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车站上方回填砂砾石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8684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铁车站上方回填砂砾石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a.清除地表植被;b.将待施工的方形路段划分为多个方形施工单位;c.铺设第一基准路面和第二基准路面;d.设置四个相错开的起点,开始施工;e.当同一行两端的已铺设砂砾石方形施工单元之间间隔有L个待施工的方形施工单元时,停止两条施工方向相同的施工线路,剩余的两条施工线路保持施工,直至整个方形路段均已铺设砂砾石,避免了同一方向上的两条施工路线在同一列同时施工,将基本施工单位分为四块不相接的块状,防止因车站隧道顶板覆土深度较浅,同时进行大面积施工时容易破坏地铁框架防水层和安全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车站上方回填砂砾石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铁车站上方回填砂砾石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新建施工道路在现有运行地铁车站正上方,且完全重合,但车站隧道顶板覆土深度较浅,常规的道路施工方式容易破坏地铁框架防水层和安全结构,且传统的单向施工的施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车站上方回填砂砾石的施工方法,解决常规的道路施工方式容易破坏地铁框架防水层和安全结构,且传统的单向施工的施工效率较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地铁车站上方回填砂砾石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清除待施工的方形路段上表面的地表植被;b.将待施工的方形路段划分为多个呈两行N列矩阵分布的方形施工单位;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两行N列的矩阵具体分布为:将方形路段的长边划分为N列方形施工单位排布,将方形路段的宽边划分为两行方形施工单位排布;c.以方形路段的两对角为起点同时沿方形路段长边中轴线方向同一行的M个方形施工单位进行铺设砂砾石,形成位于方形路段上对角处的第一基准路面和位于方形路段下对角的第二基准路面;d.以位于第一基准路面下一行第一列的方形施工单位为第一起点,以与第一基准路面同行的第M+1列的方形施工单位为第二起点,以位于第二基准路面上一行第N列的方形施工单位为第三起点,以与第二基准路面同行的第N—M列的方形施工单位为第四起点,以上述的第一起点、第二起点、第三起点和第四起点为施工起点,以方形施工单位为最小施工单位面积,分四条施工线路,同步、同速地沿方形路段长边的中心轴方向进行铺设砂砾石;e.当同一行两端的已铺设砂砾石方形施工单元之间间隔有L个待施工的方形施工单元时,停止两条施工方向相同的施工线路,剩余的两条施工线路保持施工,直至整个方形路段均已铺设砂砾石。步骤a中,将待施工的方形路段划分为多个呈两行N列矩阵分布的方形施公单元,确立了最小施工面积单位,确立各施工坐标位,方便施工时的精确指挥。通过步骤b在待施工的方形路段的两对角上先完成一段路面的铺设,使得步骤c中的四个工程线路的起点相互错开,避免了同一方向上的两条施工路线在同一列同时施工,将基本施工单位分为四块不相接的块状,防止因车站隧道顶板覆土深度较浅,同时进行大面积施工时容易破坏地铁框架防水层和安全结构,同时四条错开的施工路线分两组相向模块化施工,极大地增加了施工效率。进一步地,所述方形施工单位的面积为50㎡~80㎡,横纵比例为1:1~2:1。根据待施工道路下方隧道顶板覆土的厚度选择不同的最小施工面积,且可根据不同的道路宽度,选择横纵比不同的最小施工单位。进一步地,所述M的数值范围为3~6,L的数值范围为2~5。保证同端的两施工线路的错开一定安全距离,防止破坏地铁框架防水层和安全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铺设砂砾石包括以下步骤:A.分层向下开挖至离地铁隧道框架体顶部距离为50cm~80cm;B.对原状土进行碾压处理,然后逐层进行回填、碾压砂砾石,同时开挖下一块方形施工单位;本专利技术所指原状土为地铁隧道框架体顶部与地表之间的泥土层。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中分层向下开挖的每一分层厚度不超过0.5m。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和步骤B中在分层向下开挖和向上回填的同时均有测量装置实时监控开挖深度和方形施工单位整体轮廓的形变量。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逐层回填的每层回填高度为0.3m~0.4m。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一种地铁车站上方回填砂砾石的施工方法,避免了同一方向上的两条施工路线在同一列同时施工,将基本施工单位分为四块不相接的块状,防止因车站隧道顶板覆土深度较浅,同时大面积施工时容易破坏地铁框架防水层和安全结构;2、本专利技术一种地铁车站上方回填砂砾石的施工方法,同时四条错开的施工路线分两组相向模块化施工,极大地增加了施工效率。