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接触球轴承组推力间隙测量和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7640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角接触球轴承组推力间隙测量和调整装置,属于轴承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内圈和外圈,外圈套设在内圈外周,其中内圈包括空心圆柱,空心圆柱轴向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内圈压板和内圈底座,内圈压板和内圈底座之间通过内连接柱相连,且内圈压板顶部还设置有百分表;外圈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外圈压环和外圈底座,外圈压环和外圈底座之间通过外连接柱相连,外圈底座的外侧边缘位置环绕周向设置有支撑凸台,且支撑凸台朝向远离外圈压环的方向延伸。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角接触球轴承装配时推力间隙测量和调整过程复杂费力或测量不够精准的不足,加快了测量和调整的速度,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角接触球轴承组推力间隙测量和调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测量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角接触球轴承组推力间隙测量和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角接触球轴承可同时承受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能在较高的转速下工作,其接触角越大,轴向承载能力越高。接触角指的是角接触球轴承径向平面内的钢球和滚道接触点连线与轴承轴线的垂直线之间的角度。通常高精度和高速轴承取15°接触角,在轴向力作用下,接触角会增大。在发电企业中,大型轴流风机与水泵是发电厂的主要辅机,轴承是转动设备的最主要部件之一。在所有旋转轴的设备中,旋转轴一般是由轴承支撑起来旋转的,轴承则安装在轴承箱中。当设备的轴承出现损坏或达到使用极限时,就需要进行轴承的更换。每一个轴承箱内部通常会使用若干个轴承,装配在旋转轴上,其中用于平衡轴向推力的轴承大多为成对安装的角接触球轴承。两个角接触球轴承中间装有内、外隔圈,在装配时需要通过测量并调整内、外隔圈厚度,使轴承组的总推力间隙达到合格的范围。传统的装配顺序是将轴承热装(电加热或油加热)到旋转轴上,然后按工艺的要求吊装进轴承箱。通过试装,将轴承箱所有部件全部装配完成后,通过百分表测量主轴端面与轴承箱端盖的相对位移最大值,判断该间隙是否合格。然后将需要调整的量计算出后,重新解体轴承,取出外隔圈,最后根据计算值,对外隔圈进行精加工,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总推力间隙合格。因此,设计一款简单实用且测量准确的角接触球轴承组推力间隙的测量和调整装置是行业内一直追求的目标。经检索,关于轴承测量装置已有大量专利公开,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14226302,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非标角接触球轴承的接触角测量方法,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非标角接触球轴承的接触角测量方法,非标角接触球轴承中的内圈具有异形凸台,通过固定载荷块对非标角接触球轴承施加中心轴向载荷的方式,可以准确和快速的测量外圈和保持架的旋转圈数,再通过接触角与非标角接触球轴承借用公式计算出非标角接触球轴承的接触角,采用固定载荷块直接加载的方法,加载可靠、准确,保证在接触角测量过程中钢球在滚道内纯滚动不产生滑动,且内圈、外圈和钢球之间不产生接触变形,这种方式具有平稳、无冲击、快速和操作简单之特点,中心轴向载荷加载采用一次装卡定位,消除了安装定位误差影响,保证了接触角一测量精度,除用于准确和快速的测量非标角接触球轴承接触角之外还可以适用于标准角接触球。该方案不失为对轴承测量装置的良好探索,但行业内对轴承测量装置的探索从未停止。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角接触球轴承装配时推力间隙测量和调整过程复杂费力或测量不够精准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角接触球轴承组推力间隙测量和调整装置,能够将成对安装的角接触球轴承单独进行试装配,加快了测量和调整的速度,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角接触球轴承组推力间隙测量和调整装置,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内圈和外圈,外圈套设在内圈外周,其中内圈包括空心圆柱,空心圆柱轴向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内圈压板和内圈底座,内圈压板和内圈底座的外侧边缘位置均延伸超过空心圆柱的外周,内圈压板和内圈底座之间通过内连接柱相连,且内圈压板顶部还设置有百分表;外圈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外圈压环和外圈底座,外圈压环和外圈底座均为环形结构,外圈压环和外圈底座的中心均开设有用于安装内圈的安装腔,且外圈压环和外圈底座之间通过外连接柱相连,外圈底座的外侧边缘位置环绕周向设置有支撑凸台,且支撑凸台朝向远离外圈压环的方向延伸。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外连接柱的底部固定在外圈底座上,外连接柱的顶部设置有螺纹段,外圈压环上与外连接柱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外连接柱相配合的通孔,该螺纹段穿过外圈压环上的通孔并通过外圈锁紧螺母将外圈压环与外圈底座连接在一起。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外圈底座上环绕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外连接柱。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内连接柱的底部固定在内圈底座上,内连接柱的顶部设置有螺纹段,内圈压板上与内连接柱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内连接柱相配合的通孔,该螺纹段穿过内圈压板上的通孔并通过内圈锁紧螺母将内圈压板与内圈底座连接在一起。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百分表通过固定单元固定在内圈压板的顶部,且百分表底部测量头的位置与外圈压环的位置相对应。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内圈压板和内圈底座均为圆形结构,且内圈压板和内圈底座的直径均比空心圆柱的直径大。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固定单元包括固定在内圈压板顶部的固定底座和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与固定底座相连,固定杆的另一端与百分表相连。