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热管网水力平衡智能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供热管网的压力调节
,具体涉及一种供热管网水力平衡智能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冬季集中供暖通常采用热水供暖的方式,供暖系统通常采用本地控制,供热数据及管网情况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监控和巡查,以发现问题,但是,由于供热范围大,仍无法保障能对不同情况做出及时的反应,在寒冷季节给热用户带来不便。在热水供暖系统中,除了供热管路热水流量、水温、水压等参数的状况直接影响供暖质量以及供热公司的经济利益外,水利失调也是影响供暖质量的突出因素,为了避免以上问题,同时也为了避免管路压力过大,损坏供热管网等问题,需要在供热管网的控制方式和控制阀门的功能方面进行改进。虽然现有技术通过在供热管网中设置众多阀门的方式,以对供热管道流量进行控制,但是此过程需要人工操作,并且需要大量的人力劳动,同时人工通过控制阀门来控制管道内的流量,操作精度较小,容易造成供热管网内流量变化较大,进而使室内温度变化较大,还会影响供热管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热管网水力平衡智能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传感器(18)、压力传感器(19)、电磁阀(20)、控制器(21);所述供热管网水力平衡智能调节装置(22)安装在用户端供热管路上,所述控制器(21)包含通讯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热管网水力平衡智能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传感器(18)、压力传感器(19)、电磁阀(20)、控制器(21);所述供热管网水力平衡智能调节装置(22)安装在用户端供热管路上,所述控制器(21)包含通讯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热管网水力平衡智能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包括阀门入口(1)、阀腔(2)、阀体(3)、电磁线圈(4)、绝缘罩(5)、弹簧(6)、阀芯(7)、密封圈(8)、阀门出口(9)、阀座(10)、阀门下管壁(11),所述阀门入口(1)和阀门出口(9)为圆柱形管状结构,且位于同一水平轴线上;所述阀体(3)安装于所述阀门入口(1)和阀门出口(9)之间,所述阀体(3)为圆柱形中空腔体结构,且其安装轴线垂直于水平面,所述阀体(3)内腔与所述阀门入口(1)和阀门出口(9)相连通;所述阀体(3)的顶部设置电磁线圈(4)和绝缘罩(5),所述绝缘罩(5)安装于所述阀体(3)的顶端,且所述绝缘罩(5)的安装轴线与阀体(3)的轴线重合,所述绝缘罩(5)的侧壁上缠绕电磁线圈(4),所述绝缘罩(5)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绝缘罩(5)的内腔中心安装弹簧(6)和阀芯(7),所述弹簧(6)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绝缘罩(5)顶端内侧,所述弹簧(6)的另一端固定于阀芯(7)的顶端,所述阀芯(7)为扁平长方体结构,所述阀芯(7)能够从所述阀体(3)顶部吻合开口贯穿伸入阀体腔内,所述阀芯(7)的下端面安装密封圈(8);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宋承军,张永红,冯雪,李正龙,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绿能环境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