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探针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6628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探针模组,包括本体、浮板、以及探针组件;探针组件包括:结合固定在所述本体顶部的盖板;结合在所述盖板底面的且位于中空内腔的包括有若干针槽的型芯;以及与若干针槽一一对应的被配置在针槽内的若干刀片针,所述针槽形状与刀片针相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探针模组通过将浮板与探针组件分别固定于本体两侧的设计,且通过在型芯上设置与刀片针匹配的针槽,使得多个刀片针可一一对应安装于针槽内,保证的装配的有效性,且由于针槽的形状与刀片针形状一致,使得整体结构更紧凑,增加了测试过程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探针模组
本技术涉及测试装置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探针模组。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人们对电子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在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每道工序都需要对半成品产品进行检测,目前通常采用测试设备与产品电连接进行测试,测试设备的连接件为金属探针,现有技术主要针对的是PogoPin(圆柱形针),该结构形式的探针存在Pogopin与液晶模组端的接触是点接触,易扎伤产品,Pogopin的寿命偏低,本身电阻值大,测试信号不稳定等诸多弊端。目前扁平状的刀片针正逐步替代PogoPin(圆柱形针)被广泛应用,刀片针与液晶模组端的接触是线接触,接触面积大,寿命较Pogopin高,本身电阻值小,测试信号更加稳定。但现有技术中装配刀片针的结构复杂,成本高,无法实现刀片针的准确定位,检测稳定性差。且在压接过程中无法保证刀片针与产品准确对位,一旦出现偏离,将会出现刀片针针尖损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于安装的探针模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探针模组,所述模组包括:具有中空内腔的本体;位于所述本体底部的浮板;以及位于浮板的背离本体一侧的探针组件;所述探针组件包括:结合固定在所述本体顶部的盖板;结合在所述盖板底面的且位于中空内腔的包括有若干针槽的型芯;以及与若干针槽一一对应的被配置在针槽内的若干刀片针,所述针槽形状与刀片针相匹配;所述浮板上包括有与刀片针电接触端一一对应的若干针孔,所述浮板被配置为在刀片针延伸方向上可相对本体浮动,刀片针的电接触端可在浮板靠近本体的位置由针孔探出浮板的背离本体的一侧表面。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刀片针上包括有限位边,所述型芯上形成有限位件,通过所述限位件与限位边的配合,所述刀片针被限位固定于型芯的针槽内。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型芯包括有具有若干针槽的本体部,以及位于针槽内的由型芯本体部凸起形成的凸台,所述凸台形成限位件。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型芯包括有具有若干针槽的本体部,以及形成在所述本体部上的限位面,限位面形成所述限位件。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浮板通过等高螺丝结合固定在所述本体的底面上,所述浮板与本体之间包括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作用力方向沿所述等高螺丝的轴向方向。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型芯与所述盖板之间包括有定位柱和与定位柱对应配合的定位孔。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本体与所述盖板之间包括有定位销和与定位销对应配合的定位销孔。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浮板的在位于靠近本体的极限位置时,所述浮板与型芯之间不相接触。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本体包括有由中空内腔内壁向内延伸出的限位台,所述限位台被配置为可将型芯稳固的固定在所述本体与盖板之间。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浮板的背离所述本体的一侧表面上包括有环绕在若干针孔外围的围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探针模组通过将浮板与探针组件分别固定于本体两侧的设计,且通过在型芯上设置与刀片针匹配的针槽,使得多个刀片针可一一对应安装于针槽内,保证的装配的有效性,且由于针槽的形状与刀片针形状一致,使得整体结构更紧凑,增加了测试过程的稳定性。