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配件的压合治具
本技术涉及压合治具
,具体为一种汽车配件的压合治具。
技术介绍
压合治具是生产不可缺少的治具,它是对产品的压合组装,人工将产品放入到治具载具中,然后手动压合产品,并检测压合后产品是否同心,压合治具在汽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现有的汽车配件压合装置,由于把手的位置对不同型号的汽车配件进行压合时会造成装夹不便利,在装夹汽车配件时容易出现装夹不牢固的问题,进而影响压合效果,并且只能单一的对一种汽车配件进行压合,影响压合治具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配件的压合治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汽车配件压合装置,由于把手的位置对不同型号的汽车配件进行压合时会造成装夹不便利,在装夹汽车配件时容易出现装夹不牢固的问题,进而影响压合效果,并且只能单一的对一种汽车配件进行压合,影响压合治具的实用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配件的压合治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端四角均固接有支座,所述底板的前后两端均安装有升降机构,两个所述升降机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配件的压合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底端四角均固接有支座(3),所述底板(1)的前后两端均安装有升降机构(5),两个所述升降机构(5)均与底板(1)间隙配合,所述底板(1)的前后两端中间位置均设有把手(9),两个所述把手(9)均与底板(1)间隙配合,两个所述把手(9)的左右两端均与升降机构(5)相套接,两个所述把手(9)均与升降机构(5)间隙配合,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接有方板(2),所述方板(2)的前端固接有传动机构(6),所述传动机构(6)的顶端贯穿方板(2)与第二竖板(8)相固接,所述第二竖板(8)与方板(2)间隙配合,所述方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配件的压合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底端四角均固接有支座(3),所述底板(1)的前后两端均安装有升降机构(5),两个所述升降机构(5)均与底板(1)间隙配合,所述底板(1)的前后两端中间位置均设有把手(9),两个所述把手(9)均与底板(1)间隙配合,两个所述把手(9)的左右两端均与升降机构(5)相套接,两个所述把手(9)均与升降机构(5)间隙配合,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接有方板(2),所述方板(2)的前端固接有传动机构(6),所述传动机构(6)的顶端贯穿方板(2)与第二竖板(8)相固接,所述第二竖板(8)与方板(2)间隙配合,所述方板(2)的上表面左侧固接有第一竖板(10),所述第一竖板(10)和第二竖板(8)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夹紧机构(7),两个所述夹紧机构(7)的内部均与汽车配件(4)卡接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的压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第一弹簧(501)、顶板(502)、顶杆(503)、护壳(504)、第二弹簧(505)和阻尼圈(506),多个所述护壳(504)的外壁均与底板(1)相套接,多个所述护壳(504)均与底板(1)过盈配合,多个所述护壳(504)的内壁均套接有第二弹簧(505),多个所述第二弹簧(505)均与护壳(504)间隙配合,多个所述第二弹簧(505)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把手(9)和护壳(504)相固接,多个所述护壳(504)的内壁均设有阻尼圈(506),多个所述阻尼圈(506)的外壁均与护壳(504)相贴合,多个所述阻尼圈(506)的内壁均与把手(9)相套接,多个所述阻尼圈(506)均与把手(9)过盈配合,多个所述顶板(502)的顶端贯穿底板(1),且顶板(502)与底板(1)间隙配合,多个所述顶板(502)的一端固接有顶杆(503),多个所述顶杆(503)的外壁均与把手(9)相套接,多个所述顶杆(503)均与把手(9)间隙配合,多个所述顶板(502)的另一端固接有第一弹簧(501),多个所述第一弹簧(501)远离顶板(502)的一端均与底板(1)相固接,多个所述第一弹簧(501)均与底板(1)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的压合治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护壳(504)沿底板(1)轴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的压合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7)包括上夹板(701)、下夹板(702)、连杆(703)、螺纹杆(704)、连接销(705)、第三弹簧(706)和第四弹簧(707),两个所述螺纹杆(704)的底端分别贯穿第一竖板(10)和第二竖板(8)与上夹板(701)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贵林,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佳南商务信息咨询服务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