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化液体系用的淤渣分散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8383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酸化液体系用的淤渣分散剂,包括以重量份计的20~35份的重烷基苯磺酸钠、10~25份磺酸盐、10~15份硫酸酯盐、10~25份羧酸盐和20~40份平平加;磺酸盐为碳数为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酸化液体系用的淤渣分散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井增产措施过程中使用的酸化液体体系
,特别涉及一种酸化液体系用的淤渣分散剂。
技术介绍
在酸化过程中,酸液从地面管汇泵入到地层中,与地层孔隙、裂缝剖面接触会发生剪切作用,会与地层中的原油接触,使沥青质、胶质从原油相析出,这就使原油本身的稳定性得到破坏,形成了酸化淤渣。这种淤渣相当于沉淀,这种沉淀的形成实际就是胶质和沥青质从原油中脱落、析出的过程。酸化过程的淤渣会导致地层伤害,甚至会堵塞地层,会阻止油的流动,这样酸化措施效果就会影响产量。因此,防止酸化淤渣产生的方法就是在酸液体系中添加淤渣分散剂来抑制和分散酸化淤渣的产生,从而提高酸化增产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抑制或分散沥青质和胶质的产生以实现酸化后油井增产的酸化液体系用的淤渣分散剂。为此,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酸化液体系用的淤渣分散剂,包括以重量份计的20~35份的重烷基苯磺酸钠、10~25份磺酸盐、10~15份硫酸酯盐、10~25份羧酸盐和20~40份平平加;其中,所述重烷基苯磺酸钠的分子式为RSO3NA,R=C10~C13,在淤渣分散剂中起助溶剂的作用;所述磺酸盐为碳数为C12~C16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稀烷基醇醚磺酸盐,或碳数为C12~C16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稀烷基苯酚醚磺酸盐;具体可选用其钠盐或铵盐;所述硫酸酯盐为碳数为C12~C16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稀烷基醇醚硫酸酯盐,或碳数为C12~C16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稀烷基苯酚醚硫酸酯盐;具体可选用其钠盐或铵盐;所述羧酸盐为碳数为C12~C16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稀烷基醇醚羧酸盐,或碳数为C12~C16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稀烷基苯酚醚羧酸盐;具体可选用其钠盐或铵盐。优选,所述平平加为平平加OS-20、平平加O-20、平平加SA-20、平平加O-25、平平加A-20或平平加A-25。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酸化液体系用的淤渣分散剂适用于盐酸、土酸、多氢酸、自转向酸等多种酸液体系中,其在酸液体系中的加量为0.3wt.%时即可表现出高达99.5%以上的抗酸渣率;并且,该淤渣分散剂还具有超低的表面活性,除了能够有效分散沥青质、胶质等实现抗酸渣目的外,其低表面活性特征同时还可用作做酸化体系的助排剂,起到提高酸化的返排效率的效果,进一步提高酸化后的原油采收效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下述实施例绝非对本专利技术有任何限制。在以下实施例中,各组分均购自市售产品。实施例1一种酸化液体系用的淤渣分散剂,包括以重量份计的3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份碳数为C12~C16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稀烷基苯酚醚磺酸钠盐、10份碳数为C12~C16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稀烷基醇醚硫酸酯铵盐、20份碳数为C12~C16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稀烷基醇醚羧酸钠盐和25份平平加O-20;将上述组分按比例称量后混合搅拌均匀即制得该酸化用淤渣分散剂A。实施例2一种酸化液体系用的淤渣分散剂,包括以重量份计的20份十三烷基苯磺酸钠、25份碳数为C12~C16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稀烷基苯酚醚磺酸铵盐、10份碳数为C12~C16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稀烷基醇醚硫酸酯钠盐、10份碳数为C12~C16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稀烷基醇醚羧酸钠盐和35份平平加A-25;将上述组分按比例称量后混合搅拌均匀即制得该酸化用淤渣分散剂B。