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灌浆套筒及插筋中心线位置偏差检测教学的教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7953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18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灌浆套筒及插筋中心线位置偏差检测教学的教具,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套筒和插筋,套筒设置在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套筒采用透明亚克力材质制成;插筋设置在套筒中、并从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顶部伸出;其中,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叠放设置,在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中至少设置有一组位置对应的对位套筒,插筋从第一框架中伸出插入到第二框架的对位套筒中;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中至少设置有一组位置偏差的错位套筒,插筋从第一框架中伸出无法插入到第二框架的错位套筒中,且插筋可拆卸的设置在第一框架的错位套筒中。本技术贴合真实工况、容易让初学者理解且方便演示教学检测灌浆套筒及插筋中心线位置偏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套筒检测,尤其是指一种用于灌浆套筒及插筋中心线位置偏差检测教学的教具


技术介绍

1、新型工业化建筑的特点是采用灌浆套筒连接受力钢筋(即插筋),需要连接的墙、柱、梁等预制构件都设置多个套筒和插筋,施工安装时将一个构件的插筋插入相邻构件对应套筒中,再灌注高强灌浆料即可完成构件的连接施工。这种连接方式性能可靠、工艺简单、施工快捷、节约人力,体现了工业化建筑的特点和优势。

2、根据设计及工艺要求,采用灌浆套筒连接的装配式结构,竖向相邻的预制柱、墙构件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一组套筒和一组插筋,每组数量一般为10个左右,相应构件的套筒和插筋要求数量相同、位置对应。因套筒内壁与钢筋外表面的间隙狭小,一般为8~9mm,施工安装时要确保每根插筋都能准确伸入相应套筒,即使只有一个位置的套筒与插筋存在较大偏差,都将会导致构件整体无法正常安装,影响施工进度。且构件在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因放样误差、橡胶塞变形等原因会导致套筒位置产生偏差,曾有施工人员在构件不能正常安装时,采取截断或弯折插筋等违规手段,对结构安全造成严重隐患。因此对预制构件的可装配性检查是验收的重点,是确保预制构件顺利安装的必要条件之一。

3、目前采用坐标定位法进行灌浆套筒及插筋中心线位置偏差检测,即测量一组套筒及插筋的中心距,得到每个测点中心线位置的相对坐标,可以整体反映相应构件所有套筒及插筋中心位置的偏差情况,用于预制构件的进场验收。

4、作为一项新兴的检测技术,大部分检测人员对相关设备操作不熟悉,需进行大量相关培训使其能熟练掌握检测技巧,完成相关检测任务。而在现场进行灌浆套筒及插筋中心线位置偏差检测教学时,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套筒连接属于隐蔽工程,其内部构造无法直观显示出来,对教学造成很大不便,不方便初学者理解;其次,检测教学过程中由于墙体重量过大,靠人力无法移动,需要借助吊装及多个工人进行配合,因此现场检测教学工作很难开展;另外,现场教学时不能预设插筋与套筒的偏差,不方便初学者对其检测结果进行验证及深入理解其检测原理。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灌浆套筒及插筋中心线位置偏差检测无法实现现场教学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灌浆套筒及插筋中心线位置偏差检测教学的教具,贴合真实工况、容易让初学者理解且方便演示教学检测灌浆套筒及插筋中心线位置偏差。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灌浆套筒及插筋中心线位置偏差检测教学的教具,包括:

3、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

4、套筒,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中,所述套筒具有灌浆腔室,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上开设有通孔与所述灌浆腔室连通,所述套筒采用透明亚克力材质制成;

5、插筋,一端设置在所述套筒的灌浆腔室中,另一端突出于所述套筒、并从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顶部伸出;

6、其中,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叠放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中至少设置有一组位置对应的对位套筒,所述插筋从所述第一框架中伸出插入到所述第二框架的对位套筒中;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中至少设置有一组位置偏差的错位套筒,所述插筋从所述第一框架中伸出无法插入到所述第二框架的错位套筒中,且所述插筋可拆卸的设置在第一框架的所述错位套筒中。

