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筒拉伸件同向整列送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7562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短筒拉伸件同向整列送料装置,包括分向导槽,分向导槽的顶部为限位圆弧,分向导槽的底部为倒V形棱部,待拉伸件经过分向导槽同向整列并沿与顶部与分向导槽连通的滑槽下移,滑槽末端靠近自动爪夹指,自动爪夹指与气缸连接,待拉伸件经自动夹指进入旋转送料器的工位,旋转送料器两侧分别对应安装有凹模和可动凸模。解决了薄壁拉伸短筒件多次拉伸自动冲压连续送料同向整列困难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自动冲压线精准送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短筒拉伸件同向整列送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自动化设备
,特别涉及短筒拉伸件同向整列送料装置。
技术介绍
同类的传统整列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利用空气阻力对轻且有底的圆筒件,沿轨道方向整列成纵列时,在轨道设上、下坡障碍板,工件临近下坡时遭受喷射空气。工件通过此处时,利用端面的空气阻力不同实现整列。2、底部重量较大长度较长的圆筒件在轨道终端的伸出长度,因底在前,或底在后而异,实现整列。适合有底端与无底端重量差大的圆筒件。重量差越大整理速度和精度越高。3、利用整列钩阻扰工件的孔延迟落下时间,底部朝前未被钩到的因有底端重量大而快速落下,实现整列。适合底部厚且重量大的圆筒件。4、一般圆筒件横向整列是依靠自然滚动。由于薄壁拉伸件无底端边缘呈波浪形,横向输送时由于导槽底部与侧壁摩擦不连续,难以实现靠自然滚动横向连续送料。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是不适合短筒拉伸件的精准整列,对应问题在于:1、利用空气的方法适合非金属重量较轻的圆筒件,而且短筒拉伸件在拉伸时形成的无底端边缘呈较大波浪形,气流通过边缘波浪谷底时,引起短筒件的转向迟滞或转角异常,不能准确整列。2、有底端和无底端重量差大,利用重心和轨道终端伸出长度的方法,对短筒件由于前后重心距离很近无法实现。3、整列钩只适合底部厚而且重量大的长筒件,对于短筒而且重量较轻的拉伸件不易实现整列。4、一般圆筒件横向整列是依靠自然滚动。由于薄壁拉伸件无底端边缘呈波浪形,横向输送时与导槽底部与侧壁接触不连续,难以实现靠自然滚动横向精准连续送料。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短筒拉伸件同向整列送料装置。解决了薄壁拉伸短筒件多次拉伸自动冲压连续送料同向整列困难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自动冲压线精准送料。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短筒拉伸件同向整列送料装置,包括分向导槽,分向导槽的顶部为限位圆弧,分向导槽的底部为倒V形棱部,待拉伸件经过分向导槽同向整列并沿与顶部与分向导槽连通的滑槽下移,滑槽末端靠近自动爪夹指,自动爪夹指与气缸连接,待拉伸件经自动夹指进入旋转送料器的工位,旋转送料器两侧分别对应安装有凹模和可动凸模。进一步地,滑槽一侧对应安装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旋转送料器与第三齿轮同轴连接,步进电机与第一齿轮连接,第一齿轮与和第二齿轮同轴连接,与第三齿轮外啮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与待拉伸件尺寸对应,第二齿轮每转一齿,待拉伸件前移一个步距,一个步距对应待拉伸件的直径大小。进一步地,待拉伸件分有底端朝前的待拉伸件和无底端朝前的带拉伸件,有底端朝前的待拉伸件重心靠前,当重心超过分向导槽的倒V形棱,底端朝前翻转下落;无底端朝前的带拉伸件重心靠后,当无底端端面接触到限位圆弧,重心未超过分向导槽的倒V形棱,底端朝前翻转下落;实现待拉伸件同向整列。进一步地,所述气缸通过拉臂与自动爪夹指连接,并带动自动爪夹指关闭和打开,拉臂在气缸带动下沿直线导轨移动。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送料器有多个工位,每个工位处设置有夹紧待拉伸件的弹性夹料器。进一步地,所述工位为半圆弧形的凹槽,凹槽处对应设有弹性夹料器,所述夹料器包括两段形状与凹槽对应的长条状的弹性体,弹性体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旋转送料器上,另一端为自由端位于凹槽底部位置,两弹性体加紧待拉伸件。综上,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解决了薄壁拉伸短筒件多次拉伸自动冲压连续送料同向整列困难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自动冲压线精准送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右视图。图3为待拉伸件的结构视图。