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内循环异味气体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8487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内循环异味气体净化装置,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内安装有集气斗和净化管,所述净化管靠近集气斗的一端中心处设置通孔,所述净化管远离集气斗的一端连接有出气管,所述主箱体的一端安装有端板,所述净化管远离集气斗的一端外壁两侧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净化管每一侧的卡接槽均设置两个,所述主箱体的内壁两侧安装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通过螺栓安装在主箱体的内壁上,所述铰接座上安装有卡接挂钩,所述卡接挂钩的整体为L字形,所述卡接挂钩的一端通过扭簧安装在铰接座上,所述卡接挂钩远离铰接座的一端倾斜设置,所述卡接槽与卡接挂钩相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容易组装和拆分,便于装置的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内循环异味气体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气体净化
,具体是一种新型内循环异味气体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于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对于工作和生活时的空气质量也随之提高,当因为某些原因产生异味时,需要使用净化装置对空气进行净化。本技术的申请人发现,现有的内循环异味气体净化装置在使用时,组装和拆分较为繁琐,造成装置检修不便,影响装置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内循环异味气体净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内循环异味气体净化装置在使用时,组装和拆分较为繁琐,造成装置检修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内循环异味气体净化装置,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内安装有集气斗和净化管,所述净化管靠近集气斗的一端中心处设置通孔,所述净化管远离集气斗的一端连接有出气管,所述主箱体的一端安装有端板,所述净化管远离集气斗的一端外壁两侧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净化管每一侧的卡接槽均设置两个,所述主箱体的内壁两侧安装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通过螺栓安装在主箱体的内壁上,所述铰接座上安装有卡接挂钩,所述卡接挂钩的整体为L字形,所述卡接挂钩的一端通过扭簧安装在铰接座上,所述卡接挂钩远离铰接座的一端倾斜设置,所述卡接槽与卡接挂钩相匹配。优选的,所述主箱体内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支撑架安装在主箱体内,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进气扇,所述主箱体安装进气扇的一端端部安装过滤网。优选的,所述净化管内安装有活性炭网,所述活性炭网沿净化管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优选的,所述出气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端板的中心处设置有与出气管相匹配的螺纹通孔,所述端板通过螺纹与出气管相配合。优选的,所述端板面对主箱体外部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均设置两个且呈环形阵列设置,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均为三角形槽且倾斜方向相反。优选的,所述集气斗较小的一端外壁上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净化管靠近集气斗的一端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固定环相匹配,所述固定环与净化管之间安装密封垫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卡接挂钩与卡接槽的连接实现净化管的安装固定,拆卸时扳动卡接挂钩从卡接槽脱离,即可拆下净化管和集气斗,更加方便装置的检修。2、通过固定环与固定槽进行净化管与集气斗的位置固定,不使用螺栓或者其他连接件进行固定,更加方便装置的拆分。