挠性编码带液位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7309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挠性编码带液位传感器,由浮子、编码带、导向轮、扫描头等组成,编码带的编码信号是由透光铀非透光码道构成,采用透光码道设置连接筋或将其分成若干子码道的技术,消除了通光盲区,提高了传感器分辨率。(*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位移传感器,尤指一种挠性编码带液位传感器。中国专利91207292.X“挠性编码带液位传感器”,公开了一种可用于液位测量的位移传感器,其中编码带的编码信号由透光与非透光格雷码道构成,高位透光码道设置加强筋。在该系统中无论是一组或两组发射、接收元件,均必须满足扫描头光束宽度H>C(加强筋宽度),否则将产生通光盲区。由此限制了扫描头的制作范围,这一限制条件降低仪表的分辨率,无法高精度位移测量。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辨率高、稳定可靠的新型挠性编码带液位传感器。本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液位传感器由浮子、编码带、导向轮、直射式信号检测头等组成,其中编码带的编码信号是由透光与非透光码道构成,高位透光码道设置连接筋,连接筋与水平面成θ角,且光束沿连接筋横截面方向照射时,始终成一完整光路,或者,高位透光码道分成若干列子码道,且光束沿该透光码道横截面方向时,始终成一完整光路。本技术由于透光码道中连接筋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消除了光束宽度的限制,增大了扫描头的制做范围,而透光码道中子码道的形成不影响通光,因此,不仅使码带稳定、可靠,又消除了通光盲区,提高了传感器的分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连接筋分布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子码道分布示意图。下面对照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由浮子1、编码带2、导向轮3、扫描头4等组成。浮子1感受液位升降,经导带轮3带动编码带2移动,编码带2上的编码信号由扫描头4扫描检出,经处理测得液位。由图2所示,编码带2上的编码信号由透光与非透光码道(本实施例设为格雷码道)构成,高位透光码道设置连接筋5,连接筋5与水平面成锐角θ,为保证光束λ穿越连接筋5不产生通光盲区,因此θ角的设定必须保证光束λ沿连接筋5横截面方向A-A’照射时,形成完整光路,这样既加固了编码带,又不影响通光。如图3所示,高位透光码道分成若干列子码道(如图显示3列),其中S1与S5、S5与S2、S2与S6、S6与S3部分重合,既保证了编码带的稳固性,又保证了光束λ沿该码道横截面方向B-B’照射时,形成完整光路,不产生通光盲区。权利要求1.一种挠性编码带液位传感器,由浮子、编码带、导向轮、直射式扫描头组成,浮子感受液位升降,经导向轮带动编码带移动,编码带的透光与非透光编码信号由扫描头检出,其特征在于,高位透光码道设置连接筋,连接筋与水平面成θ角,且光束沿连接筋横截面方向照射时,始终形成完整光路。2.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性编码带液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透光码道分成若干列子码道,且光束沿该透光码道横截面方向照射时,始终形成完整光路。3.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挠性编码带液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是编码为格雷码。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挠性编码带液位传感器,由浮子、编码带、导向轮、扫描头等组成,编码带的编码信号是由透光与非透光码道构成,采用透光码道设置连接筋或将其分成若干子码道的技术,消除了通光盲区,提高了传感器分辨率。文档编号G01F23/30GK2211065SQ9520001公开日1995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1995年1月9日 优先权日1995年1月9日专利技术者王建河, 娄学明 申请人:北京航天智控工程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挠性编码带液位传感器,由浮子、编码带、导向轮、直射式扫描头组成,浮子感受液位升降,经导向轮带动编码带移动,编码带的透光与非透光编码信号由扫描头检出,其特征在于,高位透光码道设置连接筋,连接筋与水平面成θ角,且光束沿连接筋横截面方向照射时,始终形成完整光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河娄学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智控工程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