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内设置有数量对应的多个套筒,多个所述套筒在同一框架内交错设置,所述套筒数量不少于5个。

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筒为全灌浆套筒。

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筒内部设置有限位件。

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均为中空的框体结构,包括多块侧板,多块所述侧板首尾拼接围成中空腔,所述套筒设置在所述中空腔中。

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侧板的两端设置有封板,所述封板采用透明亚克力材质制成。

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筋插入到所述套筒中的长度与突出于所述套筒的长度相同。

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错位套筒中的插筋包括两段插筋,其中一段插筋设置在所述错位套筒中,另一段插筋突出于所述错位套筒,两段插筋通过螺纹可拆卸的连接。

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中的错位套筒的错位偏差为15~25mm。

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设置有中间垫块。

1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7、本技术所述公开了一种教具,设置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用来模拟实际建筑装配的上部墙体和下部墙体,根据实际的工况结构,在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分别设置模拟套筒和插筋对位的情况、以及套筒和插筋不对位的情况,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叠放设置就能够模拟实际的墙体的装配过程;

18、1、设置套筒为透明亚克力材质制成,可以透明化演示模拟由于插筋偏位导致墙体安装不上的情况;

19、2、设置错位套筒中的插筋为可拆卸安装,在演示教学的时候可以将错位套筒位置阻碍安装的插筋取下,这样在演示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员自己体验模拟灌浆套筒与插筋中心线位置有偏差和无偏差这两种不同工况下的安装过程及结果,深入理解套筒与插筋出现偏差对构件安装的影响;安装完成后能清晰看到错位套筒的位置没有插筋,模拟施工安装中插筋被截断的真实工况。

20、3、教具整体轻便,在检测过程中可将教具平放于桌上进行套筒与插筋的中心距测量,1~2人即可完成操作,方便快捷。

21、4、设置错位套筒中的插筋为预设位置,演示教学过程中可将检测结果与预设偏差进行比较验证,让学员有更深入的理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灌浆套筒及插筋中心线位置偏差检测教学的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灌浆套筒及插筋中心线位置偏差检测教学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内设置有数量对应的多个套筒,多个所述套筒在同一框架内交错设置,所述套筒数量不少于5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灌浆套筒及插筋中心线位置偏差检测教学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为全灌浆套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灌浆套筒及插筋中心线位置偏差检测教学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内部设置有限位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灌浆套筒及插筋中心线位置偏差检测教学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均为中空的框体结构,包括多块侧板,多块所述侧板首尾拼接围成中空腔,所述套筒设置在所述中空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灌浆套筒及插筋中心线位置偏差检测教学的教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板的两端设置有封板,所述封板采用透明亚克力材质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灌浆套筒及插筋中心线位置偏差检测教学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筋插入到所述套筒中的长度与突出于所述套筒的长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灌浆套筒及插筋中心线位置偏差检测教学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错位套筒中的插筋包括两段插筋,其中一段插筋设置在所述错位套筒中,另一段插筋突出于所述错位套筒,两段插筋通过螺纹可拆卸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灌浆套筒及插筋中心线位置偏差检测教学的教具,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中的错位套筒的错位偏差为15~2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灌浆套筒及插筋中心线位置偏差检测教学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设置有中间垫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灌浆套筒及插筋中心线位置偏差检测教学的教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灌浆套筒及插筋中心线位置偏差检测教学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内设置有数量对应的多个套筒,多个所述套筒在同一框架内交错设置,所述套筒数量不少于5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灌浆套筒及插筋中心线位置偏差检测教学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为全灌浆套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灌浆套筒及插筋中心线位置偏差检测教学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内部设置有限位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灌浆套筒及插筋中心线位置偏差检测教学的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均为中空的框体结构,包括多块侧板,多块所述侧板首尾拼接围成中空腔,所述套筒设置在所述中空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灌浆套筒及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丽峰吴涛王陶李涵清浦尘禹张军李明辉章涛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