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连交专利>正文

一种注射器针头移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4386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注射器针头移除装置,包括主体部分、底盖以及活动板,主体部分的底端设有底部开口,底部开口用于与底盖连接,主体部分的顶端设有顶部开口,顶部开口用于放置和容纳活动板;主体部分的顶部内侧面设置有若干支撑柱,每一个支撑柱上均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底盖上设置有与支撑柱对应的若干承载柱,底盖上还设置有移除柱,移除柱的顶端设置有移除斜面,底盖的中间位置还设置有注射器针头下落孔,医护人员只要用手部稍稍用力下压既可将注射器的针头扒掉,被扒掉的针头则自由下落到收集装置的收集桶的桶体内,实现了注射器的针管和针头的分开收集,可以进行单手操作,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安全性和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射器针头移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收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注射器针头移除装置。
技术介绍
注射器针头的回收是临床实践中一种重要的医疗废弃物回收类目,而且注射器针头也是经常给医护人员造成意外伤害的主要医疗器械之一,目前主要采用利器桶等装置回收注射器针头,但是这需要医护人员徒手拔下注射器的针头后再放置与回收桶内,注射器针头的拔除过程有可能会对医护人员造成意外伤害。现在医疗领域使用的注射器针头可以分为直插式针头和螺旋插入式针头,直插式针头属于是传统的注射器针头类型,在医疗领域已经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其也逐渐暴露处理各种使用弊端。近年来出现了一种螺旋插入式针头注射器,这种注射器的针头是采用螺旋旋紧的方式连接在注射器上的,针头与注射器的连接更为稳固,而且在针头与注射器连接的部位设置了护套,进一步减少了外部环境对注射器针头连接区域的污染,是一种极具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的新型注射器,其使用效果也得到了医护人员的认可。本申请的技术人于2018年3月26日提交的,并与2018年8月24日公开的技术专利申请CN108434558A中公开了一种利器收集桶,该收集桶主要用于收集带有螺旋插入式针头的注射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获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得到了一线医护人员的一致好评。但是本技术人还发现了一个问题,带有螺旋插入式针头的注射器现在仍处于推广阶段,待螺旋插入式针头的注射器目前占10-20%的份额,而传统的插拔式针头的注射器占到80-90%的份额,目前各大医院的一线医护人员所使用的注射器大多仍然是传统的插拔式针头的注射器,本技术人上述技术专利申请中所涉及的利器收集桶对于这一类插拔式针头的注射器并不能起到进行很好的收集效果,因此,本技术人结合实际应用需要,开发了一种针对于传统插拔式针头注射器的针头收集装置,以便于医护人员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具有较高安全性的注射器针头移除装置。本实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射器针头移除装置,包括主体部分、底盖以及活动板,具体为:主体部分的底端设有底部开口,底部开口用于与底盖连接,主体部分的顶端设有顶部开口,顶部开口用于放置和容纳活动板;主体部分的顶部内侧面设置有若干支撑柱,每一个支撑柱上均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底盖上设置有与支撑柱一一对应的若干承载柱,底盖上还设置有移除柱,移除柱的顶端设置有移除斜面,底盖的中间位置还设置有注射器针头下落孔;活动板被放置和容纳在主体部分的顶部开口内,活动板的下表面抵接在第一复位弹簧上,活动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注射器针头贯穿孔,注射器针头贯穿孔的四周设置有若干个移除爪,每一个移除爪的一端为爪尖,另一端为爪跟,爪跟上设置有与移除斜面相契合的移除踵,每一个移除爪上均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进一步的,底盖上的承载柱与移除柱均匀间隔设置。进一步的,每个承载柱和相应的支撑柱上都设置有螺纹孔,螺栓穿过承载柱和支撑柱实现主体部分和底盖的连接。进一步的,活动板上设置有与支撑柱相配合的通孔,支撑柱穿过该通孔。进一步的,支撑柱、承载柱以及移除爪均呈对称设置。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简单,可以直接在现有的注射器针头收集装置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可以使用现有的收集装置的桶体,只需要安装新的移除装置既可,这样就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具有推广意义。(2)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只要用手部稍稍用力下压既可将注射器的针头扒掉,被扒掉的针头则自由下落到收集装置的收集桶的桶体内,实现了注射器的针管和针头的分开收集。