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集气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卡接挂钩与铰接座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净化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端板;2、出气管;3、卡接槽;4、净化管;5、主箱体;6、集气斗;7、进气扇;8、固定环;9、活性炭网;10、驱动电机;11、铰接座;12、卡接挂钩;13、固定槽;14、第一凹槽;15、第二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新型内循环异味气体净化装置,包括主箱体5,主箱体5内安装有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通过支撑架安装在主箱体5内,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进气扇7,主箱体5安装进气扇7的一端端部安装过滤网,主箱体5内安装有集气斗6和净化管4,净化管4内安装有活性炭网9,活性炭网9沿净化管4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净化管4靠近集气斗6的一端中心处设置通孔,净化管4远离集气斗6的一端连接有出气管2,集气斗6较小的一端外壁上安装有固定环8,净化管4靠近集气斗6的一端开设有固定槽13,固定槽13与固定环8相匹配,通过固定环8与固定槽13进行净化管4与集气斗6的位置固定,固定环8与净化管4之间安装密封垫板,主箱体5的一端安装有端板1,出气管2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端板1的中心处设置有与出气管2相匹配的螺纹通孔,端板1通过螺纹与出气管2相配合,端板1面对主箱体5外部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4和第二凹槽15,第一凹槽14和第二凹槽15均设置两个且呈环形阵列设置,第一凹槽14和第二凹槽15均为三角形槽且倾斜方向相反,净化管4远离集气斗6的一端外壁两侧开设有卡接槽3,净化管4每一侧的卡接槽3均设置两个,主箱体5的内壁两侧安装有铰接座11,铰接座11通过螺栓安装在主箱体5的内壁上,铰接座11上安装有卡接挂钩12,卡接挂钩12的整体为L字形,卡接挂钩12的一端通过扭簧安装在铰接座11上,卡接挂钩12远离铰接座11的一端倾斜设置,卡接槽3与卡接挂钩12相匹配,装入净化管4时,卡接挂钩12在扭簧的作用下扣在卡接槽3内;组装装置时,将集气斗6和净化管4推入到主箱体5内,净化管4的固定槽13卡在固定环8上,主箱体5内壁上的卡接挂钩12扣在净化管4的卡接槽3内,实现净化管4和集气斗6的安装固定,端板1通过螺纹与出气管2配合,将端板1旋入,驱动电机10带动进气扇7转动,吸入空气,通过集气斗6进入净化管4,被活性炭网9吸收异味后从出气管2排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组装装置时,将集气斗6和净化管4推入到主箱体5内,净化管4的固定槽13卡在固定环8上,主箱体5内壁上的卡接挂钩12扣在净化管4的卡接槽3内,实现净化管4和集气斗6的安装固定,端板1通过螺纹与出气管2配合,将端板1旋入,驱动电机10带动进气扇7转动,吸入空气,通过集气斗6进入净化管4,被活性炭网9吸收异味后从出气管2排出。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内循环异味气体净化装置,包括主箱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5)内安装有集气斗(6)和净化管(4),所述净化管(4)靠近集气斗(6)的一端中心处设置通孔,所述净化管(4)远离集气斗(6)的一端连接有出气管(2),所述主箱体(5)的一端安装有端板(1),所述净化管(4)远离集气斗(6)的一端外壁两侧开设有卡接槽(3),所述净化管(4)每一侧的卡接槽(3)均设置两个,所述主箱体(5)的内壁两侧安装有铰接座(11),所述铰接座(11)通过螺栓安装在主箱体(5)的内壁上,所述铰接座(11)上安装有卡接挂钩(12),所述卡接挂钩(12)的整体为L字形,所述卡接挂钩(12)的一端通过扭簧安装在铰接座(11)上,所述卡接挂钩(12)远离铰接座(11)的一端倾斜设置,所述卡接槽(3)与卡接挂钩(12)相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内循环异味气体净化装置,包括主箱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5)内安装有集气斗(6)和净化管(4),所述净化管(4)靠近集气斗(6)的一端中心处设置通孔,所述净化管(4)远离集气斗(6)的一端连接有出气管(2),所述主箱体(5)的一端安装有端板(1),所述净化管(4)远离集气斗(6)的一端外壁两侧开设有卡接槽(3),所述净化管(4)每一侧的卡接槽(3)均设置两个,所述主箱体(5)的内壁两侧安装有铰接座(11),所述铰接座(11)通过螺栓安装在主箱体(5)的内壁上,所述铰接座(11)上安装有卡接挂钩(12),所述卡接挂钩(12)的整体为L字形,所述卡接挂钩(12)的一端通过扭簧安装在铰接座(11)上,所述卡接挂钩(12)远离铰接座(11)的一端倾斜设置,所述卡接槽(3)与卡接挂钩(12)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内循环异味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5)内安装有驱动电机(10),所述驱动电机(10)通过支撑架安装在主箱体(5)内,所述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进气扇(7),所述主箱体(5)安装进气扇(7)的一端端部安装过滤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凌豪陈亚运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华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