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变防伪拆封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5910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包装防伪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变防伪拆封线。光变防伪拆封线包括基材,所述基材的正面上设置有利用激光镭射模具制作成型的成像层,所述成像层上还布置有由荧光介质形成的介质层,所述介质层上还依次布置有第一镀铝层和压敏胶层,所述基材的背面上依次设置有第二镀铝层、防伪层和防粘层。激光镭射模具模压的图像可以提高成像层的清晰度,同时在图像层上直接布置荧光介质,荧光介质可以对成像层进行还原,在视觉角度变化时,荧光介质可以实现谍影光变的效果,保证人们观察图像的准确性,提高了拆封线的防伪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变防伪拆封线
本技术涉及包装防伪
,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变防伪拆封线。
技术介绍
香烟、光碟、有价证券和包装膜等产品上,经常会设置防伪拉线等作为拆封线,可以提高产品包装效果和产品档次,增加产品包装的美观和亮丽,同时不影响包装的整体设计,并便于消费者易拆封。现在的拆封线基本为透明材质,为了增加拆封线的防伪强度,人们通常为在拉线上制作防伪图案或者是荧光信息。申请公布号为CN109036106A,申请公布日为2018.12.18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精密包装用防伪复合拉线的制造方法,该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选用BOPP聚乙烯膜作为基材;②设计制作全息模压版;③将全息模压版通过模压机进行模压全息图案形成信息层;④对基材进行真空镀铝;⑤将防伪码和二维码印刷在镀铝层的上表面形成防伪层Ⅰ,在基层的下表面形成防伪层Ⅱ;⑥在防伪层Ⅱ的下表面印刷离型层;⑦将胶粘剂涂布在离型层的下表面形成胶粘层,涂胶的同时将硅油纸利用胶粘层覆到离型层上形成防粘层;⑧在防伪层Ⅰ的上表面复合透明膜,即可得到成型膜;⑨分切、包装。上述的制作方法得到的防伪复合拉线在使用时,信息层采用全系模压版制作成型,在基材上形成全息图案,信息层和镀铝层采用交错布置,增加美观效果。但是全息图案在模压至基材上后,人们需要在合适的角度范围内才可清楚观察到全息图像,人们在视觉角度变化时,光线以及颜色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人们观察图像的准确性,影响了拆封线的防伪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变防伪拆封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伪拆封线在人们的视觉角度变化时影响人们观察图像的准确性,从而影响了拆封线的防伪效果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变防伪拆封线,包括基材,所述基材的正面上设置有利用激光镭射模具制作成型的成像层,所述成像层上还布置有由荧光介质形成的介质层,所述介质层上还依次布置有第一镀铝层和压敏胶层,所述基材的背面上依次设置有第二镀铝层、防伪层和防粘层。优选地,所述荧光介质为硫化锌。优选地,所述激光镭射模具为激光镭射镍板或者PET激光镭射膜。优选地,所述基材的正面的第一镀铝层与压敏胶层之间还布置有第一色墨层。优选地,所述基材与所述基材的背面的第二镀铝层之间还布置有第二色墨层。优选地,所述压敏胶层的厚度为4μm至30μm。优选地,所述防粘层的厚度为1μm至20μm。本技术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成像层利用激光镭射模具采用模压工艺制作成型,同时在成像层上布置荧光介质作为介质层,激光镭射模具模压的图像可以提高成像层的清晰度,同时在图像层上直接布置荧光介质,荧光介质可以对成像层进行还原,在视觉角度变化时,荧光介质可以实现谍影光变的效果,保证人们观察图像的准确性,提高了拆封线的防伪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光变防伪拆封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材;2、成像层;3、介质层;4、镀铝层;5、第一色墨层;6、第二色墨层;7、防伪层;8、压敏胶层;9、防粘层;10、第二镀铝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一种光变防伪拆封线的优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光变防伪拆封线包括基材1、成像层2、介质层3、第一镀铝层4、第一色墨层5、第二色墨层6、压敏胶层8、防伪层7、第二镀铝层10和防粘层9。