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对冲型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4350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阀门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压对冲型调节阀,包括阀体、阀芯和阀盖,阀芯安装于阀体内,阀体包括上阀腔和下阀腔,上阀腔与下阀腔之间设有隔离层,连通管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连通槽,上阀腔与下阀腔之间通过第一连通槽连通,阀芯底端安装有阀瓣,阀瓣包括阀瓣柱和固定安装与阀瓣柱上的阀瓣筒,阀瓣筒侧壁轴向开设有排气槽,阀盖轴向开设有容纳腔,阀芯于容纳腔内安装有调节筒,调节筒内部开设有螺纹状滑槽,调节筒内滑动穿设有调节轴,执行装置与调节轴连接用于带调节轴上下移动,它可避免由于介质力对启闭力的影响,使阀门启闭较为方便,避免了压力损失,同时弱化阀门开启瞬间高压气体对阀瓣筒的冲击力,有利于提高阀瓣筒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对冲型调节阀
本专利技术属于阀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高压对冲型调节阀。
技术介绍
调节阀是通过调节,将进口压力减至某一需要的出口压力,并依靠介质本身的能量,使出口压力自动保持稳定的阀门。从流体力学的观点看,调节阀是一个局部阻力可以变化的节流元件,即通过改变节流面积,使流速及流体的动能改变,从而达到调节流量的目的。传统的调节阀只是简单的阀瓣与阀杆的结构,阀杆连接阀瓣并为阀瓣的运行提供启闭力,但是由于介质力的作用,使得阀瓣下推的关闭力较大,上启的开启力较小,从而导致运行不稳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阀瓣上设置了平衡孔通道以连通阀瓣分割的空间,使部分介质能够通过平衡孔通道流动,对介质力进行了平衡,减小了阀瓣的启闭力,但是由于平衡孔通道的存在,使得介质会由平衡孔通道流出,在不需要平衡介质力时,介质仍然会存在泄露的情况,造成了压力的损失,同时在阀门开启关闭的瞬间,流速瞬时增大,对密封面造成的冲击极大,冲刷非常严重导致阀芯受损,使用寿命短,容易造成阀门外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高压对冲型调节阀,它可避免由于介质力对启闭力的影响,使得阀门启闭较为方便,避免了压力损失,同时弱化阀门开启瞬间高压气体对阀瓣筒的冲击力,有利于提高阀瓣筒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压对冲型调节阀,包括阀体、阀芯和阀盖,所述阀芯安装于阀体内,所述阀盖固定安装于阀体上,所述阀盖上安装有执行装置,所述阀体上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阀体包括上阀腔和下阀腔,所述上阀腔与进气口连通、下阀腔与排气口连通,所述上阀腔与下阀腔之间设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上安装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连通槽,所述上阀腔与下阀腔之间通过第一连通槽连通,所述阀芯底端安装有阀瓣,所述阀瓣包括阀瓣柱和固定安装与阀瓣柱上的阀瓣筒,所述阀瓣筒侧壁轴向开设有与第一连通槽相对应的排气槽,所述排气槽包括第二连通槽和多组对冲槽,所述对冲槽包括上斜槽和下斜槽,所述上斜槽倾斜向下设置,所述下斜槽倾斜向上设置,所述阀体与阀盖之间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阀芯穿设于限位板内、且阀芯与限位板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阀盖轴向开设有容纳腔,所述阀芯于容纳腔内安装有调节筒,所述调节筒内部开设有螺纹状滑槽,所述调节筒内滑动穿设有调节轴,所述调节轴外部上固定安装有卡柱,所述卡柱滑动卡设于螺纹状滑槽内,所述阀盖顶端安装有封板,所述封板滑动套设在调节轴上,所述执行装置安装在封板上,所述执行装置与调节轴连接用于带调节轴上下移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上,本专利技术还做了如下改进:进一步限定,所述上斜槽和下斜槽所在直线的交点位于阀瓣筒的中轴线上,使由上斜槽和下斜槽喷出的气体于阀瓣筒的中轴区部对冲,远离阀瓣筒的内壁,极大的减小气体对阀瓣筒的冲击,有利于提高阀瓣筒的使用寿命。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连通槽所在圆弧的圆心角的范围为90°~120°,这样的结构设计,阀瓣筒上封闭区域角度大于第一连通槽的角度,使阀瓣筒能较好的第一连通槽进行封闭。进一步限定,所述阀瓣柱顶端与限位板底端均开设有相互对应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有与环形槽相匹配的钢珠,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钢珠将阀瓣柱与限位板之间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便于阀瓣柱的转动。进一步限定,所述隔离层于连通管下端同轴心开设有螺纹盲孔,所述螺纹盲孔内螺纹连接有内筒,所述内筒为阶梯管结构,所述内筒底端螺接在螺纹盲孔内、上端穿设于阀瓣筒内,所述内筒的上端与阀瓣筒之间为间隙配合、且轴向开设有与第一连通槽相匹配的第三连通槽,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内筒对阀体进行保护,避免第一连通槽开启时蒸汽直接冲击阀体,减小阀体损伤延长阀门使用寿命。进一步限定,所述阀体底端开设有预留孔,所述预留孔的孔径尺寸大于螺纹盲孔的孔径尺寸,所述阀体底端安装有下法兰,所述下法兰与阀体之间设有密封圈,这样的结构设计,可通过预留孔直接对内筒进行更换。