图4为拉伸件的结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原理进行详细说明,所举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附图2右上端为待拉伸件1(图3)入口。待拉伸件1由传统整列机输送到分向导槽5,待拉伸件1为横向排列。待拉伸件1有底端和无底端,在分向导槽内未分方向。待拉伸件1经过分向导槽5底部的倒“V”形棱部(如附图2所示),有底端朝前的待拉伸件1由于重心靠前,当重心超过分向导槽5的倒“V”形棱,底朝前翻转下落。无底端朝前的待拉伸件1由于重心靠后,当无底端端面接触到限位圆弧6,重心未超过分向导槽5的倒“V”形棱,底朝前翻转下落。实现了短筒拉伸件同向整列。待拉伸件1经过分向导槽5和限位圆弧6同向整列后汇入滑槽,该滑槽倾斜向下。待拉伸件1的移动止于自动爪夹指14。此时拉臂13在气缸12的驱动和导轨11的共同作用下回缩打开自动爪夹指14使其能包容一个待拉伸件1。待拉伸件1进入自动爪夹指14后,拉臂13在气缸12的驱动下伸出,脱离导轨11关闭夹持住待拉伸件1推入弹性夹料器16。本案中以旋转送料器有三个工位为例进行说明,三工位旋转送料器15转动1/3圈,将待拉伸件1送到冲压中心线位置,拉伸凸模3向拉伸凹模4的方向运动,将待拉伸件1拉入拉伸凹模4,将待拉伸件1拉伸成工件2(图4)。待拉伸件1完成上述动作时,其位移都是由对应的机构间歇运动约束完成的。如附图1与附图2所示,气缸12驱动的机构与步进电机7驱动的机构运动节拍是同步的。气缸12的活塞杆与拉臂13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所指固定连接不限于螺纹或者其他一般机械固定。气缸12的缸体与导轨11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所指气缸12为能够完成直线运动的机构,气缸12做直线往复运动。如附图1与附图2所示,步进电机7的轴与第一齿轮8的轴固定连接,第一齿轮8与第三齿轮9外啮合同步转动,第三齿轮9的轴与三工位旋转送料器15同心并固定连接。工位为半圆弧形的凹槽,凹槽处对应设有弹性夹料器,所述夹料器包括两段形状与凹槽对应的长条状的弹性体,弹性体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旋转送料器15上,另一端为自由端位于凹槽底部位置,两弹性体加紧待拉伸件。第二齿轮10为拨料齿轮,与第一齿轮8固定连接。第一齿轮8、第三齿轮9、第二齿轮10的齿数根据不同的待拉伸件1尺寸配置,至第二齿轮10每转1齿,待拉伸件1前移一个步距(即一个待拉伸件1的直径距离)。与此同时步进电机7驱动第一齿轮8转动,第一齿轮8带动第三齿轮9转动,第三齿轮9驱动三工位旋转送料器15转动,三工位旋转送料器15转动一个工位。本专利技术所指三工位旋转送料器15不局限于三个工位而是根据工况不同等分二工位以上的工位数量。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扩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短筒拉伸件同向整列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向导槽,分向导槽的顶部为限位圆弧,分向导槽的底部为倒V形棱部,待拉伸件经过分向导槽同向整列并沿与顶部与分向导槽连通的滑槽下移,滑槽末端靠近自动爪夹指,自动爪夹指与气缸连接,待拉伸件经自动夹指进入旋转送料器的工位,旋转送料器两侧分别对应安装有凹模和可动凸模。/n

【技术特征摘要】
1.短筒拉伸件同向整列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向导槽,分向导槽的顶部为限位圆弧,分向导槽的底部为倒V形棱部,待拉伸件经过分向导槽同向整列并沿与顶部与分向导槽连通的滑槽下移,滑槽末端靠近自动爪夹指,自动爪夹指与气缸连接,待拉伸件经自动夹指进入旋转送料器的工位,旋转送料器两侧分别对应安装有凹模和可动凸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筒拉伸件同向整列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滑槽一侧对应安装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旋转送料器与第三齿轮同轴连接,步进电机与第一齿轮连接,第一齿轮与和第二齿轮同轴连接,与第三齿轮外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短筒拉伸件同向整列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与待拉伸件尺寸对应,第二齿轮每转一齿,待拉伸件前移一个步距,一个步距对应待拉伸件的直径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筒拉伸件同向整列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待拉伸件分有底端朝前的待拉伸件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宇岷王克川臧华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民钢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