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8962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在其径向内侧具有由弹性体制成的密封唇,密封唇用于可滑动地抵靠旋转部件,从而在空气侧和流体侧之间形成动态密封,其中,密封唇通过环形槽形成两个密封唇部(111、112),其中,两个密封唇部分别包括朝向空气侧的第一密封斜面(114、116)和朝向流体侧的第二密封斜面(115、117),其中,各个第一密封斜面相对旋转部件的夹角比相应的第二密封斜面相对旋转部件的夹角更小,其中,在其中一个第一密封斜面(114)上设置有双向流体返回结构(118),并且在其中另一个第一密封斜面(116)上设置有单向流体返回结构(11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封圈
本专利技术涉及密封技术。本专利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密封圈、尤其动态密封圈。
技术介绍
用于旋转轴的唇式密封圈已广泛用于各类机械设备的旋转部位的密封。为了提高密封圈的密封性能,除了采用合适的材料和精确的尺寸,还可以在密封部位上设置根据流体动力学的回油结构。例如,可以通过在模具上开设的各种沟槽结构在密封部位、尤其唇口的空气侧上形成各种结构的凸棱状回油线。尤其在高速旋转的工况下,这些回油线增强“泵吸效应”,这有利于从密封部位的流体侧泄露到空气侧的流体返回到流体侧,以保证密封作用。这类唇式密封圈也可适用于具有双向旋转工况的旋转轴,相应凸棱状回油线的设计由现有方案已知。例如在美国专利文件US3,501,155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双向旋转的旋转轴的密封件,该密封件布置在壳体和相对壳体旋转的轴件之间,密封件安装在壳体上并且具有沿径向向内伸出的密封唇,密封唇沿其周向接触旋转轴并且建立在油液侧和空气侧之间的用于防止油液泄露的密封部,其中,在密封唇的朝向油液侧的斜面上设置一列沿周向布置的凸棱,在朝向空气侧的斜面上也形成一列沿周向布置的凸棱,两列凸棱接触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在其径向内侧具有由弹性体制成的密封唇,所述密封唇用于能滑动地抵靠旋转部件,从而在空气侧和流体侧之间形成动态密封,其特征在于,/n所述密封唇通过环形槽形成两个密封唇部(111、112;211、212),/n其中,所述两个密封唇部(111、112;211、212)分别包括朝向所述空气侧的第一密封斜面(114、116;214、216)和朝向所述流体侧的第二密封斜面(115、117;215、217),其中,各个第一密封斜面(114、116;214、216)相对所述旋转部件的夹角比相应的第二密封斜面(115、117;215、217)相对所述旋转部件的夹角更小,/n其中,在其中一个第...

【技术特征摘要】
1.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在其径向内侧具有由弹性体制成的密封唇,所述密封唇用于能滑动地抵靠旋转部件,从而在空气侧和流体侧之间形成动态密封,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唇通过环形槽形成两个密封唇部(111、112;211、212),
其中,所述两个密封唇部(111、112;211、212)分别包括朝向所述空气侧的第一密封斜面(114、116;214、216)和朝向所述流体侧的第二密封斜面(115、117;215、217),其中,各个第一密封斜面(114、116;214、216)相对所述旋转部件的夹角比相应的第二密封斜面(115、117;215、217)相对所述旋转部件的夹角更小,
其中,在其中一个第一密封斜面(114;216)上设置有双向流体返回结构(118;219),并且在其中另一个第一密封斜面(116;214)上设置有单向流体返回结构(119;2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流体返回结构(118;219)构造为沿周向分布的以两个方向倾斜于轴向地布置的凸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构造所述双向流体返回结构(118;219)的各个凸棱呈直线形或弧线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定刘鑫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