进一步限定,所述螺纹状滑槽所在螺纹线的圈数为0.5圈,这样的结构设计,当卡柱由螺纹状滑槽底端滑动到顶端时,阀瓣的转动角度为180度,在确保阀瓣筒能对第一连通槽较好封闭的条件下,缩短阀瓣的无效转动行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由于阀瓣设于连通管内,在限位板和调节筒的作用下无法进行上下移动,由于调节筒与阀瓣固定连接导致调节筒同样无法上下移动,调节筒内壁设有螺纹状滑槽,当调节轴上下移动时,卡柱沿螺纹状滑槽移动,在卡柱的作用下可迫使调节筒转动,从而带动阀芯、阀瓣转动,使第一连通槽与排气槽和第二连通槽相对应开启阀门,调节轴的上下移动不受介质力的影响,进而避免介质力对启闭力的影响,导致阀门的启闭控制不便的问题;同时无需开设平衡通孔,避免了压力损失;2、在转动阀瓣时,首先由对冲槽与第一连通槽重合开启阀门,在阀门开启的瞬间高压气体在上斜槽和下斜槽的引导下向阀瓣筒内倾斜喷射,由于上斜槽倾斜向下设置、下斜槽倾斜向上设置,使上斜槽和下斜槽喷出气体于阀瓣筒内对冲,弱化阀门开启的瞬间,高压气体对阀瓣筒的冲击力,提高阀门的使用寿命;3、阀瓣无法进行上下移动,可避免在阀门开时阀瓣振动,减弱的了噪音的产生同时延长了阀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高压对冲型调节阀实施例的纵截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高压对冲型调节阀实施例中阀体的纵截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高压对冲型调节阀实施例的横截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高压对冲型调节阀实施例中阀芯部分与内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高压对冲型调节阀实施例中阀芯部分的纵截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阀体1、连通管11、第一连通槽12、螺纹盲孔13、进气口21、排气口22、隔离层23、阀芯31、调节筒32、调节轴33、阀瓣柱34、阀瓣筒341、排气槽、环形槽343、上斜槽3441、下斜槽3442、内筒35、第三连通槽351、阀盖4、封板41、限位板42、下法兰5、螺纹状滑槽6。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一种高压对冲型调节阀,包括阀体1、阀芯31和阀盖4,阀芯31安装于阀体1内,阀盖4固定安装于阀体1上,阀盖4上安装有执行装置,阀体1上设有进气口21和排气口22,阀体1包括上阀腔和下阀腔,上阀腔与进气口21连通、下阀腔与排气口22连通,上阀腔与下阀腔之间设有隔离层23,隔离层23上安装有连通管11,连通管11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连通槽12,第一连通槽12所在圆弧的圆心角的范围为90°~120°,上阀腔与下阀腔之间通过第一连通槽12连通,阀芯31底端安装有阀瓣,阀瓣包括阀瓣柱34和固定安装与阀瓣柱34上的阀瓣筒341,阀瓣筒341侧壁轴向开设有与第一连通槽12相对应的排气槽,排气槽包括第二连通槽342和多组对冲槽34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对冲型调节阀,包括阀体(1)、阀芯(31)和阀盖(4),所述阀芯(31)安装于阀体(1)内,所述阀盖(4)固定安装于阀体(1)上,所述阀盖(4)上安装有执行装置,所述执行装置与阀芯(31)传动连接,所述阀体(1)上设有进气口(21)和排气口(22),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包括上阀腔和下阀腔,所述上阀腔与进气口(21)连通、下阀腔与排气口(22)连通,所述上阀腔与下阀腔之间设有隔离层(23),所述隔离层(23)上安装有连通管(11),所述连通管(11)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连通槽(12),所述上阀腔与下阀腔之间通过第一连通槽(12)连通,所述阀芯(31)底端安装有阀瓣,所述阀瓣包括阀瓣柱(34)和固定安装与阀瓣柱(34)上的阀瓣筒(341),所述阀瓣筒(341)侧壁轴向开设有与第一连通槽(12)相对应的排气槽,所述排气槽包括第二连通槽(342)和多组对冲槽(344),所述对冲槽(344)包括上斜槽(3441)和下斜槽(3442),所述上斜槽(3441)倾斜向下设置,所述下斜槽(3442)倾斜向上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对冲型调节阀,包括阀体(1)、阀芯(31)和阀盖(4),所述阀芯(31)安装于阀体(1)内,所述阀盖(4)固定安装于阀体(1)上,所述阀盖(4)上安装有执行装置,所述执行装置与阀芯(31)传动连接,所述阀体(1)上设有进气口(21)和排气口(22),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包括上阀腔和下阀腔,所述上阀腔与进气口(21)连通、下阀腔与排气口(22)连通,所述上阀腔与下阀腔之间设有隔离层(23),所述隔离层(23)上安装有连通管(11),所述连通管(11)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连通槽(12),所述上阀腔与下阀腔之间通过第一连通槽(12)连通,所述阀芯(31)底端安装有阀瓣,所述阀瓣包括阀瓣柱(34)和固定安装与阀瓣柱(34)上的阀瓣筒(341),所述阀瓣筒(341)侧壁轴向开设有与第一连通槽(12)相对应的排气槽,所述排气槽包括第二连通槽(342)和多组对冲槽(344),所述对冲槽(344)包括上斜槽(3441)和下斜槽(3442),所述上斜槽(3441)倾斜向下设置,所述下斜槽(3442)倾斜向上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对冲型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斜槽(3441)和下斜槽(3442)所在直线的交点位于阀瓣筒(341)的中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对冲型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与阀盖(4)之间安装有限位板(42),所述阀芯(31)穿设于限位板(42)内、且阀芯(31)与限位板(42)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阀盖(4)轴向开设有容纳腔,所述阀芯(31)于容纳腔内安装有调节筒(32),所述调节筒(32)内部开设有螺纹状滑槽(6),所述调节筒(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龙陈卫平张明谢小白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华惠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