此外,通过在浮板的背离本体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环绕在若干针孔外围的围壁,在压接过程中可实现对产品的预定位,保证产品位于刀片针正下方,实现刀片针与产品准确对位。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示出本技术所提供探针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本技术所提供探针模组的装配图。图3示出本技术所提供探针模组中型芯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本技术所提供探针模组中浮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为解决现有探针模组受结构限制,不易更换模组中探针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探针模组,结合图1至图4所示,具体地,所述探针模组包括:具有中空内腔的本体1;位于所述本体1底部的浮板2;以及位于浮板2的背离本体1一侧的探针组件3;所述探针组件3包括:结合固定在所述本体1顶部的盖板31;结合固定在所述盖板31底面的位于中空内腔的包括有若干针槽321的型芯32;以及与若干针槽321一一对应的被配置在针槽321内的若干刀片针33;所述浮板2上包括有与刀片针33电接触端331对应的针孔21,所述浮板2被配置为在刀片针33延伸方向上可相对本体1浮动,刀片针33的电接触端331可在浮板2靠近本体1的位置由针孔21探出浮板2的背离本体1的一侧表面。本技术提供的探针模组通过将浮板与探针组件分别固定于本体两侧的设计,且通过在型芯上设置与刀片针匹配的针槽,使得多个刀片针可一一对应安装于针槽内,保证的装配的有效性,且由于针槽的形状与刀片针形状一致,使得整体结构更紧凑,增加了测试过程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刀片针33上包括有限位边332,所述型芯32上形成有限位件,通过所述限位件与限位边332的配合,所述刀片针33被限位固定于型芯32的针槽321内。本技术提供的探针模组通过将浮板2与探针组件3分别固定于本体1两侧,并配合刀片针33被限位件限位固定于针槽321内的设计,使得由盖体31、型芯32以及刀片针33相互结合固定构成的探针组件3形成一整体结构,便于在某一探针损坏时,可针对探针组件进行整体更换。在更换探针组件时,作为探针模组一部分的浮板与本体之间的装配精度不受影响,进而保证了更换探针组件后,探针能够直接与浮板上的针孔一一对应,不用进一步调整二者之间的精度,在提高了探针模组更换探针的工作效率,以及方便探针后期更换及维护的同时,还增加了测试过程的稳定性。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示,所述型芯32包括有具有若干针槽321的本体部,以及形成在所述本体部上的限位面322,限位面322形成所述限位件,以使刀片针33的限位边332能够挂在所述限位面322内侧面上,实现刀片针33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探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包括:/n具有中空内腔的本体;/n位于所述本体底部的浮板;以及/n位于浮板的背离本体一侧的探针组件;/n所述探针组件包括:/n结合固定在所述本体顶部的盖板;/n结合在所述盖板底面的且位于中空内腔的包括有若干针槽的型芯;以及/n与若干针槽一一对应的被配置在针槽内的若干刀片针,所述针槽形状与刀片针相匹配;/n所述浮板上包括有与刀片针电接触端一一对应的若干针孔,所述浮板被配置为在刀片针延伸方向上可相对本体浮动,刀片针的电接触端可在浮板靠近本体的位置由针孔探出浮板的背离本体的一侧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探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包括:
具有中空内腔的本体;
位于所述本体底部的浮板;以及
位于浮板的背离本体一侧的探针组件;
所述探针组件包括:
结合固定在所述本体顶部的盖板;
结合在所述盖板底面的且位于中空内腔的包括有若干针槽的型芯;以及
与若干针槽一一对应的被配置在针槽内的若干刀片针,所述针槽形状与刀片针相匹配;
所述浮板上包括有与刀片针电接触端一一对应的若干针孔,所述浮板被配置为在刀片针延伸方向上可相对本体浮动,刀片针的电接触端可在浮板靠近本体的位置由针孔探出浮板的背离本体的一侧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针上包括有限位边,所述型芯上形成有限位件,通过所述限位件与限位边的配合,所述刀片针被限位固定于型芯的针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探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芯包括有具有若干针槽的本体部,以及位于针槽内的由型芯本体部凸起形成的凸台,所述凸台形成限位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探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芯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斌刘跃李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