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8487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气回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液分离罐、引气风机、冷箱、吸附罐A、吸附罐B和吸收塔;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并联连接,并且吸附罐A和吸附罐B交替进行油气吸附和脱附;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的顶部均设置有破真空阀、油气出口和热氮气进口,内部均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床层,底部均设置有油气入口;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的油气出口经真空泵与吸收塔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吸收塔内部设置有填料层,顶部设置有吸收液循环喷淋装置;所述冷箱内设置有3个冷室,按照油气的流向依次为5℃冷室、‑30℃冷室和‑75℃冷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对能源的利用率,将油气彻底回收,同时也提高了产品产量和项目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气回收系统
本技术属于化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油气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现阶段,在我国油品储运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油气挥发,尤其是夏天高温天气时,挥发组分增多。不仅导致化工企业的经济利益最大化无法实现,还对我国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尤其是环境污染问题,一旦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最为可怕的是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不利的影响。油气挥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主要分为三种情况,分别是含油污水污染、溢油造成油品污染以及烃类污染,每一种污染对自然环境都能造成严重的破坏。此外,化工厂区内的油气挥发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对挥发的油气进行回收是化工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气回收系统,本技术中的油气回收系统能够更彻底的回收油气、消除安全隐患,同时也提高产品产量和项目经济效益。本技术提供一种油气回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液分离罐、引气风机、冷箱、吸附罐A、吸附罐B和吸收塔;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并联连接,并且吸附罐A和吸附罐B交替进行油气的吸附和脱附;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的顶部均设置有破真空阀、油气出口和热氮气进口,内部均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床层,底部均设置有油气入口和氮气入口;所述吸收塔顶的油气出口与吸附罐的油气入口相连通,用于将吸收不充分的油气返回吸附罐入口进行重新吸附;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的底部均连接有抽真空装置;所述吸收塔内部设置有填料层,顶部设置有吸收液循环喷淋装置;所述冷箱内设置有3个冷室,按照油气的流向依次为5℃冷室、-30℃冷室和-75℃冷室。优选的,所述冷箱内设置一套排量匹配,性能良好的制冷机组,用于为冷箱提供冷能。优选的,所述冷箱的底部设置有富油出口,所述富油出口连接有储液罐。优选的,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的底部均设置有富油出口,与所述储液罐相连通。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气回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液分离罐、引气风机、冷箱、吸附罐A、吸附罐B和吸收塔;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并联连接,并且吸附罐A和吸附罐B交替进行油气的吸附和脱附;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的顶部均设置有破真空阀、油气出口和热氮气进口,内部均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床层,底部均设置有油气入口和氮气入口;所述油气出口与油气入口相连通,用于将脱附后的油气返回油气入口重新吸附;所述吸收塔顶的油气出口与吸附罐A和吸附罐B的油气入口相连通,用于将吸收不充分的油气返回吸附罐入口进行重新吸附;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的底部均连接有抽真空装置;所述吸收塔内部设置有填料层,顶部设置有吸收液循环喷淋装置;所述冷箱内设置有3个冷室,按照油气的流向依次为5℃冷室、-30℃冷室和-75℃冷室。本技术设置两个吸附罐,并使两个吸附罐交替工作,在一个吸附罐达到吸附饱和之后切换到另一个吸附罐,达到饱和的吸附罐进行脱附之后再次进行吸附,再次吸附后的尾气进入吸收塔进行最终吸收,本技术设置了阶梯式、多层次的油气回收系统,能够将油气彻底回收,同时也提高产品产量和项目经济效益。