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国梅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零部件的冲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75529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的冲压装置,将支撑块通过滑槽与支架卡接固定,使得支撑块通过滑槽能够在支架的高度方向受力上下移动,通过设置螺杆和支撑块,驱动马达通过驱动轴驱动螺杆转动时,螺杆能够驱动第一齿轮沿螺杆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第一齿轮上下移动的同时能够驱动第一连杆的转动,使得第一连杆通过旋转盘和支撑块的配合带动冲压板的上下移动,与传统的液压缸驱动方式相比,冲压板的冲压过程受螺杆、第一齿轮和旋转盘的共同作用力,通过支撑块通过滑槽与支架的活动连接,使得汽车零部件在冲压成型时,边角容易因受力过大造成倒角或翻边,使得成型后的汽车零部件需要进行边角的切除加工的缺陷,从而大大提高了汽车零部件的冲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零部件的冲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压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零部件的冲压装置,属于汽车零部件的冲压装置应用

技术介绍
冲压工艺是一种金属加工方法,它是建立在金属塑性变形的基础上,利用模具和冲压设备对板料施加压力,使板料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冲压件)。冲压成形工艺在汽车车身制造工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冲压工艺中需要通过冲压装置完成汽车零部件的成型,现有的汽车零部件冲压装置在进行冲压时,多采用液压驱动的方式进行冲压,冲压过程中,冲压板的上下移动过程主要通过液压缸的驱动实现,使得冲压过程中冲压板对零部件的受力仅通过液压缸的驱动完成,使得冲压板的下压驱动力的控制方式较为单一,容易造成冲压板的瞬间冲压力过大,使得汽车零部件在冲压成型时,边角容易因受力过大造成倒角或翻边,使得成型后的汽车零部件需要进行边角的切除加工,从而降低了冲压效率;现有的汽车零部件冲压装置在冲压后,一般直接通过液压缸将冲压板带离承载板,使得成型后的零部件会瞬间与冲压板分开,使得零部件在下料时容易与冲压板发生金属粘黏,从而破坏汽车零部件的表面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的冲压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汽车零部件冲压装置在进行冲压时,多采用液压驱动的方式进行冲压,冲压过程中,冲压板的上下移动过程主要通过液压缸的驱动实现,使得冲压过程中冲压板对零部件的受力仅通过液压缸的驱动完成,使得冲压板的下压驱动力的控制方式较为单一,容易造成冲压板的瞬间冲压力过大,使得汽车零部件在冲压成型时,边角容易因受力过大造成倒角或翻边,使得成型后的汽车零部件需要进行边角的切除加工,从而降低了冲压效率;现有的汽车零部件冲压装置在冲压后,一般直接通过液压缸将冲压板带离承载板,使得成型后的零部件会瞬间与冲压板分开,使得零部件在下料时容易与冲压板发生金属粘黏,从而破坏汽车零部件的表面精度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汽车零部件的冲压装置,包括:承载板、冲压板、旋转盘、第一连杆、螺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支撑块、支杆、连接轴、第二连杆、驱动轴、驱动马达、驱动电机、凸轮和转动盘,承载板的底端通过螺栓与移动架固定连接,承载板用于放置待冲压的汽车零部件,承载板的顶端设置有冲压板,冲压板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一端通过螺纹孔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通过安装孔与支撑块固定连接,支撑块通过滑槽与支架卡接固定,支撑块通过支架为支撑杆提供支撑,支撑块的一端设置有支杆,支杆为两端对称设置有安装孔的板状结构,支杆通过安装孔与支撑杆活动连接,支杆的一端通过安装孔与连接轴活动连接,连接轴的一端通过螺纹孔与旋转盘固定连接,旋转盘通过键与第一连杆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键与第二齿轮转动连接,第二齿轮的一端与第一齿轮转动连接,第一齿轮通过螺纹孔与螺杆活动连接,螺杆的底端通过轴承与第三齿轮转动连接,第三齿轮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四齿轮,第四齿轮通过键与第二连杆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传动齿,传动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驱动齿,驱动齿通过键与驱动轴转动连接,驱动轴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支座转动连接,支座通过螺栓与工作台固定连接,支座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驱动马达与驱动轴转动连接。移动架的一端对称设置有转动盘,转动盘通过键与活动轴转动连接,活动轴通过安装孔与移动架固定连接,转动盘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凸轮,凸轮通过键与第三连杆转动连接。