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网印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51747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09
丝网印刷装置(1)包括:具备可收纳印刷作业部(2A)和丝网掩模(7)的多个收纳部(17a、17b)的掩模保管部(2B);使丝网掩模(7)在各收纳部(17a、17b)和印刷作业部(2A)之间输送的输送装置(10、14);被配置在印刷作业部(2A)、在所述输送之际引导丝网掩模(7)的间隔可变的一对第一引导部件(30);被配置在所述收纳部(17a、17b)、在所述输送之际引导丝网掩模(7)的一对第二引导部件52;判断一对第一引导部件30的间隔是否与一对第二引导部件的间隔(52)一致的引导宽度判断装置(80、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丝网印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印刷电路基板等基板上涂抹焊锡膏等糊剂的丝网印刷装置。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在印刷电路基板等上层叠丝网掩模,通过使用刮板使焊锡膏等糊剂在丝网掩模上移动,经由在该丝网掩模上形成的开口(掩模开口)在基板上涂抹(印刷)糊剂的丝网印刷(ScreenPrinting)装置已为公知。在这种丝网印刷装置中,需要根据基板的种类更换丝网掩模,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一种了丝网印刷装置,可根据基板的种类自动地更换丝网掩模。这种丝网印刷装置具备在上下多层收纳多个种类的丝网掩模的掩模收纳部和输送丝网掩模的输送装置。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及,但是,在各印刷作业部以及掩模收纳部均设有支撑并引导丝网掩模的两端的一对引导部件,可以认为丝网掩模是沿着该一对引导部件在印刷作业部和掩模收纳部之间移动的部件。然而,在具有可自动地更换丝网掩模的功能的丝网印刷装置中,可以认为是可选择地使用具有互不相同的尺寸的多种丝网掩模。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根据丝网掩模的尺寸来变更印刷作业部侧的一对引导部件的间隔。为此,在没有适当地进行该间隔的变更的情况下,会立即引起装置故障。例如,在将丝网掩模从掩模收纳部输送到印刷作业部时,如果印刷作业部侧的一对引导部件的间隔比丝网掩模窄,丝网掩模就会与该引导部件发生碰撞,从而引发丝网掩模破损等故障。因此,需要预防这样的故障,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没有公开和暗示这样的构成。(以往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报第3401798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技术,在具有丝网掩模的自动更换功能的丝网印刷装置,可预防由于丝网掩模引导用的引导部件的间隔调整不良而引起的故障的发生。而且,本专利技术的丝网印刷装置包括:执行印刷作业的印刷作业部;被配置在印刷作业部的侧面、具备可以收纳丝网掩模的多个收纳部的掩模保管部;在所述掩模保管部的各收纳部和印刷作业部之间输送丝网掩模,使丝网掩模在水平的第一方向移动的输送装置;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隔开间隔配置在所述印刷作业部,在所述输送之际引导丝网掩模的其间隔可变的一对第一引导部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隔开间隔配置在所述掩模保管部的各收纳部,在所述输送之际引导丝网掩模的一对第二引导部件;在通过所述输送装置开始输送丝网掩模之前,判断所述一对第一引导部件的间隔是否与所述一对第二引导部件的间隔一致的引导宽度判断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丝网印刷装置的概要构成图(侧视图)。图2是印刷作业部以及掩模保管部的概要俯视图。图3是表示掩模保管部(掩模存放器)的图2的A箭头方向视图。图4是用于说明丝网掩模的更换处理控制的流程图。图5是丝网掩模的更换动作的说明图(在印刷作业部印刷单元被配置在输送开始位置的状态)。图6是丝网掩模的更换动作的说明图(第二掩模被收纳在掩模存放器的状态)。图7是丝网掩模的更换动作的说明图(掩模存放器被配置在下降位置的状态)。图8是丝网掩模的更换动作的说明图(在掩模保管部印刷单元被配置在输送开始位置的状态)。图9是丝网掩模的更换动作的说明图。图10是印刷作业部以及掩模保管部的概要俯视图(掩模保持单元的引导部件的间隔和掩模存放器的引导部件的间隔不一致的状态)。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丝网印刷装置1的概要构成图(侧视图)。另外,在图中,为了明确方向关系用XYZ直角坐标轴来表示。X方向是水平方向,Z方向是上下方向,Y方向是与X方向以及Z方向都垂直的方向。丝网印刷装置1(以下,简称为印刷装置1)具备在印刷电路基板等基板P实施印刷的印刷作业部2A、被配置在其侧面并保管更换用的丝网掩模的掩模保管部2B。