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中油气回收系统的装置连接示意图;1为气液分离罐,2为引气风机,3为冷箱,3-1为制冷机组,4为吸附罐A,5为吸附罐B,6为吸收塔,7为抽真空装置,8为储液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一种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液分离罐、引气风机、冷箱、吸附罐A、吸附罐B和吸收塔;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并联连接,并且吸附罐A和吸附罐B交替进行油气吸附;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的顶部均设置有破真空阀、油气出口和热氮气进口,内部均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床层,底部均设置有油气入口;所述油气出口还与吸收塔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的底部均连接有抽真空装置;所述吸收塔内部设置有填料层,顶部设置有吸收液循环喷淋装置。在本技术中,所述的油气指的是化工分馏和储存过程中挥发的油气,主要有两部分,主装置系统抽负压产生的气体和装车过程的产生气体,主要为C8~C12之间的成分。在本技术中,所述气液分离罐设置有油气入口,挥发的油气通过油气入口进入气液分离罐,用于将油气中的液体组分进行分离。所述引气风机用于将气液分离罐排出的油气引入冷箱中,进行进一步的气液分离,所述冷箱内设置一套排量匹配,性能良好的制冷机组,用于为冷箱提供冷能。所述冷箱的内部设置有三个冷室,三个冷室的温度分别设置为5℃、-30℃和-75℃,油气依次经过5℃冷室、-30℃冷室和-75℃冷室,分级冷却,能够提高冷凝效率,更大程度的回收油气中的富油。所述冷箱的底部设置有富油出口,用于将冷凝下来的富油排出,所述富油出口与所述储液罐相连通,富油流入所述储液罐之后,经富油泵输出至储罐。本技术设置有两个吸附罐,分别为吸附罐A和吸附罐B,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并联连接,本技术对吸附罐A和吸附罐B的规格没有特殊的限制,根据实际需求选用适当规格的吸附罐即可,在本技术中,所述吸附罐A优选与吸附罐B的规格相同。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内均设置有活性炭床层,用于对油气进行吸附回收;本技术对所述活性炭床层的高度以及活性炭的性能没有特殊的限制。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的顶部均设置有破真空阀、油气出口和热氮气进口,所述热氮气用于将油气从活性炭层脱附;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的底部均设置有油气入口,所述油气从底部的油气入口进入,由下至上通过活性炭床层,进行油气吸附。在本技术中,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的底部连接有抽真空装置,用于在吸附和脱附过程中为吸附罐内提供所需的真空环境,所述抽真空装置优选与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底部的油气入口相连通,本技术中,所述抽真空装置优选为真空泵。在本技术中,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的油气出口与所述吸附塔的油气入口相连通,所述吸收塔用于对吸附后的尾气进行再吸收。所述吸收塔内部设置有填料层,所述吸收塔内的顶部设置有吸收液循环喷淋装置,本技术中,优选采用1#费托粗液蜡和2#费托粗液蜡的混合液作为吸收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气回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液分离罐、引气风机、冷箱、吸附罐A、吸附罐B和吸收塔;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并联连接,并且吸附罐A和吸附罐B交替进行油气吸附和脱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气回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液分离罐、引气风机、冷箱、吸附罐A、吸附罐B和吸收塔;/n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并联连接,并且吸附罐A和吸附罐B交替进行油气吸附;/n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的顶部均设置有破真空阀、油气出口和热氮气进口,内部均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床层,底部均设置有油气入口;/n所述油气出口与吸收塔的进气口相连通;/n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的底部均连接有抽真空装置;/n所述吸收塔内部设置有填料层,顶部设置有吸收液循环喷淋装置;/n所述冷箱内设置有3个冷室,按照油气的流向依次为5℃冷室、-30℃冷室和-75℃冷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回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液分离罐、引气风机、冷箱、吸附罐A、吸附罐B和吸收塔;
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并联连接,并且吸附罐A和吸附罐B交替进行油气吸附;
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的顶部均设置有破真空阀、油气出口和热氮气进口,内部均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床层,底部均设置有油气入口;
所述油气出口与吸收塔的进气口相连通;
所述吸附罐A和吸附罐B的底部均连接有抽真空装置;
所述吸收塔内部设置有填料层,顶部设置有吸收液循环喷淋装置;
所述冷箱内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振辉赵军郭永华额尔敦尚兴高刘瑞平张东先张宝雄高玉柱白涛乔燕王彩丽侯丽华刘相庄磊常远林强李艳玲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伊泰宁能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