基材1采用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膜)材料,BOPP材料的韧性好,收缩率高,其纵向收缩率在3%-8%,横向收缩率在1%-3%。定义该光变防伪拆封线在使用时贴合包装的一侧为正面,成像层2布置在基材1的正面上,成像层2采用模压工艺制作成型,在激光镭射模具上绘制预设的图案,形成镭射模具板,利用镭射模具板模压出图像,激光镭射模具采用激光镭射镍板或者PET激光镭射膜,激光镭射镍板的厚度为15μ-80μ,PET激光镭射母膜的厚度为12μm-50μm,模压时的温度控制在80℃至180℃,压力控制在0.1MPa至0.6MPa。介质层3布置在成像层2上,介质层3的荧光介质为硫化锌,将硫化锌通过真空蒸镀的方式直接镀在成像层2的表面,控制硫化锌形成的介质层3的透光率为0.05至0.3。采用激光镭射模压成像工艺和在成像层2上直接镀介质,利用气化状态下的硫化锌原子结构成分和高致密性硫化锌对成像层2进行100%还原,实现谍影光变的效果,在视觉角度产生变化时,实现颜色互变,保证人们观察图像的准确性,提高了拆封线的防伪效果。介质层3的上方布置在第一镀铝层4,第一镀铝层4采用真空镀铝方式,将铝丝通过蒸镀直接镀于介质层3的表面,第一镀铝层4的厚度控制在200埃至600埃,1埃等于0.1nm。第一镀铝层4的上方还布置有第一色墨层5,该第一色墨层5的色魔为耐酸碱色墨,采用辊涂的方式将耐酸碱色墨印刷在第一镀铝层4表面,耐酸碱色墨的干涂量控制在1g/m2至5g/m2,辊涂时的辊涂版的深度选用18微米至50微米,印刷时的线数在10线至150线。该耐酸碱色墨的固化温度控制在60℃至120℃,在本实施例中,该耐酸碱色墨为丙烯酸树脂,可选择性印刷满版、文字或字母,通过精确去铝工艺,去除未印刷耐酸碱色墨的第一镀铝层4,同时可选用不同色泽、不同功能的耐酸碱色墨,起到外观多样性和保护的作用。第一色墨层5上还布置有压敏胶层8,压敏胶层8采用涂胶工艺将压敏胶涂布在第一色墨层5表面,其涂层厚度控制在4μm至30μm,涂布版深度选用15微米至120微米,压敏胶层8的固化过程在烘道内采用红外线进行烘干,红外线的烘干温度为200℃至500℃。基材1的背面还布置有第二色墨层6,第二色墨层6的色墨为水性色墨,采用辊涂或者喷涂的方式将水性色墨印刷在基材1的背面,水性色墨的干涂量控制在1g/m2至5g/m2,辊涂时的辊涂版选用30微米至80微米,印刷时的线数在10线至150线。该第二色墨层6可通过选择不同色泽、不同功能的水性色墨,起到外观多样性的作用。第二色墨层6的背面还布置有第二镀铝层10,第二镀铝层10采用真空镀铝方式,将铝丝通过蒸镀直接镀于第二色墨层6表面,其铝层厚度控制在200至600埃。第二色墨层6的背面的第二镀铝层10的背面上还布置有防伪层7,防伪层7用于形成防伪图像,对该拆封线起到防伪保护的作用。防伪层7的材料为丙烯酸树脂,采用辊涂或喷涂方式将丙烯酸树脂印刷于第二镀铝层10表面,其干涂量控制在1g/m2至5g/m2,辊涂版的深度选用30微米至80微米,线数在10线至150线,防伪层7的固化温度控制在60℃至120℃。防伪层7的背面还布置有防粘层9,防粘层9采用涂布工艺涂布在防伪层7上,防粘层9的厚度控制在1μm至20μm,涂布版深度选用5微米至80微米,防粘层9的固化在UV灯箱(紫外线灯箱)内,紫外线的波长控制在200nm至500nm。综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变防伪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变防伪拆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所述基材的正面上设置有利用激光镭射模具制作成型的成像层,所述成像层上还布置有由荧光介质形成的介质层,所述介质层上还依次布置有第一镀铝层和压敏胶层,所述基材的背面上依次设置有第二镀铝层、防伪层和防粘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变防伪拆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所述基材的正面上设置有利用激光镭射模具制作成型的成像层,所述成像层上还布置有由荧光介质形成的介质层,所述介质层上还依次布置有第一镀铝层和压敏胶层,所述基材的背面上依次设置有第二镀铝层、防伪层和防粘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变防伪拆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介质为硫化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变防伪拆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镭射模具为激光镭射镍板或者PET激光镭射膜。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毕峰陈慷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花都联华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