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足下垂调节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4264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防止足下垂调节治疗装置,包括底部,所述底部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板,对脚掌进行支撑和活动,底部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对腿部进行稳定,支撑板与底部之间活动连接有调节带,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通过转轴、移动块和推杆的配合使用,带动转轴进行旋转,最终带动脚部进行运动,增加训练,提高该装置功能的多样性,通过推杆、转盘和限位框的配合使用,使得带动推杆可以左右运动,最终触发脚部运动,增加整个装置的联动性,通过底部、活动板和支撑板的配合使用,使得可以对脚部进行固定和活动两种运动状态,当不需要运动时保持直角,脚掌和小腿垂直固定,增加预防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足下垂调节治疗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为一种防止足下垂调节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医疗水平也逐步上升,健康是人们共同的追求,保持身体的健康性至关重要。尽管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人身体健康,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力会逐渐下降,或其他意外事故导致需要长时间住院治疗,而当患者长期卧病在床,极易导致神经根长期严重受压,当神经根表面压力过大时极其容易引起神经功能障碍,严重时会导致脚周围神经损伤,最终引起足下垂,为了防止足小垂,当长期卧病在床时,需要借助医疗设备预防足下垂的产生,而目前市面上的医疗辅助设备功能较为单一,仅仅是依靠简单的固定装置将脚部与腿部进行固定,脚部无法进行活动,病人依旧无法活动足够的运动量,且脚掌和腿部长时间保持同样的姿势同样会引起四肢发麻等其他副作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技术者提出了一种防止足下垂调节治疗装置,具有使脚掌可以进行活动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治疗装置功能单一的问题,保证患者在使用该装置时,即使卧病在床脚部依旧可以进行断裂,预防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使脚掌可以进行活动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足下垂调节治疗装置,包括底部,所述底部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板,对脚掌进行支撑和活动,底部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对腿部进行稳定,支撑板与底部之间活动连接有调节带,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支撑板的外侧活动连接有魔术贴,利用魔术贴将腿部和小腿部分进行固定,避免松动,活动板的左侧活动连接有转轴,利用转轴的旋转带动活动板进行摆动,活动板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连接杆,对活动板进行支撑和稳定,连接杆的背面活动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圆柱,两个圆柱的规格一致,且以固定板的中心线为参照呈对称分布,转轴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远离转轴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推杆,推杆的侧面活动连接有限位框,限位框的背面活动连接有转盘,支撑板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控制开关,转盘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限位条。优选的,所述活动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活动板的规格一致,且以底部的中心线为参照呈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调节带设置有两个,两个调节带的规格一致,且以活动板的中心线为参照呈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底部的表面和活动板的下方活动连接有两个魔术贴,且两个魔术贴的规格一致。优选的,所述转轴的表面开设有曲线型滑槽,且该滑槽的尺寸与移动块的尺寸相互适配,滑槽的右侧活动连接有固定块。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下方活动连接有两个规格一致的定位筋条,且两个定位筋条以活动板的中心线为参照呈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限位框设计为凹槽状,且限位框的尺寸与限位条的尺寸相互适配。(二)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足下垂调节治疗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防止足下垂调节治疗装置,通过转轴、移动块和推杆的配合使用,使得带动转轴进行旋转,从而最终带动脚部进行运动,增加训练,提高该装置功能的多样性。2、该防止足下垂调节治疗装置,通过推杆、转盘和限位框的配合使用,使得带动推杆可以左右运动,最终触发脚部运动,增加整个装置的联动性。3、该防止足下垂调节治疗装置,通过底部、活动板和支撑板的配合使用,使得可以对脚部进行固定和活动两种运动状态,当不需要运动时保持直角,脚掌和小腿垂直固定,增加预防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转轴、连接杆、固定板和活动板连接结构示意图,此时各结构均处于原始状态;图3为本技术图2中各结构运动轨迹图,此时转轴进行旋转,带动活动板同步进行运动;图4为本技术推杆、限位框转盘和限位条连接结构示意图,此时各结构均处于原始状态;图5为本技术图4中各结构运动轨迹图,此时转盘进行旋转,带动推杆同步进行运动;图6为本技术转轴、移动块和推杆连接结构示意图,此时各结构均处于原始状态;图7为本技术图6中各结构运动轨迹图,此时推杆进行运动,带动转轴同步进行运动。