实施例3一种酸化液体系用的淤渣分散剂,包括以重量份计的25份十烷基苯磺酸钠、10份碳数为C12~C16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稀烷基醇醚磺酸铵盐、15份碳数为C12~C16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稀烷基苯酚醚硫酸酯钠盐、15份碳数为C12~C16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稀烷基醇醚羧酸钠盐和35份平平加SA-20;将上述组分按比例称量后混合搅拌均匀即制得该酸化用淤渣分散剂C。实施例4一种酸化液体系用的淤渣分散剂,包括以重量份计的3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份碳数为C12~C16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稀烷基苯酚醚磺酸钠盐、10份碳数为C12~C16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稀烷基醇醚硫酸酯钠盐、10份碳数为C12~C16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稀烷基醇醚羧酸钠盐和40份平平加O-25;将上述组分按比例称量后混合搅拌均匀即制得该酸化用淤渣分散剂D。实施例5一种酸化液体系用的淤渣分散剂,包括以重量份计的35份十一烷基苯磺酸钠、10份碳数为C12~C16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稀烷基苯酚醚磺酸钠盐、10份碳数为C12~C16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稀烷基苯酚醚硫酸酯钠盐、25份碳数为C12~C16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稀烷基苯酚醚羧酸钠盐和20份平平加OS-20;将上述组分按比例称量后混合搅拌均匀即制得该酸化用淤渣分散剂E。性能测试:对实施例1~5制备的酸化用淤渣分散剂A~E在土酸体系、多氢酸体系和自转向酸体系这三种不同酸液体系中的淤渣分散性能进行测试。具体测试方法为:采用大港油田采油一厂的脱水原油作为实验原油,将20g实验原油与20mL加入有0.3wt.%酸化用淤渣分散剂的酸液体系混合,并置于90℃水浴下预热5min;然后混合均匀,密封后置于90℃水浴中恒温60min,使其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将混合液用180目铜网分样筛过滤,并用95#汽油冲洗,风干、称重;计算铜网分样筛前后的质量差,并按照下式计算抗酸渣率:M=(m2-m1)/m0*100,式中,M为抗酸渣率,%;m0为原油质量,g;m1为过滤前铜筛质量,g;m2为过滤后铜筛质量,g;其中,在测试实验中配制的三种酸液体系中,土酸体系为含有12wt.%的盐酸和3wt.%的氢氟酸的混合溶液;多氢酸体系为含有8wt.%的盐酸、5wt.%的有机磷酸、5wt.%的氟化氢胺和5wt.%氨基磺酸的混合溶液;自转向酸体系为含有15wt.%的盐酸和5wt.%的转向剂的混合液,转向剂为芥酸酰胺丙基甜菜碱。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表1:由表1的测试结果可知,酸液体系中添加0.3%的淤渣分散剂,抗酸渣效果较好,均能达到99.5%以上,最佳抗酸渣率可达到99.91%。另外,对用淤渣分散剂A~E自身的表面张力以及加入有3wt.%酸化用淤渣分散剂的酸液体系的表面张力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2所示。表2:由表2的测试结果可知,本申请的淤渣分散剂自身就具有超低的表面张力,除了抗酸渣效果突出外,也可以用来做助排剂;而当三种酸液体系中加入0.3wt.%的淤渣分散剂后,酸液体系的表面张力减小,使其具有非常好的表面活性,易于残酸液的返排,有利于提高采收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酸化液体系用的淤渣分散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重量份计的20~35份的重烷基苯磺酸钠、10~25份磺酸盐、10~15份硫酸酯盐、10~25份羧酸盐和20~40份平平加;其中,/n所述磺酸盐为碳数为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酸化液体系用的淤渣分散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重量份计的20~35份的重烷基苯磺酸钠、10~25份磺酸盐、10~15份硫酸酯盐、10~25份羧酸盐和20~40份平平加;其中,
所述磺酸盐为碳数为C12~C16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稀烷基醇醚磺酸盐,或碳数为C12~C16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稀烷基苯酚醚磺酸盐;
所述硫酸酯盐为碳数为C12~C16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稀烷基醇醚硫酸酯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音李欣田胜敏周广龙李博解同川王丹张国辉赵慧华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