在拔除和收集注射器针头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进行单手操作,工作效率高,而且有效避免了注射器针头意外漏出而导致的意外伤害和污染,有效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安全性和便利性,具有进步意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顶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横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中:1-注射器;2-注射器针头;3-活动板;4-底盖;5-主体部分;6-第一复位弹簧;7-移除爪;8-注射器针头下落孔;9-移除柱;10-承载柱;11-支撑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3所示,一种注射器针头移除装置,包括主体部分5、底盖4以及活动板3,主体部分5、底盖4以及活动板3整体构成一个圆柱形的整体,其外形也可以是立方形或者多边体,具体外形本申请并不对其进行限定。移除装置整体是设置在针头收集装置(比如针头收集桶)上使用的,由移除装置移除的注射器针头2直接掉落到针头收集装置内,注射器1的针管另行存放到专门的容器内,以此实现了注射器针头2和针管的分开收集和存放,避免出现意外伤害。本申请移除装置的主体部分5的底端设有底部开口,底部开口用于与底盖4连接,底部开口可以呈完全开放的形式,本申请的底盖4上还设置有其他机构部件,为了加工和装配方便,底盖4需要设计为与主体部分5呈可拆卸形式,因此,底盖4被设计为与主体部分5的底部开口可拆卸地连接。根据需要,底盖4可以采用螺纹与主体部分5的底部开口连接以起到封闭主体部分5的底部的作用,也可以采用其他合适的方法实现与底部开口的连接,比如:在底盖4上的每个承载柱10和主体部分5相对应的支撑柱11上都设置有螺纹孔,螺栓穿过承载柱10和支撑柱11实现主体部分5和底盖4的连接;当然,也可以采取其他合适的连接方式,本申请对此并无限制。本申请在主体部分5的顶端设有顶部开口,顶部开口用于放置和容纳活动板3,活动板3位于顶部开口的内部,即,活动板3被顶部开口限制在主体部分5的内部,活动板3可以上升到主体部分5的顶部开口处,但是不能从顶部开口处脱离主体部分,实际上,活动板3的一部分上表面可以稍稍凸出到主体部分5的顶部开口外侧,但是活动板3的整体并不能完全穿过顶部开口而脱出。在使用过程中,活动板3是需要进行上升和下降的往复运动的,活动板3在主体部分5的内部进行往复运动,即,活动板3的往复运动收主体部分5内侧壁的限制,或者说,活动板3沿着主体部分5的内侧壁进行往复运动。为了实现活动板3顺利的进行往复运动,本申请在主体部分5的顶部内侧面设置有若干支撑柱11,并在每一个支撑柱11上均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6,主体部分5的在顶部开口处设置有向顶部开口中心位置延伸的若干个小凸台,这些小凸台沿着顶部开口的四周均匀布置,支撑柱11就设置在这些小凸台的内侧面上,即,这些支撑柱11的一端固定在小凸台的内侧面上,另一端延伸进入主体部分5的内部。本申请在底盖4上设置有与支撑柱11一一对应的若干承载柱10,即,支撑柱11延伸如主体部分5内部的一端与底盖4上的承载柱10相抵接,本申请设置在支撑柱11上的第一复位弹簧6此时被支撑柱11和承载柱10夹持固定住,不会发生位移,但是可以为活动板3的上下往复运动提供复位弹力;同时,为了使承载柱10和支撑柱11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射器针头移除装置,包括主体部分、底盖以及活动板,其特征在于:/n主体部分的底端设有底部开口,底部开口用于与底盖连接,主体部分的顶端设有顶部开口,顶部开口用于放置和容纳活动板;主体部分的顶部内侧面设置有若干支撑柱,每一个支撑柱上均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n底盖上设置有与支撑柱一一对应的若干承载柱,底盖上还设置有移除柱,移除柱的顶端设置有移除斜面,底盖的中间位置还设置有注射器针头下落孔;/n活动板被放置和容纳在主体部分的顶部开口内,活动板的下表面抵接在第一复位弹簧上,活动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注射器针头贯穿孔,注射器针头贯穿孔的四周设置有若干个移除爪,每一个移除爪的一端为爪尖,另一端为爪跟,爪跟上设置有与移除斜面相契合的移除踵,每一个移除爪上均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射器针头移除装置,包括主体部分、底盖以及活动板,其特征在于:
主体部分的底端设有底部开口,底部开口用于与底盖连接,主体部分的顶端设有顶部开口,顶部开口用于放置和容纳活动板;主体部分的顶部内侧面设置有若干支撑柱,每一个支撑柱上均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
底盖上设置有与支撑柱一一对应的若干承载柱,底盖上还设置有移除柱,移除柱的顶端设置有移除斜面,底盖的中间位置还设置有注射器针头下落孔;
活动板被放置和容纳在主体部分的顶部开口内,活动板的下表面抵接在第一复位弹簧上,活动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注射器针头贯穿孔,注射器针头贯穿孔的四周设置有若干个移除爪,每一个移除爪的一端为爪尖,另一端为爪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学强何连交
申请(专利权)人:何连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