凸轮对称设置在第三连杆上,第三连杆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与底座转动连接,轴承座通过螺栓与底座固定连接,底座通过螺栓与支撑座固定连接,支撑座通过螺栓与工作台固定连接。底座与移动架之间垂直设置有支撑轴,支撑轴通过螺栓与底座固定连接,支撑轴的顶端通过安装孔与固定座活动连接,固定座通过螺栓与移动架固定连接。底座的顶端通过螺栓与驱动电机固定连接,驱动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轮,第一转轮上活动安装有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第一转轮通过第一链条与第二转轮活动连接,第一转轮通过第二链条与第三转轮活动连接,第二转轮通过键与第三连杆转动连接,第三转轮通过键与第三连杆转动连接。该冲压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将待冲压的汽车零部件放置在承载板上,启动驱动马达,驱动马达带动驱动轴转动,使得驱动轴带动驱动齿转动,使得驱动齿带动传动齿转动,传动齿通过第二连杆带动第四齿轮转动,使得第四齿轮带动第三齿轮转动,从而使得第三齿轮通过螺杆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使得螺杆驱动第一齿轮沿螺杆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第二步,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的同时,第二齿轮带动第一连杆转动,使得第一连杆带动旋转盘转动,旋转盘通过连接轴带动支杆以连接轴的中心线为中心转动,从而使得支杆随旋转盘转动的同时,支杆通过旋转盘带动第一连杆和支撑块上下移动,使得支撑块沿支架内设置的滑槽方向上下移动,第一连杆带动支撑板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支撑板带动冲压板上下移动,使得冲压板通过驱动马达的驱动完成对承载板上汽车零部件的冲压;第三步,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第一转轮转动,使得第一转轮通过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带动第三连杆转动,使得第三连杆带动凸轮转动,使得凸轮带动转动盘转动的同时,凸轮推动转动盘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从而使得转动盘带动移动架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从而使得移动架带动承载板上下移动,以使得承载板带动冲压后的汽车零部件上下移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支撑块通过滑槽与支架卡接固定,使得支撑块通过滑槽能够在支架的高度方向受力上下移动,支撑块的一端设置有支杆,支杆的一端通过安装孔与连接轴活动连接,通过设置螺杆和支撑块,使得驱动马达通过驱动轴驱动螺杆转动时,螺杆能够驱动第一齿轮沿螺杆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使得第一齿轮上下移动的同时能够驱动第一连杆的转动,使得第一连杆通过旋转盘和支撑块的配合带动冲压板的上下移动,与传统的液压缸驱动方式相比,通过驱动马达的驱动,冲压板的冲压过程受螺杆、第一齿轮和旋转盘的共同作用力,通过支撑块通过滑槽与支架的活动连接,使得冲压板的上下移动更加稳定,进而避免了传统的液压缸驱动过程中冲压板的下压驱动力的控制方式较为单一,容易造成冲压板的瞬间冲压力过大,使得汽车零部件在冲压成型时,边角容易因受力过大造成倒角或翻边,使得成型后的汽车零部件需要进行边角的切除加工的缺陷,从而大大提高了汽车零部件的冲压效率。2、通过驱动轴带动驱动齿转动,使得驱动齿带动传动齿转动,传动齿通过第二连杆带动第四齿轮转动,使得第四齿轮带动第三齿轮转动,从而使得第三齿轮通过螺杆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使得螺杆驱动第一齿轮沿螺杆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从而使得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的同时,第二齿轮带动第一连杆转动,使得第一连杆带动旋转盘转动,冲压板的上下移动通过驱动马达和螺杆的配合,使得冲压板在冲压过程中的驱动力传递更加稳定可靠,从而大大提高了冲压的效率。3、通过驱动电机驱动第一转轮转动,使得第一转轮通过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带动第三连杆转动,使得第三连杆带动凸轮转动,使得凸轮带动转动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零部件的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板(3)、冲压板(4)、旋转盘(7)、第一连杆(8)、螺杆(9)、第一齿轮(10)、第二齿轮(11)、支撑块(12)、支杆(13)、连接轴(14)、第二连杆(17)、驱动轴(20)、驱动马达(22)、驱动电机(25)、凸轮(32)和转动盘(35),承载板(3)的底端通过螺栓与移动架(36)固定连接,承载板(3)用于放置待冲压的汽车零部件,承载板(3)的顶端设置有冲压板(4),冲压板(4)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撑板(5),支撑板(5)