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控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6922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控耳机,包括耳机本体,所述耳机本体分为控制柄、开设在控制柄一端的电路腔、与所述电路腔固定连接的耳塞,所述耳塞分为耳垂和与所述耳垂固定连接的耳抵,所述耳抵的一侧开设有音孔,所述控制柄内设有力度传感器,所述耳垂上设有第一金属薄膜,所述耳抵上设有第二金属薄膜,所述电路腔内固定安装有MCU芯片、蓝牙单元、第一电容检测芯片和第二电容检测芯片,所述第一金属薄膜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容检测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金属薄膜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容检测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耳机直接对手机进行操作,方便快捷,增加了蓝牙耳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控耳机
本技术涉及耳机
,尤其涉及一种双控耳机。
技术介绍
蓝牙耳机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耳机,其形式多样,能避免繁琐的有线连接,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在司机、运输等从业领域的人群中使用广泛。但是目前的蓝牙耳机普遍只能起到通过蓝牙单元进行声音传输的作用,不能进行声音大小的控制和接听电话的控制,特别是驾驶员在驾驶的过程中接听电话时需要拿起手机进行操作无疑增加了驾驶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控耳机,本技术通过检测耳抵上的第二金属薄膜的电容容量的变化入来触发耳机内置的MCU芯片,判断耳机是否佩戴入耳,启动耳机功能模式。还通过第一金属薄膜来感知电容容量的变化,利用这个变化量的大小来触发耳机内置的MCU芯片,触发MCU芯片后,再由耳机内置的MCU芯片通过蓝牙单元对手机的音量、接听电话等相关功能进行控制。本技术不需要直接对手机进行操作,直接通过耳机进行控制,方便快捷,增加了蓝牙耳机的实用性。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双控耳机包括耳机本体,所述耳机本体分为控制柄、开设在控制柄一端的电路腔、与所述电路腔固定连接的耳塞,所述耳塞分为耳垂和与所述耳垂固定连接的耳抵,所述耳抵的一侧开设有音孔,所述控制柄内设有力度传感器,所述耳垂上设有第一金属薄膜,所述耳抵上设有第二金属薄膜,所述电路腔内固定安装有MCU芯片、蓝牙单元、第一电容检测芯片和第二电容检测芯片,所述第一金属薄膜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容检测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金属薄膜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容检测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检测芯片和所述第二电容检测芯片的输出端均与所述MCU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力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MCU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MCU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蓝牙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音孔内设有扬声器,所述MCU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扬声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MCU芯片、蓝牙单元、第一电容检测芯片和第二电容检测芯片均由安装在所述电路腔内的纽扣锂电池进行供电。进一步,所述蓝牙单元采用QCC5100型蓝牙芯片。进一步,所述第一电容检测芯片和第二电容检测芯片均采用VKD233DR型芯片。进一步,所述力度传感器采用FT4100型传感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耳抵上的第二金属薄膜入耳检测采用电容检测方式来检测耳机是否佩戴入耳,来触发耳机内置的MCU芯片,还通过第一金属薄膜来感知容量的变化,利用这个变化量的大小来触发耳机内置的MCU芯片,触发MCU芯片后,在有耳机内置的MCU芯片通过蓝牙单元对手机的音量、接听电话等相关功能进行控制。本技术不需要直接对手机进行操作,直接通过耳机进行控制,方便快捷,增加了蓝牙耳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双控耳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系统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中,耳机本体1,控制柄2,电路腔3,MCU芯片31,耳垂4,耳抵5,音孔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双控耳机包括所述耳机本体1分为控制柄2、开设在控制柄2一端的电路腔3、与所述电路腔3固定连接的耳塞,所述耳塞分为耳垂4和与所述耳垂4固定连接的耳抵5,所述耳抵5的一侧开设有音孔6,所述控制柄2内设有力度传感器,所述耳垂4上设有第一金属薄膜,所述耳抵5上设有第二金属薄膜,所述电路腔3内固定安装有MCU芯片3、蓝牙单元、第一电容检测芯片和第二电容检测芯片,所述第一金属薄膜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容检测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金属薄膜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容检测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检测芯片和所述第二电容检测芯片的输出端均与所述MCU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力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MCU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MCU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蓝牙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音孔内设有扬声器,所述MCU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扬声器的输入端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蓝牙单元采用QCC5100型蓝牙芯片。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容检测芯片和第二电容检测芯片均采用VKD233DR型芯片。本实施例中,所述力度传感器采用FT4100型传感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实用方式为:通过耳抵上的第二金属薄膜入耳检测采用电容检测方式来检测耳机是否佩戴入耳来触发耳机内置的MCU芯片,和通过第一金属薄膜来感知容量的变化,利用这个变化量的大小来触发耳机内置的MCU芯片,触发MCU芯片后,通过按压控制柄,然后通过控制柄内设有力度传感器向MCU芯片发送力度控制信息,通过蓝牙单元进行信息传输,然后对手机的音量的大小、接听电话等相关功能进行控制。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技术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控耳机,包括耳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本体(1)分为控制柄(2)、开设在控制柄(2)一端的电路腔(3)、与所述电路腔(3)固定连接的耳塞,所述耳塞分为耳垂(4)和与所述耳垂(4)固定连接的耳抵(5),所述耳抵(5)的一侧开设有音孔(6),所述控制柄(2)内设有力度传感器,所述耳垂(4)上设有第一金属薄膜,所述耳抵(5)上设有第二金属薄膜,所述电路腔内固定安装有MCU芯片(31)、蓝牙单元、第一电容检测芯片和第二电容检测芯片,所述第一金属薄膜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容检测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金属薄膜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容检测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检测芯片和所述第二电容检测芯片的输出端均与所述MCU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力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MCU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MCU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蓝牙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音孔(6)内设有扬声器,所述MCU芯片(31)的输出端与所述扬声器的输入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控耳机,包括耳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本体(1)分为控制柄(2)、开设在控制柄(2)一端的电路腔(3)、与所述电路腔(3)固定连接的耳塞,所述耳塞分为耳垂(4)和与所述耳垂(4)固定连接的耳抵(5),所述耳抵(5)的一侧开设有音孔(6),所述控制柄(2)内设有力度传感器,所述耳垂(4)上设有第一金属薄膜,所述耳抵(5)上设有第二金属薄膜,所述电路腔内固定安装有MCU芯片(31)、蓝牙单元、第一电容检测芯片和第二电容检测芯片,所述第一金属薄膜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容检测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金属薄膜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容检测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检测芯片和所述第二电容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千茼
申请(专利权)人:千铸盛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