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水磷脂弹性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7062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磷脂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水磷脂弹性体。所述含水磷脂弹性体是含水磷脂的一种弹性体形态,其流变学特征是储能模量G′比损耗模量G″大5‑10倍,表现出较强的固体特征(弹性),而液体特征(粘性)变得较弱。所述含水磷脂弹性体,一方面用以改变含水磷脂的物体色,由棕色转变为黄色,以解决行业长期依赖化学漂白脱色的缺陷;另一方面,改变含水磷脂的状态,由流体转变半固体,由此改变了含水磷脂的干燥性能,使含水磷脂中的水分在干燥时能够快速蒸发同时给物料降温,因此可以承受高达160℃的干燥温度,以解决目前从含水磷脂制备固体磷脂的干燥效率低、无法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技术难题,使制备固体磷脂的干燥脱水时间缩短到6‑20m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水磷脂弹性体
本专利技术属于磷脂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水磷脂弹性体。
技术介绍
磷脂加工的原料是大豆油脚,简称油脚,是油脂加工领域的大豆油脂精炼过程中水化脱胶工艺的副产物,也称为水化油脚,其主要成分是磷脂30-45g/100g、大豆油20-30g/100g和水分30-50g/100g,微量成分是金属离子,如钙、镁和铁等,以磷脂金属盐的形式存在,如铁离子含量,以丙酮不溶物计通常为50-100mg/kg,个别情况高达150mg/kg以上。工业化的磷脂加工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水化法制备浓缩磷脂,即从大豆毛油中水化提取大豆油脚后,直接干燥脱水得到浓缩磷脂,因其具有流动性也称为流体磷脂,其干基丙酮不溶物含量为60-65g/100g;二是溶剂法制备粉末磷脂,即以大豆油脚或者浓缩磷脂为原料,用丙酮萃取除去油脂,得到粉末磷脂,其干基丙酮不溶物含量为95-98g/100g。目前市场上主流产品是浓缩磷脂,粉末磷脂在市场中占比不足5%。虽然大豆油脚绝大多数被加工成浓缩磷脂,但浓缩磷脂有很大缺陷。例如文献《大豆浓缩磷脂生产工艺》(胡兴中.大豆浓缩磷脂生产工艺[J].中国油脂,2007,32(9):20-21)和《浓缩磷脂制取工艺与实践》(胡庆涛等.浓缩磷脂制取工艺与实践[J].中国油脂,2002,27(1):39-40)介绍了以水化油脚为原料进行脱水、氧化漂白生产浓缩磷脂的方法。该工艺的缺点是浓缩磷脂的丙酮不溶物含量太低(60-65g/100g)、需要化学漂白,市场价格仅为0.4万元/吨,与粉末磷脂4万元/吨的售价有较大差距。目前水化法制备磷脂的研究存在诸多缺陷,比如中国专利CN107325125A公开了一种大豆油脚制备水合磷脂的方法及其制得的水合磷脂(以下简称水合磷脂),该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取大豆油脚加入软化水混合均匀后,静置进行层析;层析结束后控制温度为85-95℃,进行离心分离得到水合磷脂,其丙酮不溶物能够达到90-92%。该专利存在如下缺陷:(1)水合磷脂的干基丙酮不溶物含量低:该专利是均质水化方法,即油脚与水要混合均匀,混合均匀时不可避免地发生乳化,如果乳化严重,磷脂与油脂就很难再分离。为了避免严重乳化,该专利采取了两个措施,第一、严格控制加水量,加水量是油脚重量的0.25-0.74倍;第二,加入氢氧化钠或者硫酸,用作破乳剂。上述措施带来的问题是大豆油脚中的主要成分磷脂、油脂和磷脂金属盐没有得到有效分离,水合磷脂的干基丙酮不溶物含量最高仅达到92%,与溶剂法丙酮不溶物95-98%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2)含水磷脂未彻底干燥,缺乏工业用途:该水合磷脂通过浓缩脱水、添加防腐剂、巴氏杀菌和包装得到了一种含水量为22.5-41.2%的含水磷脂产品,但是这种含水磷脂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GB28401食品添加剂磷脂》关于水分不得超过2%的规定,不能销售;如果按照现有的制备粉末磷脂的方法进行干燥,则时间太长、产能太低,没有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既不能销售也不能进一步加工导致其缺乏工业用途。另一种水化法提取磷脂的现有技术,如文献《液晶态分离提纯大豆磷脂的研究》(李子明等.液晶态分离提纯大豆磷脂的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07,22(1):31-32),以下简称液晶态磷脂。该文献方法存在以下技术缺陷:(1)液晶态磷脂的干基丙酮不溶物含量较低:采用均质水化方法,加水量是0.67倍油脚,得到的液晶态磷脂的干基丙酮不溶物含量仅为86.05%,这与水合磷脂的缺陷相同;(2)缺乏工业用途:液晶态磷脂的干燥问题与水合磷脂相同,虽然液晶态磷脂用间歇式真空干燥方式得到了粉末磷脂,但是干燥时间太长,磷脂产品的色泽较深(棕色),无法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中国专利CN102517148A公开了一种磷脂两步脱色方法,采用过氧化氢漂白和硅胶吸附的两步脱色方法,该方法的缺点是:(1)化学漂白脱色,使磷脂产生氧化副产物、破坏磷脂的天然性,同时存在食品安全风险,不符合“绿色”发展的大趋势;(2)硅胶吸附脱色的效果很差,失效的硅胶成为废渣,不利于环保;(3)漂白破坏了磷脂中有益的抗氧化成分,使磷脂的抗氧化性、营养价值降低,缩短了磷脂的保质期。