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其制备方法及沥青路面技术

技术编号:2538209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其制备方法及沥青路面,涉及建材技术领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原料包括骨料70‑85份、水泥4‑5.5份、再生细集料15‑30份和水4‑5.5份;其中,再生细集料是由沥青路面铣刨料经油石分离后得到的粒径为0‑3mm的粉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将上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原料进行混合,利用石油分离所得到的再生细集料显著改善了水泥稳定碎石的抗裂性能,制备得到的水泥稳定碎石铺设而得的沥青路面具有很好的抗裂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其制备方法及沥青路面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材
,且特别涉及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其制备方法及沥青路面。
技术介绍
油石分离技术是近几年出现的新型的路面再生方法,采用现有的废旧沥青混合料分离再生加工设备可将废旧沥青路面铣刨料(RAP)中的集料与老化沥青进行分离,从而再生为10-15mm、5-10mm、3-5mm的干净集料和0-3mm细RAP粉料,其中表面洁净的3mm以上集料可以与新集料一样应用到沥青混合料中,但是0-3mm的细RAP粉料由于沥青含量较高(通常可达15%以上),在再生沥青混合料中难以应用,造成资源的浪费。鉴于此,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其利用细RAP粉料为原料,提升了水泥稳定碎石的抗裂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成本低且制备得到的水泥稳定碎石的抗裂性能较为优异。别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路面,包括上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铺设形成的材料层。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其原料包括骨料70-85份、水泥4-5.5份、再生细集料15-30份和水4-5.5份;其中,再生细集料是由沥青路面铣刨料经油石分离后得到的粒径为0-3mm的粉料。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上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原料混合。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沥青路面,包括上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或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铺设形成的材料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有益效果是:其利用沥青路面铣刨料经油石分离后得到的粒径为0-3mm的粉料为原料,配合骨料、水泥和水作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原料,专利技术人通过优化各组分的用量进一步提升了水泥稳定碎石的抗裂性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将上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原料进行混合,利用石油分离所得到的再生细集料显著改善了水泥稳定碎石的抗裂性能,制备得到的水泥稳定碎石铺设而得的沥青路面具有很好的抗裂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用分离式再生设备的示意图;图2为经油石分离工艺后的0-3mm再生细集料。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其制备方法及沥青路面进行具体说明。水泥稳定碎石是以一定级配的碎石作骨料,采用一定数量的胶凝材料(如水泥、粉煤灰等)和水形成灰浆填充骨料的空隙,按嵌挤原理摊铺压实,其压实度接近于密实度,强度主要靠碎石间的嵌挤锁结原理,同时有足够的灰浆体积来填充骨料的空隙。它的初期强度高,并且强度随龄期而增加很快结成板体,因而具有较高的强度,抗渗度和抗冻性较好的有点,是我国沥青路面应用最多的基层结构。传统的水泥稳定碎石,由于温缩和干缩的缘故,会使得路面产生反射裂缝,严重影响的路面的耐久性能,长期以来,水泥稳定碎石的抗裂性能提升一直是道路行业研究的重难点之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其原料包括骨料70-85份、水泥4-5.5份、再生细集料15-30份和水4-5.5份;其中,再生细集料是由沥青路面铣刨料经油石分离后得到的粒径为0-3mm的粉料。专利技术人创造性地发现,沥青路面铣刨料经油石分离后得到的粒径为0-3mm的粉料应用于水泥稳定碎石的基层材料中,并通过改进骨料、水泥、再生细集料和水的用量能够显著提升水泥稳定碎石的抗裂性能。这可能是由于这部分细RAP料的加入可以作为一种弹性填充材料,在保证材料强度的前提下可以赋予水泥稳定碎石较好的抗裂性能,抑制反射裂缝的产生,延长路面的耐久性能。需要强调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原料配方对这部分难以利用的废旧材料(细RAP料)进行再生利用,原料的成本低,并且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具体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使用的是江苏天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移动式废旧沥青铣刨料再生设备处理得到沥青路面铣刨料。具体地,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油石分离过程是应用南方路机申请号为201810556402.8(一种沥青再生料骨料再生设备及方法)专利中的分离式再生设备,对沥青路面的RAP进行干式油石分离,原路面可以是下、中、上面层的SMA-13、SUP-13、AC-13、SUP-20、AC-20、SUP-25、AC-25等混合料,得到15mm以上、10-15mm、5-10mm、3-5mm的干净集料和0-3mm细RAP料这5挡材料,本申请主要应用的是0-3mm档的细RAP料。为了进一步提升材料的抗裂性能,专利技术人进一步优化了原料中各组分的用量。优选地,其原料包括骨料75-80份、水泥4.5-5.0份、再生细集料20-25份和水4.5-5.0份;再生细集料中老化沥青含量为15-30%。进一步地,骨料是石灰岩集料、玄武岩集料和再生粗集料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再生粗集料是指由沥青路面铣刨料经油石分离后得到的粒径大于3mm的集料;可以为单独的新石灰岩集料或单独的新玄武岩集料或单独的再生粗集料,也可以为三者的混合料。在一些实施例中,骨料是由沥青路面铣刨料经油石分离后得到的粒径大于3mm的集料,这部分集料由于老化沥青含量低可以作为新集料使用,能够进一步降低原料成本。具体地,沥青路面铣刨料对应的沥青混合料的型号选自SMA-13、SUP-13、AC-13、SUP-20、AC-20、SUP-25和AC-25中的至少一种。沥青路面铣刨料可以是由铣刨机将以上几种型号的沥青混合料处理后所得的废料。在一些实施例中,按质量百分比计,骨料和细集料所形成的混合料的粒径在0-3mm范围内的占比为15-25%,在3-5mm范围内的占比为5-15%,在5-10mm范围内的占比为10-20%,10-20mm范围内的占比为20-30%,20-30mm范围内的占比为15-30%。专利技术人进一步调控骨料和细集料的粒径范围和对应的比例,能够进一步改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抗裂性能和其他综合性能。进一步,水泥的初凝时间≥3h,终凝时间≥6h;优选地,水泥选自42.5级及以上的缓凝水泥。采用缓凝水泥有利于改善材料的强度和使用寿命。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其原料还包括添加剂,且添加剂与水泥的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骨料70-85份、水泥4-5.5份、再生细集料15-30份和水4-5.5份;/n其中,所述再生细集料是由沥青路面铣刨料经油石分离后得到的粒径为0-3mm的粉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骨料70-85份、水泥4-5.5份、再生细集料15-30份和水4-5.5份;
其中,所述再生细集料是由沥青路面铣刨料经油石分离后得到的粒径为0-3mm的粉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骨料75-80份、水泥4.5-5.0份、再生细集料20-25份和水4.5-5.0份;
优选地,所述再生细集料中老化沥青含量为15-3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料是石灰岩集料、玄武岩集料和再生粗集料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再生粗集料是指由沥青路面铣刨料经油石分离后得到的粒径大于3mm的集料;
优选地,所述沥青路面铣刨料对应的沥青混合料的型号选自SMA-13、SUP-13、AC-13、SUP-20、AC-20、SUP-25和AC-25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骨料和所述再生细集料所形成的混合料的粒径在0-3mm范围内的占比为15-25%,在3-5mm范围内的占比为5-15%,在5-10m范围内的占比为10-20%,10-20mm范围内的占比为20-30%,20-30mm范围内的占比为15-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乐乐张苏龙王鹏陈广辉李华王捷毛益佳张仁豪王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交智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