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形路段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施工方向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方形路段,11-第一基准面,12-第二基准面,111-方形施工单位。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地铁车站上方回填砂砾石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清除待施工的方形路段1上表面的地表植被;b.将待施工的方形路段1划分为多个呈两行N列矩阵分布的方形施工单位11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两行N列的矩阵具体分布为:将方形路段1的长边划分为N列方形施工单位111排布,将方形路段1的宽边划分为两行方形施工单位111排布;c.以方形路段1的两对角为起点同时沿方形路段1长边中轴线方向同一行的M个方形施工单位111进行铺设砂砾石,形成位于方形路段1上对角处的第一基准路面11和位于方形路段下对角的第二基准路面12;d.以位于第一基准路面11下一行第一列的方形施工单位111为第一起点,以与第一基准路面11同行的第M+1列的方形施工单位111为第二起点,以位于第二基准路面12上一行第N列的方形施工单位111为第三起点,以与第二基准路面12同行的第N—M列的方形施工单位111为第四起点,以上述的第一起点、第二起点、第三起点和第四起点为施工起点,以方形施工单位111为最小施工单位面积,分四条施工线路,同步、同速地沿方形路段1长边的中心轴方向进行铺设砂砾石;e.当同一行两端的已铺设砂砾石方形施工单元111之间间隔有L个待施工的方形施工单元111时,停止两条施工方向相同的施工线路,剩余的两条施工线路保持施工,直至整个方形路段1均已铺设砂砾石。步骤a中,将待施工的方形路段1划分为多个呈两行N列矩阵分布的方形施工单元111,确立了最小施工面积单位,确立各施工坐标位,方便施工时的精确指挥。通过步骤b在待施工的方形路段1的两对角上先完成一段路面的铺设,使得步骤c中的四个工程线路的起点相互错开,避免了同一方向上的两条施工路线在同一列同时施工,将基本施工单位分为四块不相接的块状,防止因车站隧道顶板覆土深度较浅,同时进行大面积施工时容易破坏地铁框架防水层和安全结构,同时双向模块化施工,极大地增加了施工效率。所述方形施工单位111的面积为50㎡~80㎡,横纵比例为1:1~2:1。根据待施工道路下方隧道顶板覆土的厚度选择不同的最小施工面积,且可根据不同的道路宽度,选择横纵比不同的最小施工单位。所述M的数值范围为3~6,L的数值范围为2~5。保证同端的两施工线路的错开一定安全距离,防止破坏地铁框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铁车站上方回填砂砾石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清除待施工的方形路段上表面的地表植被;/nb.将待施工的方形路段(1)划分为多个呈两行N列矩阵分布的方形施工单位(111);/nc.以方形路段的两对角为起点同时沿方形路段(1)长边中轴线方向同一行的M个方形施工单位(111)进行铺设砂砾石,形成位于方形路段(1)上对角处的第一基准路面(11)和位于方形路段(1)下对角处的第二基准路面(12);/nd.以位于第一基准路面(11)下一行第一列的方形施工单位(111)为第一起点,以与第一基准路面(11)同行的第M+1列的方形施工单位(111)为第二起点,以位于第二基准路面(12)上一行第N列的方形施工单位(111)为第三起点,以与第二基准路面(12)同行的第N—M列的方形施工单位(111)为第四起点,以上述的第一起点、第二起点、第三起点和第四起点为施工起点,以方形施工单位(111)为最小施工单位面积,分四条施工线路,同步、同速地沿方形路段(1)长边的中心轴方向进行铺设砂砾石;/ne.当同一行两端的已铺设砂砾石方形施工单元(111)之间间隔有L个待施工的方形施工单元(111)时,停止两条施工方向相同的施工线路,剩余的两条施工线路保持施工,直至整个方形路段(1)均已铺设砂砾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车站上方回填砂砾石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清除待施工的方形路段上表面的地表植被;
b.将待施工的方形路段(1)划分为多个呈两行N列矩阵分布的方形施工单位(111);
c.以方形路段的两对角为起点同时沿方形路段(1)长边中轴线方向同一行的M个方形施工单位(111)进行铺设砂砾石,形成位于方形路段(1)上对角处的第一基准路面(11)和位于方形路段(1)下对角处的第二基准路面(12);
d.以位于第一基准路面(11)下一行第一列的方形施工单位(111)为第一起点,以与第一基准路面(11)同行的第M+1列的方形施工单位(111)为第二起点,以位于第二基准路面(12)上一行第N列的方形施工单位(111)为第三起点,以与第二基准路面(12)同行的第N—M列的方形施工单位(111)为第四起点,以上述的第一起点、第二起点、第三起点和第四起点为施工起点,以方形施工单位(111)为最小施工单位面积,分四条施工线路,同步、同速地沿方形路段(1)长边的中心轴方向进行铺设砂砾石;
e.当同一行两端的已铺设砂砾石方形施工单元(111)之间间隔有L个待施工的方形施工单元(111)时,停止两条施工方向相同的施工线路,剩余的两条施工线路保持施工,直至整个方形路段(1)均已铺设砂砾石。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俊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