印刷作业部2A和掩模保管部2B被配置成在X方向邻接。印刷作业部2A具备掩模保持单元6、基板保持单元8、印刷单元10。基板保持单元8包含上部单元8A和下部单元8B。上部单元8A在印刷作业中保持基板P。该上部单元8A具备用于输送基板P的输送带20、从输送带20举起并支撑基板P的基板支撑机构22、夹持通过基板支撑机构22从输送带20举起的基板P的基板夹持机构24。基板P被从Y方向上游侧(与图1的纸面直交的方向的里面侧)搬入到所述输送带20上,通过所述各机构22、24在定位于上部单元8A的状态下而被保持。而且,在印刷处理后,解除该被定位的状态,通过所述输送带20向Y方向下游侧(与图1的纸面直交的方向的前面侧)输送。所述下部单元8B使被定位在上部单元8A的基板P与该上部单元8A一起移动。尽管省略详细图,但是,下部单元8B具备台面和使该台面在X、Y、Z以及R方向位移的以伺服马达为驱动源的驱动机构。而且,上部单元8A被固定在所述台面上。根据该构成,基板保持单元8使基板P在X、Y、Z以及R的各个方向上移动。所述掩模保持单元6被配置在基板保持单元8的上方。掩模保持单元6保持丝网掩模7(以下,简称为掩模7)。另外,掩模7,如图2所示,俯视为矩形(长方形或正方形),具备由形成有印刷用开口部的金属制的薄板构成的掩模主体70和架设该掩模主体70的金属制(例如,铝制)的框架体72。掩模保持单元6具备在Y方向被隔开间隔而配置与X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的一对引导部件30、将掩模7夹持在该一对引导部件30的掩模夹持装置32、用于变更上述一对引导部件30的间隔的间隔可变机构34。另外,在图1中,为了方便,省略了掩模夹持装置32以及间隔可变机构34。如图2所示,各引导部件30是具备具有支撑掩模7的支撑面的支撑部30a和具有从Y方向外侧限制丝网掩模7的引导面的引导部30b的截面为L字形的部件,由不锈钢等金属材料而形成。掩模夹持装置32被设置在各引导部件30。虽然省略详细图,但是,掩模夹持装置32由夹持板和进退驱动该夹持板的气缸构成,通过使掩模7(框体72的部分)夹入引导部件的支撑部30a和夹持板之间,将该掩模7固定在引导部件30。在该例子中,对于一个引导部件30,在X方向(引导部件30的长度方向)隔开规定间隔设置两个掩模夹持装置32。间隔可变机构34是螺纹进给机构。具体而言,间隔可变机构34具备在Y方向相互延伸并可自由移动地分别支撑引导部件30的一对导轨36、在Y方向延伸并被固定在上述引导部件30可螺合插入未图示的螺母部件的螺纹轴37、驱动该螺纹轴37的伺服马达38。即,间隔可变机构34,通过利用伺服马达38旋转驱动螺纹轴37,使引导部件30沿着导轨36移动。另外,针对每个引导部件30设置一对导轨36、螺纹轴37、螺母部件以及伺服马达38。印刷单元10被可移动地设置在掩模保持单元6的上方。该印刷单元10使糊剂沿着掩模7(掩模主体70)的上表面移动。作为上述糊剂,可以列举例如焊锡膏、导电膏等具有导电性的结合材料等。印刷单元10被设置成通过螺纹进给机构可在X方向移动。具体而言,印刷单元10具有在Y方向延伸的梁11,该梁11的两端分别可自由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丝网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印刷作业部,执行印刷作业;/n掩模保管部,被配置在印刷作业部的侧面、具备可以收纳丝网掩模的多个收纳部;/n输送装置,在所述掩模保管部的各收纳部和印刷作业部之间输送丝网掩模,使丝网掩模在水平的第一方向移动;/n一对第一引导部件,其间隔可变,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隔开间隔配置在所述印刷作业部,在所述输送之际引导丝网掩模;/n一对第二引导部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隔开间隔配置在所述掩模保管部的各收纳部,在所述输送之际引导丝网掩模;/n引导宽度判断装置,在通过所述输送装置开始输送丝网掩模之前,判断所述一对第一引导部件的间隔是否与所述一对第二引导部件的间隔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丝网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印刷作业部,执行印刷作业;
掩模保管部,被配置在印刷作业部的侧面、具备可以收纳丝网掩模的多个收纳部;
输送装置,在所述掩模保管部的各收纳部和印刷作业部之间输送丝网掩模,使丝网掩模在水平的第一方向移动;
一对第一引导部件,其间隔可变,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隔开间隔配置在所述印刷作业部,在所述输送之际引导丝网掩模;
一对第二引导部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隔开间隔配置在所述掩模保管部的各收纳部,在所述输送之际引导丝网掩模;
引导宽度判断装置,在通过所述输送装置开始输送丝网掩模之前,判断所述一对第一引导部件的间隔是否与所述一对第二引导部件的间隔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网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本猛志
申请(专利权)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