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无菌安剖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5852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次性无菌安剖分离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次性无菌安剖分离器,包括内骨架和外骨架,内骨架镶嵌在外骨架的内侧,内骨架呈开口环形,内骨架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按压杆,内骨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内骨架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异型凸起,连接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微型针头,异型凸起的末端固定连接磨砂头。该一次性无菌安剖分离器,通过无菌棉球、气泡和磨砂头配合设置,气泡的内部填充有吉尔碘,在按压的过程中,微型针头戳破气泡释放吉尔碘,从而起到使无菌棉球吸收吉尔碘的效果,而后在转动安剖瓶进行切割时,使得吸收吉尔碘的无菌棉球始终在磨砂头的前方,达到了对安剖瓶切口处先消毒再切割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无菌安剖分离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次性无菌安剖分离器。
技术介绍
安剖是指一种可熔封的硬质玻璃容器,常用于存放注射用的药物以及疫苗、血清等,开启前先用砂轮在瓶颈处切出划痕,消毒瓶颈,将乳头向上,使药液全部流入瓶体内,然后将瓶颈折断即可,易折型安瓿在乳头处标示出厂家预先切割得的部位,可按照这个方向将乳头直接折断。但由于玻璃瓶口的厚度不同和不同的人用砂轮划的力度不同,有的瓶口容易掰开,有的瓶口不易掰开,且使用人手直接掰断容易对手指造成损伤,同时由于手指的接触会使瓶颈受到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玻璃药瓶的瓶口掰开后容易造成使用者手部受伤和掰开的玻璃瓶口容易使易碎玻璃四溅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防扎伤安全型安剖分离器,它可以实现保护使用者,使使用者的手部不易受伤和防止掰开的玻璃瓶口处的易碎玻璃四溅的目的。(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次性无菌安剖分离器,包括内骨架和外骨架,所述内骨架镶嵌在外骨架的内侧,所述内骨架呈开口环形,所述内骨架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按压杆,所述内骨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内骨架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异型凸起,连接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微型针头,所述异型凸起的末端固定连接磨砂头,所述外骨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帽。可选的,所述按压杆的尾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按压板设置在外骨架的左右两侧。可选的,所述连接头的表面套接有无菌棉球,所述无菌棉球的内部插接有气泡,所述气泡的内部填充有液体吉尔碘。可选的,所述微型针头抵接在气泡的外表面,所述无菌棉球位于磨砂头的一侧。可选的,所述内骨架与外骨架的材质均为医用PP材料,且所述内骨架具有弹性。可选的,所述内骨架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设置在异型凸起的上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次性无菌安剖分离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一次性无菌安剖分离器,通过无菌棉球、气泡和磨砂头配合设置,无菌棉球设置在磨砂头的一侧,气泡的内部填充有吉尔碘,在按压的过程中,微型针头戳破气泡释放吉尔碘,从而起到使无菌棉球吸收吉尔碘的效果,而后在转动安剖瓶进行切割时,使得吸收吉尔碘的无菌棉球始终在磨砂头的前方,达到了对安剖瓶切口处先消毒再切割的目的,通过防护帽的设置,被切割下的安剖瓶盖可以卡接在防护帽的内部,有效防止了玻璃碎渣的飞溅,保护了医护人员的双手。2、该一次性无菌安剖分离器,通过内骨架的设置,内骨架是一个开口环形且具有弹性,使得安剖瓶的切口处能够插接在内骨架的内部,通过按压杆和内骨架的配合设置,使得安剖瓶能够顺利插接在内骨架的环形内部并夹紧,且该设置实现了手指与安剖瓶的间接接触,防止了手指受到玻璃的损伤,该一次性分离器的结构简单,造价极低,可以实现批量配套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工作效果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外骨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按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内骨架和按压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无菌棉球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图4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骨架;2、外骨架;3、按压杆;4、连接头;5、异型凸起;6、微型针头;7、磨砂头;8、按压板;9、无菌棉球;10、气泡;11、固定槽;12、防护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次性无菌安剖分离器,一次性无菌安剖分离器,包括内骨架1和外骨架2,通过内骨架1的设置,内骨架1是一个开口环形且具有弹性,使得安剖瓶的切口处能够插接在内骨架1的内部,内骨架1与外骨架2的材质均为医用PP材