图中:1、底部;2、活动板;3、支撑板;4、调节带;5、魔术贴;6、转轴;7、连接杆;8、固定板;9、移动块;10、推杆;11、限位框;12、转盘;13、控制开关;14、限位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一种防止足下垂调节治疗装置,包括底部1,底部1的表面和活动板2的下方活动连接有两个魔术贴5,且两个魔术贴5的规格一致,进一步对脚掌和腿部进行稳定,底部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板2,活动板2的下方活动连接有两个规格一致的定位筋条,且两个定位筋条以活动板2的中心线为参照呈对称分布,使得当转轴6进行旋转时与定位筋条相互接触,从而触发活动板2进行摆动,活动板2设置有两个,两个活动板2的规格一致,且以底部1的中心线为参照呈对称分布,对脚掌进行支撑和活动,底部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对腿部进行稳定,利用两个活动板2同时进行运动,从而使得脚部受力均匀,能同时进行摆动,支撑板3与底部1之间活动连接有调节带4,调节带4设置有两个,两个调节带4的规格一致,且以活动板2的中心线为参照呈对称分布,两侧均设有调节带4使得可以对两侧腿部两侧均匀进行受力,避免发生偏差,且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支撑板3的外侧活动连接有魔术贴5,利用魔术贴5将腿部和小腿部分进行固定,避免松动。活动板2的左侧活动连接有转轴6,转轴6的表面开设有曲线型滑槽,且该滑槽的尺寸与移动块9的尺寸相互适配,从而使得当移动块9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转轴6进行旋转,联动后续步骤的进行,转轴6的右侧活动连接有固定块,当转轴6进行旋转时会带动固定块同步进行旋转,利用固定块的旋转与活动板2下方的定位筋条相互接触并挤压带动活动板2进行摆动,从而会带动患者的脚掌同步进行活动,避免下垂足的产生,活动板2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连接杆7,对活动板2进行支撑和稳定,连接杆7的背面活动连接有固定板8,活动板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圆柱,两个圆柱的规格一致,且以活动板2的中心线为参照呈对称分布,使得活动板2在固定板8之间的圆柱作用下进行相互限制,从而避免活动板2的摆动幅度过大,转轴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移动块9,利用移动块9的运动带动转轴6发生旋转,移动块9远离转轴6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推杆10,推杆10的侧面活动连接有限位框11,限位框11设计为凹槽状,且限位框11的尺寸与限位条14的尺寸相互适配,使得当转盘12进行旋转时会带动限位框11同步左右进行运动,限位框11的背面活动连接有转盘12,支撑板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控制开关13,当需要进行活动时打开控制开关13,使得转盘12开始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足下垂调节治疗装置,包括底部(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板(2),底部(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支撑板(3)与底部(1)之间活动连接有调节带(4),支撑板(3)的外侧活动连接有魔术贴(5),活动板(2)的左侧活动连接有转轴(6),活动板(2)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背面活动连接有固定板(8),转轴(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移动块(9),移动块(9)远离转轴(6)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推杆(10),推杆(10)的侧面活动连接有限位框(11),限位框(11)的背面活动连接有转盘(12),支撑板(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控制开关(13),转盘(12)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限位条(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足下垂调节治疗装置,包括底部(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板(2),底部(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支撑板(3)与底部(1)之间活动连接有调节带(4),支撑板(3)的外侧活动连接有魔术贴(5),活动板(2)的左侧活动连接有转轴(6),活动板(2)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背面活动连接有固定板(8),转轴(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移动块(9),移动块(9)远离转轴(6)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推杆(10),推杆(10)的侧面活动连接有限位框(11),限位框(11)的背面活动连接有转盘(12),支撑板(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控制开关(13),转盘(12)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限位条(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足下垂调节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2)设置有两个,两个活动板(2)的规格一致,且以底部(1)的中心线为参照呈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足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晓东王晓云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