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纳米陶瓷颗粒及其制备方法、陶瓷隔膜浆料及其制备方法、隔膜和锂离子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2538229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性纳米陶瓷颗粒及其制备方法、陶瓷隔膜浆料及其制备方法、隔膜和锂离子电池。所述改性纳米陶瓷颗粒含有极性基团,所述极性基团包括乙酰基。所述改性纳米陶瓷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配方量的带有含氨基团的纳米陶瓷颗粒、乙酰化剂和催化剂混合,进行反应,得到所述改性纳米陶瓷颗粒。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陶瓷隔膜浆料对环境无毒无害,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陶瓷隔膜浆料制备的隔膜可以使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有很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纳米陶瓷颗粒及其制备方法、陶瓷隔膜浆料及其制备方法、隔膜和锂离子电池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
,涉及一种改性纳米陶瓷颗粒及其制备方法、陶瓷隔膜浆料及其制备方法、隔膜和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各类新能源电池,目前在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中均有广泛应用。随着市场对新能源电池需求日益增长,如何在保证电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提升生产效率以扩大产能,就成为了各大新能源电池制造商及其上游供应商亟待解决的课题。电池的主要组成部件包括外壳、电解液、正负极和隔膜等,其中,作为电池核心部件的隔膜,目前以粉末陶瓷涂覆隔膜为主,其生产涉及到使用将粉末陶瓷材料制备成浆料后涂覆在基材表面的工艺过程。涂覆加工的技术核心在于浆料的配方,根据隔膜产品的定位和下游对特定性能的要求,企业需要使用不同的浆料配方,其在涂覆总的成本占比也高达到65%左右。陶瓷涂覆浆料主要包括陶瓷颗粒、粘结剂、溶剂和添加剂四种主要成分。常用的陶瓷材料包括二氧化硅、二氧化钛、二氧化锆、氧化铝等。商业用的陶瓷颗粒尺寸均为微米级,在制备浆料时容易彼此团聚,分散不均匀,影响涂覆后隔膜对电解液的吸液和保液性能。另外浆料制备的过程中,粘合剂也是不可或缺的组分之一,其质量对电池成品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锂电池陶瓷隔膜专用粘合剂是丙烯酸酯体系的水性乳液粘合剂,这类粘合剂及其生产工艺均已趋于成熟,应用广泛。然而乳液体系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容易因机械剪切、电解质、温度变化和长时间储存等而破乳导致变质,且乳液型粘合剂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加入多种助剂,成分和工艺流程较为复杂,且各类助剂可能对粘合剂产品的性能造成难以预知的影响。CN105552285A公开了一种陶瓷涂层隔膜,为对称的五层层状结构,包括两最外层的陶瓷涂层、两次外层的氯化聚烯烃涂层和中间层的基体隔膜。其制备方法是将陶瓷粒子改性处理后制成陶瓷涂层浆料,然后将氯化聚烯烃涂料涂在基体隔膜上烘干形成氯化聚烯烃涂层,最后将陶瓷涂层浆料涂在基体隔膜的氯化聚烯烃涂层上烘干,即制成陶瓷涂层隔膜。该方案的隔膜结构复杂,需要制涂布四层涂层,导致成本提高,其陶瓷涂层的性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CN106299222A公开了一种隔膜及其二次电池。该方案的隔膜包括基材和附着于基材表面上的涂层,涂层中含有抗静电添加剂、粘结剂和陶瓷材料颗粒,抗静电添加剂选自碳材料,涂层的厚度与陶瓷材料颗粒的中值粒径之比为1:0.5~1.5。但是该方案中,高陶瓷粉末与粘结剂以及电解液的结合力还有待增强,陶瓷涂层的性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性纳米陶瓷颗粒及其制备方法、陶瓷隔膜浆料及其制备方法、隔膜和锂离子电池。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改性纳米陶瓷颗粒,其具有乙酰基的极性较大,将其应用于与锂电池领域时能够提高与粘结剂以及电解液的结合力。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陶瓷隔膜浆料能提高陶瓷粉末与粘结剂以及电解液的结合力,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浆料制备的隔膜能够使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有很大提高。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性纳米陶瓷颗粒,所述改性纳米陶瓷颗粒含有极性基团,所述极性基团包括乙酰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改性纳米陶瓷颗粒使用中分散均匀,比表面积大,稳定性好,透气性好,利于离子传导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改性纳米陶瓷颗粒,其颗粒表面含有乙酰基,乙酰基的极性较大,将其应用于锂电池领域时能够提高与粘结剂以及电解液的结合力。那是因为,粘结剂中也含有大量极性基团,而电解液中也含有很多极性组分,这些与极性乙酰基之间接触时候,它们的固有偶极将同极相斥而异极相吸,定向排列,产生分子间的作用力,叫做取向力。故本发眀将改性纳米陶瓷颗粒表面的含氨基团乙酰化形成的乙酰基还可充当陶瓷与粘结剂、陶瓷与电解液连接的“分子桥”,大大提高陶瓷粉末与粘结剂以及电解液的结合力。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改性纳米陶瓷颗粒其应用领域也不局限于在锂电池领域。以下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制,通过以下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更好的达到和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和有益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改性纳米陶瓷颗粒的粒径为10-100nm,例如10nm、20nm、30nm、40nm、50nm、60nm、70nm、80nm、90nm或100nm等。