文献《表面活性剂聚集体的流变性质》(牟建海等.表面活性剂聚集体的流变性质[J].日用化学工业,2002,32(2):38-40)介绍了胶体弹性体的基础理论。虽然胶体化学的弹性体是一个成熟的概念,但是从工业技术的角度,从大豆含水磷脂制备其弹性体、弹性体干燥方法、弹性体改变物体色、弹性体在制备固体磷脂、粉末磷脂方面的应用,均未见有相关报道。在磷脂加工领域,从产品的角度看粉末磷脂替代浓缩磷脂是未来的方向,从方法的角度看水化法替代溶剂法是未来的方向,虽然目前已有一些水化法的研究,但是水化法制备得到的磷脂的纯度仍不够高、色泽改善仍未脱离化学漂白的方法、水化法的脱水效率仍未达到工业化的水平、工艺技术在完整性和连续化方面尚有不足。因此,开发一种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含水磷脂弹性体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水磷脂弹性体,用以改变含水磷脂的物体色,由棕色转变为黄色,解决行业长期依赖化学漂白脱色的缺陷;用以改变含水磷脂的状态,由流体转变半固体,由此改变了含水磷脂的干燥性能,使含水磷脂中的水分在干燥时能够快速蒸发,解决目前从含水磷脂制备固体磷脂的干燥效率低、无法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技术难题,使制备固体磷脂的干燥脱水时间缩短到6-20min。所述含水磷脂弹性体,在磷脂加工领域和相关研究中均未见报道。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了所述含水磷脂弹性体在制备固体磷脂和粉末磷脂中的应用。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含水磷脂弹性体,所述含水磷脂弹性体是含水磷脂的一种弹性体形态,其流变学特征为储能模量G′比损耗模量G″大5-10倍,固体特征远大于液体特征。优选地,所述含水磷脂的主要成分是磷脂、油脂和水,含水量为25-65g/100g,以干基计,丙酮不溶物含量≥85g/100g。优选地,所述含水磷脂弹性体的感官指标为黄色不透明半固体。优选地,所述的含水磷脂弹性体,由含水磷脂经过搅拌制得;优选地,所述搅拌的转速为800-1200rpm。优选地,所述搅拌为连续搅拌,将含水磷脂以10-100cm/min的速度推送到搅拌器中,搅拌时间为5-30s,得到连续输出的含水磷脂弹性体。优选地,所述弹性体,改变了含水磷脂的物体色,由棕色转变为黄色。优选地,所述弹性体,改变了含水磷脂的状态,由流体转变半固体。优选地,所述含水磷脂,由大豆油脚采用水化方法制得。更优选地,所述含水磷脂的来源,包括文献《液晶态分离提纯大豆磷脂的研究》中由大豆油脚制得的液晶态含水磷脂(含水量≤65%,干基丙酮不溶物含量86.05%),或者专利CN107325125A由大豆油脚制得的水合磷脂(含水量≤65%,干基丙酮不溶物含量为90-92%),或者由大豆油脚经其它水化方法制得的含水磷脂。更优选地,所述含水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水磷脂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水磷脂弹性体的流变学特征为储能模量G′比损耗模量G″大5-10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水磷脂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水磷脂弹性体的流变学特征为储能模量G′比损耗模量G″大5-10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水磷脂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水磷脂弹性体的物质组成是磷脂、油脂和水,含水量为25-65g/100g,以干基计,丙酮不溶物含量≥85g/100g。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水磷脂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水磷脂弹性体,由含水磷脂经搅拌制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水磷脂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水磷脂,由大豆油脚采用水化方法制得。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水磷脂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的转速为800-1200rp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水磷脂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为连续方式,将含水磷脂连续推送到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子谦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铂贝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