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叠合板表面粗糙度检测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44143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叠合板表面粗糙度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测区布置;S2:数据采集,获取原始的三维点云数据;S3:选取其中一个测区进行坐标转换;S4:截取凹槽选定区;S5:测点布置,利用点云数据处理软件的贯穿截面功能,生成4条粗糙面高程曲线;S6:凹凸深度值测量,获取所有的4条高程曲线的16个凹凸深度值;S7:将16个凹凸深度值,依次剔除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剩余10个凹凸深度值的平均值作为该测区的平均凹凸深度值;S8:对剩余的各个测区进行测试;S9:综合各测区的测试结果得到所测预制混凝土叠合板表面粗糙度推定值,并按照设计指标值进行比对,得到评价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检测效率高,结果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叠合板表面粗糙度检测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叠合板表面粗糙度检测的方法。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具有工业化水平高、安装施工快、减少人力成本、节能环保等优点,已成为国内外建筑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存在大量的接缝,且接缝往往处于结构受力较大或较复杂的部位,因此接缝的性能对结构的承载力、刚度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有关接缝结合面抗剪性能的研究成果表明,预制构件结合面的粗糙程度是影响其抗剪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粗糙度的结合面对其抗剪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为此,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规定,预制构件结合面制作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粗糙面处理,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可用化学处理、拉毛或凿毛等方法制作粗糙面并且规定“粗糙面的面积不宜小于结合面的80%,预制板的粗糙面凹凸深度不应小于4mm,预制混凝土梁端、柱端、墙端的粗糙面凹凸深度不应小于6mm。”同时,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中将“预制构件的粗糙面的质量及键槽的数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叠合板表面粗糙度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测区布置,在预制混凝土叠合板表面布置若干个测区,并做好标记,所述测区的面积应能容纳长300mm、宽200mm的长方形,测区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凹糟,宽度方向应至少包含4条连续的凹槽;/nS2:数据采集,利用手持式三维白光扫描仪对S1中布置的测区进行逐个扫描,获取原始的三维点云数据;/nS3:坐标转换,对其中一个测区的原始的三维点云数据进行坐标转换,经坐标转换后的三维点云数据以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凹槽结合面所在平面为x-y平面,垂直于x-y平面为z轴向;/nS4:截取凹槽选定区,在转换后的三维点云数据中随机选择连续的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叠合板表面粗糙度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测区布置,在预制混凝土叠合板表面布置若干个测区,并做好标记,所述测区的面积应能容纳长300mm、宽200mm的长方形,测区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凹糟,宽度方向应至少包含4条连续的凹槽;
S2:数据采集,利用手持式三维白光扫描仪对S1中布置的测区进行逐个扫描,获取原始的三维点云数据;
S3:坐标转换,对其中一个测区的原始的三维点云数据进行坐标转换,经坐标转换后的三维点云数据以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凹槽结合面所在平面为x-y平面,垂直于x-y平面为z轴向;
S4:截取凹槽选定区,在转换后的三维点云数据中随机选择连续的4条凹槽,利用点云数据处理软件的平面截取功能,截取一个矩形的凹槽选定区,所述凹槽选定区的长度为250mm~300mm,宽度方向仅包含4条选定的凹槽;
S5:测点布置,利用点云数据处理软件的贯穿截面功能,在凹槽选定区上沿其宽度方向截取4个断面,断面设置在z轴向上,断面的长度应为凹槽选定区的宽度,每个断面与4条选定的凹槽的交接处作为测点,共计16个测点,同时利用点云数据处理软件分别生成4条粗糙面高程曲线;
S6:凹凸深度值测量,利用点云数据处理软件的尺寸测量功能,对每条粗糙面高程曲线上出现的4对凹凸位置计算峰谷点高差,获取所有的4条高程曲线的16个凹凸深度值;
S7:将获取的16个凹凸深度值,依次剔除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剩余10个凹凸深度值的平均值作为该测区的平均凹凸深度值μ1;
S8:对剩余的各个测区重复步骤S3~S7,得到各测区的平均凹凸深度值μj;
S9:综合各测区的测试结果得到所测预制混凝土叠合板表面粗糙度推定值,并与粗糙度设计指标值进行比对,得到预制混凝土叠合板表面粗糙度的评价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制混凝土叠合板表面粗糙度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所述测区的数量不少于6个,且在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的条状凹槽结合面上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盛吴玉龙李涵清孙彬崔咏军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