优选地,所述改性纳米陶瓷颗粒的原料包括带有含氨基团的纳米陶瓷颗粒、乙酰化剂和催化剂。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改性纳米陶瓷颗粒的原料,即制备所述改性纳米陶瓷颗粒所采用的原料。其中,乙酰化剂用于在改性纳米陶瓷颗粒的含氨基团上进行乙酰化,催化剂用于催化乙酰化的进行。优选地,所述带有含氨基团的纳米陶瓷颗粒的原料包括陶瓷前驱体、水、含氨物质。采用上述带有含氨基团的纳米陶瓷颗粒原料的意义在于,在陶瓷粉末前驱体在水中进行水解和重结晶过程中,晶籽表面由于有羟基而带负电,而含氨物质由于氨基而带正电,强烈的正负电荷相互作用使得其被吸附在结晶单体表面,正负电荷吸引强于羟基间的氢键作用,结晶单体之间不会倾向于彼此团聚,故最后能得到纳米尺度,分散均匀的陶瓷颗粒。这使得得到的纳米陶瓷颗粒上带有含氨基团,且提供的带有含氨基团的纳米陶瓷颗粒分散均匀,比表面积大,稳定性好,透气性好,利于离子传导性。优选地,所述含氨物质包括氨基糖和/或氨基糖衍生物。优选地,所述氨基糖包括氨基葡萄糖和/或2-氨基-2-脱氧糖。优选地,所述氨基糖衍生物包括N-乙酰葡糖胺、唾液酸、氨基葡萄糖酸酯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包括链霉素、赤霉素、庆大霉素或野尻霉素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陶瓷前驱体包括硅源和/或钛源。优选地,所述硅源包括半硅氧烷(POSS)、正硅酸酯(例如正硅酸乙酯TEOS)、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S)或疏丙基三乙氧基硅烷(MPTS)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钛源包括硫酸钛,硫酸氧钛、四氯化钛或钛酸四丁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带有含氨基团的陶瓷颗粒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陶瓷前驱体1-10份水40-200份含氨物质1-100份。本专利技术所述陶瓷颗粒的原料中,陶瓷前驱体的重量份为1-10份,例如1份、2份、3份、4份、5份、6份、7份、8份、9份或10份等;水的重量份为40-200份,例如40份、60份、80份、100份、120份、140份、160份、180份或200份等,含氨物质的重量份为1-100份,例如1份、20份、40份、60份、80份或100份等。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乙酰化剂包括乙酸酐和/或乙酰氯。采用和氨基糖及其衍生物作为含氨物质,采用乙酸酐作为乙酰化剂,其目的在于,上述原料在乙酰化反应过程中,氨基糖及其衍生物中大量的羟基被强极性乙酰基所取代。故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性纳米陶瓷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纳米陶瓷颗粒含有极性基团,所述极性基团包括乙酰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纳米陶瓷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纳米陶瓷颗粒含有极性基团,所述极性基团包括乙酰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纳米陶瓷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纳米陶瓷颗粒的粒径为10-100nm;
优选地,所述改性纳米陶瓷颗粒的原料包括带有含氨基团的纳米陶瓷颗粒、乙酰化剂和催化剂;
优选地,所述带有含氨基团的纳米陶瓷颗粒的原料包括陶瓷前驱体、水、含氨物质;
优选地,所述含氨物质包括氨基糖和/或氨基糖衍生物;
优选地,所述氨基糖包括氨基葡萄糖和/或2-氨基-2-脱氧糖;
优选地,所述氨基糖衍生物包括N-乙酰葡糖胺、唾液酸、氨基葡萄糖酸酯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陶瓷前驱体包括硅源和/或钛源;
优选地,所述硅源包括半硅氧烷、正硅酸酯、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疏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钛源包括硫酸钛,硫酸氧钛、四氯化钛或钛酸四丁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带有含氨基团的纳米陶瓷颗粒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陶瓷前驱体1-10份
水40-200份
含氨物质1-10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性纳米陶瓷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酰化剂包括乙酸酐和/或乙酰氯;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为全乙酰化催化剂;
优选地,所述全乙酰化催化剂包括吡啶、乙酸钠、高氯酸或氯化锌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改性纳米陶瓷颗粒的原料按照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带有含氨基团的纳米陶瓷颗粒1.2-105份
乙酰化剂1-10份
催化剂0.1-1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改性纳米陶瓷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配方量的带有含氨基团的纳米陶瓷颗粒、乙酰化剂和催化剂混合,进行反应,得到所述改性纳米陶瓷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在搅拌条件下进行;
优选地,所述反应的时间为10-14h;
优选地,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5-35℃;
优选地,所述带有含氨基团的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岚冰朱忠泗邱敏李倩伟何巍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