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固定杆包括设置在固定底座顶部的固定段,其中固定段顶部向外延伸设置有支撑段,支撑段底部向下延伸设置有连接段,连接段的底部与百分表相连。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固定底座底部设有螺纹段,内圈压板与该螺纹段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该螺纹段相配合的通孔,该螺纹段穿过内圈压板上的通孔并通过固定螺母将固定底座固定在内圈压板顶部。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外圈底座的外侧边缘位置环绕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凸台,且支撑凸台沿远离外圈压环的方向延伸。3.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角接触球轴承组推力间隙测量和调整装置,能够将成对安装的两个角接触球轴承单独进行试装配,在减少传统工艺的步骤的前提下,解保精确测量推力间隙,,加快了测量和调整的速度。(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角接触球轴承组推力间隙测量和调整装置,减轻了测量调整过程中的设备重量,大大降低了部件受损和人员受伤的风险,也不需要起重吊装的配合,减少了机械的投入。(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角接触球轴承组推力间隙测量和调整装置,将轴承箱装配次数降到最低,紧固件和配合件磨损的可能性大大减少,减少了额外的工作量。(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角接触球轴承组推力间隙测量和调整装置,外圈底座的外侧边缘位置环绕周向设置有支撑凸台,且支撑凸台朝向远离外圈压环的方向延伸,即外圈底座底部不是直接放置在地面上的,而是通过支撑凸台放置在地面上,保证在各部件就位并初步固定后,内圈底座能够处于一个自由向下的悬空状态,此时可以直接调整百分表的测量头压在外圈压环顶部,百分表的示值即可直接作为测量和调整的初始值,支撑凸台结构上使得所需操作步骤和辅助平台减少,利用部件的自重和支撑凸台的圆环结构让各部件就位后便于直观地检查平整度,通常无需调整即可进行下一步工作,使得测量过程时间更短,结果更加准确。此外,支撑凸台结构使得本实施例的间隙测量和调整装置对工作场地平整度要求降低,只需要保持支撑凸台的圆环形状范围内的工作场地表面平整即可。(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角接触球轴承组推力间隙测量和调整装置,外圈压环和外圈底座均为环形结构,环形结构设计与角接触球轴承的圆形横截面相符合,能够更好地安装和承载角接触球轴承,且外圈压环的直径大于内圈压板的直径,外圈底座的直径大于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角接触球轴承组推力间隙测量和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内圈(200)和外圈(100),外圈(100)套设在内圈(200)外周,其中内圈(200)包括空心圆柱(220),空心圆柱(220)轴向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内圈压板(210)和内圈底座(230),内圈压板(210)和内圈底座(230)的外侧边缘位置均延伸超过空心圆柱(220)的外周,内圈压板(210)和内圈底座(230)之间通过内连接柱(212)相连,且内圈压板(210)顶部还设置有百分表(400);外圈(100)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外圈压环(110)和外圈底座(120),外圈压环(110)和外圈底座(120)均为环形结构,外圈压环(110)和外圈底座(120)的中心均开设有用于安装内圈(200)的安装腔,且外圈压环(110)和外圈底座(120)之间通过外连接柱(112)相连,外圈底座(120)的外侧边缘位置环绕周向设置有支撑凸台(130),且支撑凸台(130)朝向远离外圈压环(110)的方向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接触球轴承组推力间隙测量和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内圈(200)和外圈(100),外圈(100)套设在内圈(200)外周,其中内圈(200)包括空心圆柱(220),空心圆柱(220)轴向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内圈压板(210)和内圈底座(230),内圈压板(210)和内圈底座(230)的外侧边缘位置均延伸超过空心圆柱(220)的外周,内圈压板(210)和内圈底座(230)之间通过内连接柱(212)相连,且内圈压板(210)顶部还设置有百分表(400);外圈(100)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外圈压环(110)和外圈底座(120),外圈压环(110)和外圈底座(120)均为环形结构,外圈压环(110)和外圈底座(120)的中心均开设有用于安装内圈(200)的安装腔,且外圈压环(110)和外圈底座(120)之间通过外连接柱(112)相连,外圈底座(120)的外侧边缘位置环绕周向设置有支撑凸台(130),且支撑凸台(130)朝向远离外圈压环(110)的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接触球轴承组推力间隙测量和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外连接柱(112)的底部固定在外圈底座(120)上,外连接柱(112)的顶部设置有螺纹段,外圈压环(110)上与外连接柱(112)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外连接柱(112)相配合的通孔,该螺纹段穿过外圈压环(110)上的通孔并通过外圈锁紧螺母(111)将外圈压环(110)与外圈底座(120)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角接触球轴承组推力间隙测量和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圈底座(120)上环绕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外连接柱(1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接触球轴承组推力间隙测量和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内连接柱(212)的底部固定在内圈底座(230)上,内连接柱(212)的顶部设置有螺纹段,内圈压板(210)上与内连接柱(212)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内连接柱(2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晨曦朱如义路璐刘亚平董结青袁罡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当涂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