料,且内骨架1具有弹性,内骨架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11,固定槽11设置在异型凸起5的上部,内骨架1镶嵌在外骨架2的内侧,内骨架1呈开口环形,内骨架1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按压杆3,通过按压杆3和内骨架1的配合设置,使得安剖瓶能够顺利插接在内骨架1的环形内部并夹紧,且该设置实现了手指与安剖瓶的间接接触,防止了手指受到玻璃的损伤,该一次性分离器的结构简单,造价极低,可以实现批量配套生产,按压杆3的尾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板8,按压板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按压板8设置在外骨架2的左右两侧,内骨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4,连接头4的表面套接有无菌棉球9,无菌棉球9的内部插接有气泡10,气泡10的内部填充有液体吉尔碘,通过无菌棉球9、气泡10和磨砂头7配合设置,无菌棉球9设置在磨砂头7的一侧,气泡10的内部填充有吉尔碘,在按压的过程中,微型针头6戳破气泡10释放吉尔碘,从而起到使无菌棉球9吸收吉尔碘的效果,而后在转动安剖瓶进行切割时,使得吸收吉尔碘的无菌棉球9始终在磨砂头7的前方,达到了对安剖瓶切口处先消毒再切割的目的,内骨架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异型凸起5,连接头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微型针头6,微型针头6抵接在气泡10的外表面,无菌棉球9位于磨砂头7的一侧,异型凸起5的末端固定连接磨砂头7,外骨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帽12,通过防护帽12的设置,被切割下的安剖瓶盖可以卡接在防护帽12的内部,有效防止了玻璃碎渣的飞溅,保护了医护人员的双手。使用时,把安剖瓶的头端插接在内骨架1的环形内部,手持该分离器的按压板8,当内骨架1位于安剖瓶的切口处时,两个手指挤压按压板8,使得磨砂头7抵接在安剖瓶的切口处,在挤压的同时,气泡10被微型针头6戳破,从而使得无菌棉球9吸收气泡10内部的吉尔碘液体,且在连接头4的挤压下,混合吉尔碘液体的无菌棉球9也抵接在安剖瓶的切口处,之后顺时针转动安剖瓶,使得无菌棉球9在前,磨砂头7在后,实现先消毒后切割的目的,从而防止了由于手指的直接接触而造成的污染,也避免了手指受到玻璃渣的损伤,而后被切断的安剖瓶盖顺势卡接在防护帽12的内部,当松开手时才会掉落,这样有效防止了玻璃碎渣的飞溅。综上所述:该一次性无菌安剖分离器,通过无菌棉球9、气泡10和磨砂头7配合设置,无菌棉球9设置在磨砂头7的一侧,气泡10的内部填充有吉尔碘,在按压的过程中,微型针头6戳破气泡10释放吉尔碘,从而起到使无菌棉球9吸收吉尔碘的效果,而后在转动安剖瓶进行切割时,使得吸收吉尔碘的无菌棉球9始终在磨砂头7的前方,达到了对安剖瓶切口处先消毒再切割的目的,通过防护帽12的设置,被切割下的安剖瓶盖可以卡接在防护帽12的内部,有效防止了玻璃碎渣的飞溅,保护了医护人员的双手,通过内骨架1的设置,内骨架1是一个开口环形且具有弹性,使得安剖瓶的切口处能够插接在内骨架1的内部,通过按压杆3和内骨架1的配合设置,使得安剖瓶能够顺利插接在内骨架1的环形内部并夹紧,且该设置实现了手指与安剖瓶的间接接触,防止了手指受到玻璃的损伤,该一次性分离器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次性无菌安剖分离器,包括内骨架(1)和外骨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骨架(1)镶嵌在外骨架(2)的内侧,所述内骨架(1)呈开口环形,所述内骨架(1)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按压杆(3),所述内骨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4),所述内骨架(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异型凸起(5),连接头(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微型针头(6),所述异型凸起(5)的末端固定连接磨砂头(7),所述外骨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帽(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无菌安剖分离器,包括内骨架(1)和外骨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骨架(1)镶嵌在外骨架(2)的内侧,所述内骨架(1)呈开口环形,所述内骨架(1)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按压杆(3),所述内骨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4),所述内骨架(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异型凸起(5),连接头(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微型针头(6),所述异型凸起(5)的末端固定连接磨砂头(7),所述外骨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帽(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无菌安剖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杆(3)的尾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板(8),所述按压板(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按压板(8)设置在外骨架(2)的左右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智慧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