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滑块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伸设置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后侧末端伸入所述导滑槽内且与所述导滑块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王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