的一端通过螺纹孔固定安装有支撑杆(6),支撑杆(6)的一端通过安装孔与支撑块(12)固定连接,支撑块(12)通过滑槽与支架(1)卡接固定,支撑块(12)通过支架(1)为支撑杆(6)提供支撑,支撑块(12)的一端设置有支杆(13),支杆(13)为两端对称设置有安装孔的板状结构,支杆(13)通过安装孔与支撑杆(6)活动连接,支杆(13)的一端通过安装孔与连接轴(14)活动连接,连接轴(14)的一端通过螺纹孔与旋转盘(7)固定连接,旋转盘(7)通过键与第一连杆(8)转动连接,第一连杆(8)的一端通过键与第二齿轮(11)转动连接,第二齿轮(11)的一端与第一齿轮(10)转动连接,第一齿轮(10)通过螺纹孔与螺杆(9)活动连接,螺杆(9)的底端通过轴承与第三齿轮(15)转动连接,第三齿轮(1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四齿轮(16),第四齿轮(16)通过键与第二连杆(17)转动连接,第二连杆(1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传动齿(18),传动齿(18)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驱动齿(19),驱动齿(19)通过键与驱动轴(20)转动连接,驱动轴(20)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支座(21)转动连接,支座(21)通过螺栓与工作台(2)固定连接,支座(21)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22),驱动马达(22)与驱动轴(20)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零部件的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板(3)、冲压板(4)、旋转盘(7)、第一连杆(8)、螺杆(9)、第一齿轮(10)、第二齿轮(11)、支撑块(12)、支杆(13)、连接轴(14)、第二连杆(17)、驱动轴(20)、驱动马达(22)、驱动电机(25)、凸轮(32)和转动盘(35),承载板(3)的底端通过螺栓与移动架(36)固定连接,承载板(3)用于放置待冲压的汽车零部件,承载板(3)的顶端设置有冲压板(4),冲压板(4)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撑板(5),支撑板(5)的一端通过螺纹孔固定安装有支撑杆(6),支撑杆(6)的一端通过安装孔与支撑块(12)固定连接,支撑块(12)通过滑槽与支架(1)卡接固定,支撑块(12)通过支架(1)为支撑杆(6)提供支撑,支撑块(12)的一端设置有支杆(13),支杆(13)为两端对称设置有安装孔的板状结构,支杆(13)通过安装孔与支撑杆(6)活动连接,支杆(13)的一端通过安装孔与连接轴(14)活动连接,连接轴(14)的一端通过螺纹孔与旋转盘(7)固定连接,旋转盘(7)通过键与第一连杆(8)转动连接,第一连杆(8)的一端通过键与第二齿轮(11)转动连接,第二齿轮(11)的一端与第一齿轮(10)转动连接,第一齿轮(10)通过螺纹孔与螺杆(9)活动连接,螺杆(9)的底端通过轴承与第三齿轮(15)转动连接,第三齿轮(1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四齿轮(16),第四齿轮(16)通过键与第二连杆(17)转动连接,第二连杆(1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传动齿(18),传动齿(18)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驱动齿(19),驱动齿(19)通过键与驱动轴(20)转动连接,驱动轴(20)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支座(21)转动连接,支座(21)通过螺栓与工作台(2)固定连接,支座(21)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22),驱动马达(22)与驱动轴(20)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的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36)的一端对称设置有转动盘(35),转动盘(35)通过键与活动轴转动连接,活动轴通过安装孔与移动架(36)固定连接,转动盘(35)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凸轮(32),凸轮(32)通过键与第三连杆(29)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的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32)对称设置在第三连杆(29)上,第三连杆(29)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37)与底座(24)转动连接,轴承座(37)通过螺栓与底座(24)固定连接,底座(24)通过螺栓与支撑座(23)固定连接,支撑座(23)通过螺栓与工作台(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的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4)与移动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国梅
申请(专利权)人:赖国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